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铺天盖地的信息会很大程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学校要做好手机管理工作,下面小编整理了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手机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手机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制定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一、增强手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致使中小学生越来越普遍使用手机进行资讯查阅、资料查询、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手机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与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沟通联系。
但由于手机的娱乐功能和交际功能越来越丰富,以及中学生心智还不成熟,部分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交友聊天,导致学习不专心、视力下降以及亲子关系紧张,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更好地使用手机,已成为学校和家长必须面对的议题。
20xx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目的是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要求学校将学生手机的使用纳入日常管理。
二、过度使用手机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
1、危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降低自身知识度的同时,心理及思维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2、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影响学生的视神经及记忆力。
手机内存在不良信息,对心智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带来严重的身心危害。
中学生心理抵御能力不强,容易出现早恋、孤僻、免疫功能失调、睡眠降低等身心问题。
3、危害中学生日常学习。
现阶段的中学生对手机具有极大的依赖性,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想通过手机查答案,使得学生懒得思考,渐渐不会思考。
三、手机管理方案
(一)五个明确
1、明确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学校,如有特殊紧急情况家长可以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联系,学生可通过电子班牌与家长联系。
2、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明确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有监督管理的职责。
学生离校后需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经家长同意后才可使用。
4、明确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校园的,必须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手机带入校园后,必须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5、明确学生如若未按规定私自携带手机进入校园,造成手机遗失等任何问题均由家长及学生本人负责。
(二)教育引导
1、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组织专题辅导,让学生敞开心扉谈手机、擦亮眼睛看手机,进而达到科学合理用手机的目的。
重点是从心理层面对学生进行疏导,引导学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进而专注于学业。
2、家长职责。
家庭是学生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家长应当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3、拓展社会资源,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姿,为学生远离手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校园里倡导禁止使用手机,共创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在生活中理智、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
四、措施方法
1、学校安装了家校联系电话(电话号码:xxxxxxxx)并将此号码告知全体师生及家长,解决了学生上学后有事不方便联系家长的困难
2、学校每班安装电子班牌,此班牌具有通话功能,班主任、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班牌相互联系,解决了学生上学后有事不方便联系家长的困难。
3、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篇2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校育人环境,优化学生思想,使学生文明勤学、健康成长,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对学生手机继续实行专项管理。
5、自习课突查。
6、走读学生手机突查。
(四)、检查落实阶段(第4-20周)1、发动手机管理小组、学生会、干部常规巡查。
2、鼓励学生相互监督。
3、设立“手机管理”检举信箱。
5、不定时抽查各班教室、寝室的手机管理。
6、随时通报手机管理情况。
7、开展“手机管理”演讲或征文比赛。
(五)、评比、表彰阶段(第21周): 1、“手机管理”活动阶段考核,每班基础分100分。
2、各班考核得分:得分=100-扣分+加分。
3、扣分:凡不按时上交手机或携带手机者,一经发现,扣班级常规考核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扣5分/人次,给予警告处分(同时,还要检举揭发1人带手机入校园者; 否则,处分不得撤销),班级月评“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实施一票否决。
被查获的手机(含数据线、插头、充电宝)只能在期末才能被领回,同时通报家长; 走读学生帮寄学生把手机带回家充电者,双方均按携带手机相关条例处理。
4、检举揭发他人私藏手机的,班级常规考核加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加5分/人次。
5、凡班级有被查获有不该携带或不按时上交手机的,月评该班不能评为“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 得分在100分及以上者,学期评为“手机管理优秀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10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99分为“手机管理合格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5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分以下为“手机管理不合格班级”,不得分,同时责令班级整改。
6、手机专项管理期间,凡学生不听从管理者,扣10分/人次,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7、定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活动”,以纯洁校园风气。
、走读学生手机突查。
(四)、检查落实阶段(第4-20周)1、发动手机管理小组、学生会、干部常规巡查。
2、鼓励学生相互监督。
3、设立“手机管理”检举信箱。
5、不定时抽查各班教室、寝室的手机管理。
6、随时通报手机管理情况。
7、开展“手机管理”演讲或征文比赛。
(五)、评比、表彰阶段(第21周): 1、“手机管理”活动阶段考核,每班基础分100分。
2、各班考核得分:得分=100-扣分+加分。
3、扣分:凡不按时上交手机或携带手机者,一经发现,扣班级常规考核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扣5分/人次,给予警告处分(同时,还要检举揭发1人带手机入校园者; 否则,处分不得撤销),班级月评“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实施一票否决。
被查获的手机(含数据线、插头、充电宝)只能在期末才能被领回,同时通报家长; 走读学生帮寄学生把手机带回家充电者,双方均按携带手机相关条例处理。
4、检举揭发他人私藏手机的,班级常规考核加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加5分/人次。
5、凡班级、走读学生手机突查。
(四)、检查落实阶段(第4-20周)1、发动手机管理小组、学生会、干部常规巡查。
2、鼓励学生相互监督。
3、设立“手机管理”检举信箱。
5、不定时抽查各班教室、寝室的手机管理。
6、随时通报手机管理情况。
7、开展“手机管理”演讲或征文比赛。
(五)、评比、表彰阶段(第21周): 1、“手机管理”活动阶段考核,每班基础分100分。
2、各班考核得分:得分=100-扣分+加分。
3、扣分:凡不按时上交手机或携带手机者,一经发现,扣班级常规考核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扣5分/人次,给予警告处分(同时,还要检举揭发1人带手机入校园者; 否则,处分不得撤销),班级月评“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实施一票否决。
被查获的手机(含数据线、插头、充电宝)只能在期末才能被领回,同时通报家长; 走读学生帮寄学生把手机带回家充电者,双方均按携带手机相关条例处理。
4、检举揭发他人私藏手机的,班级常规考核加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加5分/人次。
(五)、评比、表彰阶段(第21周): 1、“手机管理”活动阶段考核,每班基础分100分。
2、各班考核得分:得分=100-扣分+加分。
3、扣分:凡不按时上交手机或携带手机者,一经发现,扣班级常规考核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扣5分/人次,给予警告处分(同时,还要检举揭发1人带手机入校园者; 否则,处分不得撤销),班级月评“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实施一票否决。
被查获的手机(含数据线、插头、充电宝)只能在期末才能被领回,同时通报家长; 走读学生帮寄学生把手机带回家充电者,双方均按携带手机相关条例处理。
4、检举揭发他人私藏手机的,班级常规考核加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加5分/人次。
5、凡班级有被查获有不该携带或不按时上交手机的,月评该班不能评为“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 得分在100分及以上者,学期评为“手机管理优秀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10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99分为“手机管理合格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5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分以下为“手机管理不合格班级”,不得分,同时责令班级整改。
6、手机专项管理期间,凡学生不听从管理者,扣10分/人次,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7、定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活动”,以纯洁校园风气。
5、凡班级有被查获有不该携带或不按时上交手机的,月评该班不能评为“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 得分在100分及以上者,学期评为“手机管理优秀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10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99分为“手机管理合格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5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分以下为“手机管理不合格班级”,不得分,同时责令班级整改。
6、手机专项管理期间,凡学生不听从管理者,扣10分/人次,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7、定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活动”,以纯洁校园风气。
行扣5分/人次,给予警告处分(同时,还要检举揭发1人带手机入校园者; 否则,处分不得撤销),班级月评“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实施一票否决。
被查获的手机(含数据线、插头、充电宝)只能在期末才能被领回,同时通报家长; 走读学生帮寄学生把手机带回家充电者,双方均按携带手机相关条例处理。
4、检举揭发他人私藏手机的,班级常规考核加2分/人次,学生个人操行加5分/人次。
5、凡班级有被查获有不该携带或不按时上交手机的,月评该班不能评为“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 得分在100分及以上者,学期评为“手机管理优秀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10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99分为“手机管理合格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5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分以下为“手机管理不合格班级”,不得分,同时责令班级整改。
6、手机专项管理期间,凡学生不听从管理者,扣10分/人次,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7、定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活动”,以纯洁校园风气。
级”,不得分,同时责令班级整改。
6、手机专项管理期间,凡学生不听从管理者,扣10分/人次,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7、定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活动”,以纯洁校园风气。
查获有不该携带或不按时上交手机的,月评该班不能评为“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 得分在100分及以上者,学期评为“手机管理优秀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10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99分为“手机管理合格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5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分以下为“手机管理不合格班级”,不得分,同时责令班级整改。
6、手机专项管理期间,凡学生不听从管理者,扣10分/人次,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7、定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活动”,以纯洁校园风气。
有被查获有不该携带或不按时上交手机的,月评该班不能评为“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级”; 得分在100分及以上者,学期评为“手机管理优秀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10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99分为“手机管理合格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5分,并颁发班级奖状; 得分在60分以下为“手机管理不合格班级”,不得分,同时责令班级整改。
6、手机专项管理期间,凡学生不听从管理者,扣10分/人次,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7、定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活动”,以纯洁校园风气。
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篇3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考虑大多数家长的建议,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特制订《XXX实验小学生手机管理办法》,望全体学生及家长自觉遵守。
一、提前申请
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电话手表)带入校园。
如果确实有需要将手机(电话手表)带入校园的,须经家长同意、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后方可带进校园。
二、统一管理
学校进校后,将手机(电话手表)统一交由各班主任管理,放在指定位置,禁止带入课堂及其他场合;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取回。
若无如实上报者,一经发现,无论是否使用,学校立即给予收缴代管。
三、及时联系
确保班主任与家长的练习方式畅通,便于家长联系学校;家长如遇到紧急情况,请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联系,班主任要及时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保证家校应急联络;学生需要联系家长,可借教师电话或保安室固定电话进行联系。
四、作业管理
学校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写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五、教育引导
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红领巾广播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