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学校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本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并能够在突遇危急情况时采取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并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况,引导学生与其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质疑:如果我们遇到地震,你们会怎么做?怎样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好自己?
师生进行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时,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自若的态度十分重要。如果你在室内,且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比较安全的。此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主震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来保护头部。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进行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物品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同时,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如果无法脱险,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因为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外面的人很难听到废墟下的声音,所以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的声音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然后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接下来,使胸腹部暴露,但不要强行拉扯。如果有窒息的情况发生,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三)学校的避震措施
在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地震后,应有组织地进行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四、学生交流他们所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六、总结
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地震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这些知识对我们在面对地震时保护自己和他人都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学校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本2
一、演习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安全疏散与逃生技能,让师生掌握简单实用的地震常识和逃生知识,中一班特举办一次教学楼防震逃生安全演习。
二、演习前准备:
教师通过上午的晨间谈话活动及中午餐后观看地震演练视频让幼儿讲解地震逃生顺序、逃生技巧及要求:
1、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行动:
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而正在室内的人员则根据情况选择向室外疏散或室内躲避,如及时躲到洗手间、厕所等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或者躲避在桌与桌、区域玩具柜之间,也可以躲避在房间内侧的墙角。
2、地震发生时的保护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应双手抱头,蹲在户外空旷安全地或室内桌子下面,千万不要在窗下或横梁下躲避。同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不要大声叫喊,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三、演习方案:
流程:
1、第一次信号响起——躲避到桌子下
2、第二次信号响起——到大操场集中
3、教师安抚幼儿情绪
4、汇报师幼人数
1、发布“地震”信号:共两次
2、疏散组织:
第一次信号代表就地躲避: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停止上课。班级教师马上到达指定岗位,组织幼儿按照事先确定的躲避地点(桌子下面)快速进入。
第二次信号代表撤离疏散:班级老师按照疏散顺序,班主任引路、配班主任断后向外疏散,在楼梯上行走时仍应半蹲并手蒙嘴巴尽量用鼻子呼吸。
集合地点:(大操场)本班幼儿到达指定地点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集合时排二列纵队,幼儿全体坐下,其中一老师迅速清点人数,并报告领导。
四、灾后工作安排
1、操场维护幼儿秩序。
2、总结经验,找到缺点,改进不足。
演习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并确保师生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能够有效地疏散和逃生。通过这次演习,师生们将能够掌握简单实用的地震常识和逃生知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演习前,教师们通过晨间谈话活动和观看地震演练视频的方式,向幼儿们介绍了地震逃生的顺序、技巧和要求。例如,在地震发生时,室外的人员应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的空旷场地或树木周围,而室内的人员则可以选择躲避在洗手间、厕所等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或者躲避在桌与桌、区域玩具柜之间,还可以选择躲避在房间内侧的墙角。此外,当地震发生时,大家应该双手抱头,蹲在户外空旷安全地或室内桌子下面,避免躲避在窗下或横梁下。同时,大家要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在演习中,师生们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首先,第一次信号响起时,大家会迅速躲避到桌子下。然后,第二次信号响起时,大家会集中到大操场上。教师们会安抚幼儿的情绪,并进行人数的汇报。
演习结束后,还需要进行一些灾后工作安排。首先,要维护操场上的幼儿秩序。其次,要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通过这次演习,师生们将更加了解地震逃生的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将有助于保障师生的安全,并为今后的应急预案提供宝贵的经验。
学校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本3
一、演练目的
本次地震应急演练的目的是让全园师生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熟悉我园地震后的紧急疏散程序和线路,以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地震应急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地震伤害。
同时,通过这次演练活动,也旨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他们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受众对象:全体幼儿
3、演练时间:20__年5月12日(周四)上午9:10
三、演练准备
1、在演练之前,我们将召开动员大会,让教职员工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并分析我园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会上将讲明演练的具体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我们也要强调演练是一次预防性、模拟性的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各班级将在演练前的一周时间里,向幼儿教授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并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样要强调演练是一次预防性、模拟性的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我们还要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以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在演练过程中,大家要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在演练中要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等行为。
3、按照规定的线路进行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全体教职员工
信号员:__
(2)教室室内指导组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幼儿迅速有秩序地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幼儿园大楼职责:
①、合理调节幼儿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的事故。
②、处理幼儿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拍照:
(5)救护: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小朋友们,__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即将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各班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
(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电铃一分钟持续)。
2、保育老师或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小组长)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他们要立即告知幼儿“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的幼儿要面向墙壁,蹲在墙角处。
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保安立即打开幼儿园大门,各班把全部通道门打开。中二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楼1号安全通道(大门对面的安全通道),小一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号安全通道(厨房门口通道)是否有障碍物。
4、1分钟后,进行检查并记录不足之处。
5、2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电铃)。
6、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地从教室出来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2、各班演练撤离路线如下:
大一班、美术班、小一班、大二班幼儿从二号安全通道跑向体育场,到达体育场指定位置集中,并抱头蹲下。
中二班、中一班、小儿班幼儿从一号安全通道跑向体育场指定点集中,并抱头蹲下。
3、5―10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组织回教室。
4、进行室外应急避震演练(两次)。
5、恢复站队,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七、演练注意事项:
1、对于不能参加演练的幼儿,班小组长要提前向总指挥报告。
2、分班演练时,班小组长要教育幼儿首先要保持冷静,稳定幼儿的情绪,并有序地组织幼儿从撤退路线迅速撤离。
3、全园演练的时间可能是在上课、下课或其他休息时间。
4、全园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的所有成员和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如果有幼儿摔倒,可以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或踩踏事故。
5、全园演练时,演练撤离时不分班级先后,幼儿上下楼梯时可以不排队。
6、疏散引导小组、当节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其他业务人员应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幼儿撤离,杜绝拥挤踩踏的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幼儿离开后才能离开。离开前,各楼层负责人要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
7、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都不得离开校园。
8、如果发生演练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启动《特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并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八、演练总结
1、请领导小组组长赵园长作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学校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本4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旨在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时间、人员、内容
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学校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本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学校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本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并能够在突遇危急情况时采取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并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况,引导学生与其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质疑:如果我们遇到地震,你们会怎么做?怎样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好自己?
师生进行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时,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自若的态度十分重要。如果你在室内,且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比较安全的。此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主震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来保护头部。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进行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物品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同时,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如果无法脱险,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因为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外面的人很难听到废墟下的声音,所以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的声音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然后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接下来,使胸腹部暴露,但不要强行拉扯。如果有窒息的情况发生,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三)学校的避震措施
在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地震后,应有组织地进行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四、学生交流他们所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六、总结
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地震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这些知识对我们在面对地震时保护自己和他人都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学校地震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本2
一、演习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安全疏散与逃生技能,让师生掌握简单实用的地震常识和逃生知识,中一班特举办一次教学楼防震逃生安全演习。
二、演习前准备:
教师通过上午的晨间谈话活动及中午餐后观看地震演练视频让幼儿讲解地震逃生顺序、逃生技巧及要求:
1、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行动:
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而正在室内的人员则根据情况选择向室外疏散或室内躲避,如及时躲到洗手间、厕所等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或者躲避在桌与桌、区域玩具柜之间,也可以躲避在房间内侧的墙角。
2、地震发生时的保护方法:
当地震发生时,应双手抱头,蹲在户外空旷安全地或室内桌子下面,千万不要在窗下或横梁下躲避。同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不要大声叫喊,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三、演习方案:
流程:
1、第一次信号响起——躲避到桌子下
2、第二次信号响起——到大操场集中
3、教师安抚幼儿情绪
4、汇报师幼人数
1、发布“地震”信号:共两次
2、疏散组织:
第一次信号代表就地躲避: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停止上课。班级教师马上到达指定岗位,组织幼儿按照事先确定的躲避地点(桌子下面)快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