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编整理了校园安全风险等级防范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校园安全风险等级防范管理制度篇1
1、目的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学校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试用范围
试用于学校的所有部门的活动场所,包括设备设施、物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
3、定义
3. 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 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 3安全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4.职责
4. 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
学校“双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安全教育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4. 2 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教职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4. 3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组织对学校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安全风险等级评价程序
5. 1成立评价组
学校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以学校校长为组长、法安体卫处、政教处、总务处、教务处等各部门管理人员参加,编制本学校的安全教育风险分级管控表格,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学校的安全教育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文件。
5. 2评价依据《学校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相关安全教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确定安全风险类别、采用相应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5. 3风险评价等级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
--重大\I 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学校大门口、楼道、厕所区域岗位管控,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整改,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使用。
--较大\II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学校各办公室、播音室、微机室、升旗台、实验室、多媒体区域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一般\III 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会议室、会计室、水房、图书室区域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低\IV 级\蓝色\轻度(可接受)危险:属于低风险,各教室、操场。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
5. 4安全风险评估
5. 4. 1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
5. 4. 2根据安全风险评价依据,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清单进行评价。
5. 4. 3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实行“一风险一档案”。
5. 5风险控制
学校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学校安全风险数据库。针对安全风险特点应从设备设施、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6. 1、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学校、年级组、班主任、教师”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人员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6. 2、由分管安全副校长亲自组织实施,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安全屏护、报警设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人员、资金要有保障。
6. 3、由分管安全副校长牵头组织召开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要点。
6. 4、法安办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7、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
7. 1、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学校在重大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7. 2、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每年对学校全员进行安全风险知识为主的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每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8、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风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四、提醒乘车安全,不坐无运营资质的车,包括不乘坐老年人驾驶的两轮车、电瓶车。
校园安全风险等级防范管理制度篇5
(一)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每天在校门口、学校校园、教学楼走廊等处进行经常性的巡视。
(二)严防学生发生群殴事件,如事件发生,任何教师发现都必须制止,并电话通知学校政教处或值日领导。所有在场教职工要将斗殴学生分开。
(三)禁止在校园教学区踢球、爬墙、爬楼门、滑楼梯栏杆,违者通报批评,对涉及的班级进行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成绩扣分。值周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述违规现象。
(四)凡是学生在校时间,学校要安排教师管理,保护学生安全。
(五)为防止学生在课间、集会、做操等活动中出现拥挤等现象,保证学生有规律、守秩序的上下楼,当天值日领导和值日教师要在楼道口进行监督、疏导。
(六)各班主任要进行遵守秩序、礼让、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七)学校总务处要不定期地对学校楼道、楼梯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
(八)学校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校园的安全隐患。每学期期初、期末都必须就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全面自查和复查。
(九)学校建立周安全总结制度,值日教师对上一周的安全工作进行小结,并就下一周安全工作进行部署。
(十)建立安全工作台账制度,按年初制定的学校安全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共同搞好学校安全工作。
校园安全风险等级防范管理制度篇6
1.全校师生员工有义务维护校园的安全,对违反本规定者要及时进行劝阻,实行教育为主的方针,对情节恶劣者要及时报告学校,由相关部门对其做出严肃处理。
2.进入校园范围的所有人员和一切车辆必须服从指挥,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人员自觉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问,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尊重管理人员,听从指挥。
3.爱护校园内的设备和设施,教学楼的多媒体设备、桌椅、黑板、门窗、风扇、日光灯、讲台等一切公物,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搬动或移作它用;开关门窗要轻,严禁用脚踢门,无故损坏公物;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
4.爱护水电设施,节约用水、用电、人员离开时要自觉关水、关电、关门、关窗。
5.未经学校批准,任何班级、办公室教学时间不得在教学楼内进行文娱活动。
6.非本校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进入。
7.校园内一切公共设施特别是水电、消防设施等,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拆除和改装。
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携带与教学无关的危险品和违禁品进入校园,如确系教学需要,当事人必须做到妥善保管,使用后及时清理。
9.严禁在教学楼内生火、烹饪或私自接拉电线及装接电器;除门卫及值班人员外,任何人不得在校溷内住宿及过夜。
10.不得在校园内外打闹、喧哗和使用容易造成噪音的设备,以免影响他人。
11.任何班级和办公室不得在教学楼进出通道上堆放杂物,后勤管理人员必须保障各通道畅通。
12.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必须共同遵守本规定,互相监督。如有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校园安全风险等级防范管理制度篇7
为确保全校师生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和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签署下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教育部第 23号部长令),制定本安全管理事故问责制度。
一、校长:
(一)安全管理职责:
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学校全面工作。
(二)问责制度: .
学校出现安全事故,直接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主管安全校长:
(一)安全管理职责:
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直接管理责任人, 负责学校的全面安全管理工作。
(二)问责制度:
因管理失误出现安全事故,接受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校委会或教育局处理。
(二)校级带班领导职责:
1、带班期间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直接责任人。负责带班期间全校的- -切安全工作。
2、检查、督促值班教师完成带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