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酒店防控疫情管理制度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酒店防控疫情管理制度1
1.酒店类住宿企业应主动与区防控部门建立直通机制,发现发热、咳嗽症状人员立即隔离,并上报社区、街道、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2.酒店前台等人员密集区域,必须设置一米安全线,员工必须佩戴口罩上岗,每日上岗前进行扫码测温并登记。
3.入住旅客进入经营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必须扫码测温,做好住宿登记工作。
4.每天对营业场所、办公场所、员工食堂、电梯等公共区域消毒不少于2次,明确责任并做好登记。可在前台、电梯、客房、餐厅等区域,配备酒精湿巾、手消毒液等用品,并设置紧急隔离室。
5.配备废弃口罩等防疫物品专用垃圾桶,并做明显标示,每日进行清理并消毒,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并登记造册。
6.加强通风换气,不得使用没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中央空调,每周对通风系统进行消毒。
7.酒店宴会厅、会议室等人群聚集地接待集体用餐和集体会议,酒店必须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所有进入人员必须进行扫码测温。
8.住宿客人在安排房间时尽量分楼层分区域分散安排,控制酒店非住店客人的来访,并做好扫码测温等工作。
9.加强员工上下班途中的过程掌控,有条件的企业提供上下班统一接送,并做好交通工具的消毒工作。
10.按照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联系有资质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定期对销售生鲜冷冻肉品的人员、环境、样品进行检测,3天内及时将检测结果向属地街道办及区商务局进行报备。
11.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员工防控知识培训及考试、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收集培训、演练等相关文字、视频资料。
12.口罩、测温计、消毒水等防控物资保障物资储备不少于3天用量,同时,确保防控物资在保质有效期内及时更换。
13.应设置专用隔离留观室,成立卫生员队伍。
酒店防控疫情管理制度2
1.营业前做好口罩、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培训。
2.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登记,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
3.在大堂入口处,增加体温测量设备,所有人员体温检测正常方可进入。
4.加强通风换气。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5.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客房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
6.保持大堂、电梯口、前台和客房走廊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或肥皂),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8.前台应设置“一米线”,提醒客人保持安全距离。
9.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顾客应佩戴口罩。
11.减少聚餐、培训、会议、娱乐活动等聚集性活动。
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健康知识宣传。
13.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酒店防控疫情管理制度3
根据目前新冠肺炎防控形势,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继续传播和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持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保持海南省餐饮酒店行业的服务和经营,海南省商务厅、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制定本复工经营服务防控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海南省餐饮企业、酒店餐厅和餐饮酒店企业员工。
一、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
新冠病毒已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
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二、基本要求
在海南省餐饮酒店行业复工服务接待过程中,识别病毒传播途径,采取必要的、适当的措施,是未来一段时间服务顾客的前提和基础。
各复工经营单位,须成立防控工作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报备制度。
2、电梯要求。
电梯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同时,应增加消毒的`频次。
应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在电梯间戴口罩并避免交谈。
经营单位酌情限制乘坐电梯的人数,减少接触传染。
3、冷藏保鲜设备要求。
对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全面维护保养,保持清洁卫生。
食品原材料坚持储存前覆盖保鲜膜,防止交叉污染。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适量存储。
七、采购进货管理要求
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并在疫情期间允许经营的供货商采购原材料。
落实采购各环节索票索证制度并存档记录,特别是对肉及肉制品做好索证索票工作,尤其是加强对猪肉“两证一报告”的查验,确保肉类来源可追溯。
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
所有原材料应保持新鲜,加强保鲜、冷冻、冷藏环节的处理和使用,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
八、顾客管理指南
应对每一位顾客测量体温,了解客人健康情况。
如发现消费者有发热(体温超过37℃)、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积极劝离并提醒其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获知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就餐过,应开展终末消毒。
要求顾客除就餐外,全程佩戴口罩,并避免过多交谈。
制定用餐人员可追溯制度,登记至少一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推广普及“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倡导顾客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
九、外卖服务及配送指南
1、外卖配送员要求。
外卖配送员的个人健康事项应符合有关要求,如体温正常等。
强化对络订餐配送站点和配送人员的管理,落实送餐“骑手”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依据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标准,尽量避免配送过程中面对面与顾客接触。
2、外卖配送设备要求。
提供络订餐送餐服务的经营单位应对外送餐食的保温箱、物流车厢及物流周转用具进行每天清洁消毒。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外卖配送员配送容器、车辆等清洗消毒频次。
十、防控宣传指南
加强防控意识宣传。
配合政府加强对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法规、科学知识、防控措施的解读和宣传,餐饮酒店企业应在用餐场所的显示屏显示或明显位置张贴公告和防护知识海报,正确宣传引导告知所有顾客需配合和注意事项。
酒店防控疫情管理制度4
为了有效预防、准时掌握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来宾及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特制定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一、成立公共卫生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
成员:
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处理小组成员到达之前,由现场值班人员负责处理。
二、公共卫生应急小组职责:
1.负责设立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组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职责:负责根据相关规定对企业内部各类场所开展环卫保洁、开窗通风、专业消杀等工作。
(三)防护用品保障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负责选购、储备应急物资和防护用品。
(四)维护稳定组
组长:xxx
成员:xxx
职责:负责厂区、宿舍和各出入口及隔离区的安全保卫工作;
负责做好人员心情稳定工作,开展疫情防控学问的宣扬教育和引导。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企业做好疫情报告,同时协作各相关部门做好预防、掌握等应急处理工作,防止疫情扩大扩散。
四、应急处置措施
企业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疫情,马上启动本预案,实行以下应急措施:
(一)疫情报告
员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人员或疑似人员时都应马上向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县级卫生疾控部门报告。
(二)疫情处置
1.当发觉体温超过37.3℃,并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的人员时,应第一时间就地实行隔离,做好细致信息登记,由当地卫生院按要求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筛查、诊治。
2.企业在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实诊通告后,应马上全面停止生产活动,禁止人员外出或外来人员进入。
3.协作卫健、疾控等相关部门,对亲密接触人员进行登记、建档,并在指定隔离区进行医学观看14天,每天早、晚监测2次体温;
其他人员加强体温监测,每天测温不少于2次。
未经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不得解除隔离。
(三)疫情管控
1.对确诊或疑似人员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应快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封存,由区疾控部门负责检测、消杀、处理。
其他人员应尽可能不进入确诊或疑似人员发病地点,以防传染。
2.每天按要求进行消杀,消杀范围包括办公、厂房、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面、物体外表,及隔离人员排泄物与分泌物、生活垃圾。
(四)后勤保障
1.支配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
2.组织排查对必需的防护用品库存量和核算近期使用量,提前选购、合理库存。
宾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1、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分公司经理
组员:项目负责人
职责:组织领导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使应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向客户单位、疾控中心准时报送相关信息,协同有关卫生部门做好传染病疫情掌握工作。
2、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分公司经理
副组长:项目负责人
组员:项目各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