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访制度范文,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家访制度范文篇1

家访工作是密切家校联系,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互相沟通,家长与教师配合施教的重要工作。

因此,特制订学校家访工作制度如下:

一、家访工作责任人

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

1、班主任每学期家访学生人次不得少于班级人数的50%。

2、接新班的班主任一学年内必须普访学生一次,第一学期内至少家访2/3以上学生,第二学期至少家访1/3以上学生。

3、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家访,其家访次数由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确定,班主任负责对科任教师家访工作的考核。

4、家访时教师应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特别应说出孩子的优点、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必要时可让孩子在一起听一听,说一说。

杜绝向家长“告状”,向家长施压。

5、教师家访前应确定家访目的,针对学生家长特点,制谈话提纲,确定谈话方式,务求家访效果。

6、家访时,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对家长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要诚恳接受,必要时要向校领导反映,以便尽快采纳,改进学校工作。

对家长因不了解学校情况而提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和对教师、学校的过高要求,应耐心解释,宣传有关政策,取得家长的理解。

三、家访的原则

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

1、学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3、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育。

4、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5、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四、家访的内容

1、了解学生在家实际情况,提供学生在校全面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3、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4、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5、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

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往返途中注意安全。

2、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以提高家访实效。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后,教师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总结。

六、家访工作的奖惩办法

1、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或家长问卷,了解有关教师的家访情况,将此作为考核教师家访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2、凡按要求完成走访学生家庭任务者,体现在班级量化考核中。

3、对没有按要求完成家访任务的教师,在期末班级量化考核中扣1分。

家访制度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与要求。

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倍受社会和家庭的关注。

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工作也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融洽感情的方式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家校联系的具体目的,有选择性地利用电话、网络、书信或登门拜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长沟通信息,融洽感情,协调统一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我校的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充分享受快乐的童年,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为此,学校完善了原有的家访制度,以进一步规范家访行为。

二、家访时机

班主任作为学校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班主任在一学年内应该家访学生家庭一次,各任课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有选择地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家访。

1、当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走马上任时,对班级中的部分学生进行一般性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法,为子女提供家庭教育条件等。

2、当学生有了学习或思想上的进步,获得了特别突出的成绩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及时家访,向家长做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家长以热情的鼓励,勉励学生再接再厉。

3、当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出现异常征兆或已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时,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及时家访,运用委婉的语言,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正在发生的异常变化,提醒家长给予注意,并同家长一起商讨教育对策。

4、当学生和父母发生了矛盾冲突,有了情绪对抗、隔阂,影响了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应及时家访,和家长促膝谈心,交流如何教育、理解不同代人的看法。

5、当学生家长出现了不良的教育观或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应及时上门做好纠正家庭教育观、教育方法等方面错误的'工作,以便家校统一教育要求,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6、当学生本人发生意外(如病休、受伤),或由于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化(如学生家庭发生灾难)对学生造成很大影响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及时登门,代表学校和班级对学生及家人表示慰问,并帮助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7、当教师和学生或家长产生误解,有了情绪对抗或隔阂,有可能影响师生关系或影响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应该及时登门拜访,和家长进行沟通,消除误解,融洽情感。

8、家访的最低量化指标:

班主任每一学期到学生家中家访,起始年级应达到全班总数的55%,其他年级应达到全班总数的40%。

任课教师应随同班主任家访,三年内必须家访所在班级的所有学生。

三、家访的内容:

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四、家访原则

家访必须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而应包括中、上等学生的家访,可以以后进生的家访为主。

1、目的性:家访前要确定好家访目的和内容,使家访有的放矢,重点突出。

2、关怀性:要从关怀、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向上为出发点,真实反映学生在校表现,切忌把家访变成"登门告状"。

3、情感性:家访时要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和家长亲切友好地交换意见,使家长在情感上与教师缩短距离,产生共鸣。

4、教育性:要把家访看成是家校沟通教育思想的机会,使家长逐渐认同学校的育人理念,采取一致的教育步调,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

1、家访后,班主任应如实填写家访登记表,并让学生家长在家访登记表上签字。

2、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

3、家访时,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每位教师在家访之后,应该及时做好记录,简要记录家访时间、家访对象、家访目的、家访成果等,为自己的工作留下痕迹。

每学期结束时,每位教师将自己的家访记录上交政教处。

六、考核

每学期由各年级组收齐家访记录,上报政教处,学校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家访记录进行检查考评并通报。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访制度范文,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家访制度范文篇1

家访工作是密切家校联系,实现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互相沟通,家长与教师配合施教的重要工作。

因此,特制订学校家访工作制度如下:

一、家访工作责任人

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

1、班主任每学期家访学生人次不得少于班级人数的50%。

2、接新班的班主任一学年内必须普访学生一次,第一学期内至少家访2/3以上学生,第二学期至少家访1/3以上学生。

3、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班主任家访,其家访次数由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确定,班主任负责对科任教师家访工作的考核。

4、家访时教师应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情况,特别应说出孩子的优点、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家长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必要时可让孩子在一起听一听,说一说。

杜绝向家长“告状”,向家长施压。

5、教师家访前应确定家访目的,针对学生家长特点,制谈话提纲,确定谈话方式,务求家访效果。

6、家访时,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对家长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要诚恳接受,必要时要向校领导反映,以便尽快采纳,改进学校工作。

对家长因不了解学校情况而提的偏激或不正确的意见和对教师、学校的过高要求,应耐心解释,宣传有关政策,取得家长的理解。

三、家访的原则

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科任教师应积极配合。

1、学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3、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育。

4、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5、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四、家访的内容

1、了解学生在家实际情况,提供学生在校全面表现情况。

2、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3、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4、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5、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

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往返途中注意安全。

2、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以提高家访实效。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后,教师认真作好记录,并及时总结。

六、家访工作的奖惩办法

1、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问卷或家长问卷,了解有关教师的家访情况,将此作为考核教师家访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2、凡按要求完成走访学生家庭任务者,体现在班级量化考核中。

3、对没有按要求完成家访任务的教师,在期末班级量化考核中扣1分。

家访制度范文篇2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