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甲流预防措施方案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甲流预防措施方案1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我校蔓延,针对甲流可防可控可治的特性,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希各位老师认真遵照执行:
一、学校预检:
就是在学生上、下午上学时,学校对每一位上学的学生进行体温测试,通过测试,排除发热学生进校门,为班级提供临界关注对象。
具体安排如下:
1.地点:校门口。
2.时间:
上午6:45—7:45下午12:30—1:30
3.责任人:
上午6:45—7:00下午12:30—1:00(门卫2人)
上午7:00—7:40下午1:00—1:30(值周领导、值日教师、门卫共5人)
4.方法:用红外测温仪对入校全体学生测量体温。
5.要求:
①对体温超过37.5℃(包括37.5℃),采取体温计二次检测。
拒绝进校并填写记录单。
②对体温显示③37.2℃—37.4℃者填写重点关注单。
③学校预检结束后,由值日教师立即将重点关注单送交并通知相应班主任且签名。
说明:住校生学校预检由值日保育员在食堂楼梯口检测。
检测单报相应保育员交值日教师。
二、班级晨午检:
在学校预检的基础上,安排在教室内检查,作为晨检记录的晨报依据。
地点:本班教室。
时间:晨检7:55—8:30午检:1:25—1:40
责任人:班主任
方法:
三至六年级学生用体温表进行液下测试。
一至二年级学生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测试。
要求:
1.如实填写班级晨、午检表格。
2.上午8:35前,下午1:45前将晨、午表格交校医室。
3.如遇发热学生让其戴上口罩。
三、全托班晚检工作的管理要求:
1.检查时间:晚自修上课前。
2.检查人:晚自修教师。
3.监查人:值日教师。
4.检后处置人:保育员。
5.检查方法:用红外测温,有疑问者再用体温表。
6.若遇发热学生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由保育员通知学生家长,并告知班主任,按居家隔离要求处置。
四、学校传达室保卫人员工作要求:
c.其它学生的身体状况。
5.对已实行停课的班级,必须停课7天,第8天可来校上课。
6.对在停课期间发热起始期不足7天的,不得在全班上课日来上课。
7.每日一次(上午8:30前)向校医室提交日报表。
十一、关于对学校教职工自我防护的要求:
1.自觉接受晨检。
2.批改学生作业后要洗手。
3.在检查和处置发热学生时要有防护意识、防护措施。
4.如有咳嗽或发热的应主动远离学生,并办好请假手续。
甲流预防措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确保全校师生及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强化防范“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工作。
二、工作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立足平时,防治结合,快速反应,依法管理,分层负责,依靠科学的原则。
宣传普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建立防控网络,实施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在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全面提升我校卫生保健工作。
1、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与流行是政治纪律,学校一切工作服从防控工作。
2、树立全局观念,服从统一指挥。
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
3、疫情报告零时间,做到情况准确,保证信息畅通。
监控求实,不瞒报、不漏报。
4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控常识。
利用广播、板报、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5、建立通风制度,避免交叉污染。
加强教室、宿舍、饭厅等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学生课间要到室外活动(老师督促)。
6、坚持晨午检制度,妥善处理发热学生。
坚持晨、午检制度,对学生察言观色、重点询问,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及时排查异常状况,做好记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旦发现师生员工有发热病例,立即送卫生所排查。
发现传染病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7、严格考勤,及时通报信息。
对缺勤的学生、老师、员工及时进行登记、调查,查明缺勤原因,如被医疗部门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或疑似人员,学校及时报告教体局、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三、相关要求
1、对值班人员的工作要求:
1)每日早、中、两次对学生进行动态观察和重点询问。
2)坚持教室开窗通风,搞好教室卫生,湿式清扫,做好一日两次消毒工作。
(消毒部位:办公室、教室、家属楼等)
2、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1)晨午检时间班级顾问做好一摸二看三问,了解有无生病或不适的学生,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及追访。
2)监督、指导学生搞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
3、对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