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反思8篇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活动背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活动主题:
“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活动时间:
__年12月11日(星期五)下午
活动地点:
8-207
活动对象:
14级机械电子一班全体学生
活动流程:
一、由支持人致开场白,主持说明此次主题班会的具体细则、主要内容、具体安排及活动目的;
二、副班长说明此次宪法主题班会的主要意义,进行PPT演讲让我们初步了解宪法日
三、班长精心挑选了很多有关宪法的题让同学们进行抢答,答对有相应的零食奖励,以便让同学们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团支书对活动进行总结:此次“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取得了实效,使同生们了解了宪法基本知识,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懂得了要学法、知法、守法,远离犯罪,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使学生们成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好公民。
注意事项:
1.天气比较冷为防止到场人数较少,我们会通过班委会组织争取每一个人都到。
2.班委会组织好大家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反思2
通过观看视频、表演情景剧、诗歌朗诵、拍手歌、知识抢答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落实到实处。
同时,这次活动也能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通过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班级成为法制教育的宣传和示范窗口,学生成为守法用法行动的先锋队,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做出贡献。
为了准备这次活动,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步骤:
首先,召集中队委进行讨论,决定队会的程序,并构思队会的主题和内容。
然后,确定两名主持人来主持这次主题队会。
接下来,排练小品《校园保护费》、诗朗诵《法在我心中》、拍手歌《遵纪守法》、大合唱《宪法伴我成长》等节目。
最后,设计主题队会的课件。
这次活动将在第13周的少先队活动课上进行。
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参加人数。
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汇报本中队的人数以及活动准备情况。
辅导员接受报告,并预祝中队会取得圆满成功。
接下来,进行正式的仪式:
全体起立,出旗。
唱队歌,由指挥高哓谊带领。
中队长宣布,五年级(1)中队“宪法伴我成长”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登场,与中队长互致敬礼,然后主持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接下来是中队活动的正式开始。
第一个活动是“我是知法好公民”。
主持人甲说,鸟儿渴望自由的飞翔,鱼儿向往自在的嬉戏。但是自由是相对的,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安宁,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宪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情况,请看视频。
主持人乙说,了解了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情况,谁还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宪法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并且主持人进行实时点评。
接下来是考考大家的环节。主持人甲和郭志宇准备了一些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
接着是第二个活动,“我是守法好少年”。
主持人甲说,通过刚才同学们对法律知识的分享,让我感受到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知法的好孩子。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一些人不学法,不懂法,违纪乱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请看大屏幕,展示了一些不守法的图片。
主持人乙问同学们对这些图片有什么想说的。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甲总结道,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如何做一个守法的好少年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
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同学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良好的法制教育宣传效果。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愿意成为守法的好公民。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反思3
主题:“知法、懂法、守法”
时间:12月4日
参加人数:65人
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知法、懂法、守法,更加深入的认识法律。
内容与形式:
采用抢答的形式,考题围绕基本的法律常识,内容涉及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具体形式:
参赛选手共12人,2人一组,分为6组。比赛共分为3轮,第一轮淘汰2组(得分最低),第二轮淘汰2组,剩下2组参加第三轮比赛,决出冠亚军。
题目:
第一轮:
1.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人民代表是反映和执行民意的一种法定职务,它不是一种官职。
a 官职 b 职务
3.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4.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5.《宪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6.《残疾人保障法》第22条规定:“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7.我国《宪法》第55条第一款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8.公民更改姓名,必须向公安机关变更登记才有效。
9.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是(b)
a联邦制 b共和制 c 单一制
10.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基本上是(a)
a三级制 b四级制 c五级制
第二轮
1.判断题:被免除刑事处罚的人,不能称为犯罪分子。 (正确)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无名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予、报酬,他人不得已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住、惩罚为主的原则。”
5.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的遗产继承顺序是:第一顺序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
第三轮:模拟法庭
老王和老张家共用一堵围墙,有一次老王家的树的树根从围墙下面钻到老张家的地面上来了,破坏了水泥地,于是老张把老王告上了法庭。
(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未达成一致,最后求助于同学家长〈律师〉)
判决如下:
假设种树人为甲,被人破坏土地的人是乙。
案例所出现的问题在民法上称为“相邻关系”。
即甲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树,因树根伸延,危及影响了其邻居乙的围墙安全或正常作用。乙方要求甲方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应当说乙的理由在法律上是能成立的。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消除因树根对其围墙造成的不安全的影响,并应当赔偿其损失。
民法上所谓的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比邻的不动产(房屋土地、建筑等)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或占有的土地、森林、水源、道路等,使用、处分时,相互间应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的关系。在本案中,就是甲所种的树不能影响到乙的建筑的安全,如有影响就要给予一定的限制,即消除影响。任何一方不能只顾自己而影响他人的便利安全。
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原则是:(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这的利益; (2)公平合理;(3)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按照以上原则,本案的处理中应尽量从公平合理、并兼顾甲乙各方的利益,同时考虑树对美化环境的好处,如果该树对美化甲乙双方的环境都有好处,而双方的围墙不涉及危及乙方建筑物安全的,则可考虑协商解决——拆除围墙,让绿树给甲乙美化环境或再由甲方给乙方一定的补偿。
如乙方认为甲方的树已危及自己住家的安全,不同意拆除围墙,执意要甲方将树移植,则也可考虑由甲方将树移植到不影响乙方围墙的地方,并负责将乙方的围墙修理好。
总之,处理相邻关系应互惠互利,公平合理的原则,甲方在做到绿化美化环境时也不能影响相邻方乙方的安全。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反思4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机关依法行政和校园法制建设,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大力营造推进法治新安小学建设的良好法治环境,扎实推进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育实际,现就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作如下安排:
二、活动主题
我们与法同行共建平安校园
三、组织领导
组长:__X、
副组长:__X、__X、
成员:__X、__X、__X、__X、__X、各班班主任
四、宣传内容
五、活动时间
20__年11月20日-12月20日
六、活动安排
1、召开一次以宣讲普法成果为重点的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为法制宣传动员。
时间:12月8日
宣讲人:__X、
2、更新一次普法专栏。对校园宣传栏(橱窗)、各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的法制宣传内容进行一次全面更新。校园广播台做一次普法专题广播。
时间:11月28日
负责人:__X、刘晓静
3、教职员工宣传工作。通过学习,宣传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采用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校全体教师、员工进行法制知识宣传。
时间:11月25日
责任人:校长室
4、进行一次法律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使自己成为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时间:12月5日
责任人:__X、
5、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能更多的了解法律基本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共建和谐社会。
时间12月3日
责任人:__X、
6、开展一次以“我们与法同行共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班队会。老师要以生动的法律故事、或是创设一个鲜活的法律情境、童话教育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法律和法治的理解,讲述身边的法律故事,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到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广泛讨论法治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黑板上要提前准备好会标。
时间:12月5日
负责人:各班主任
七、活动形式
本次法制宣传活动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宣讲、展览、竞赛、互动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八、活动效果评估
在活动结束后,将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反馈情况,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为今后的法制宣传活动提供参考。
总之,通过这次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共同建设平安的校园。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反思5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了解犯罪和违法的概念。
2、培养学生遵守和维护法律的自觉意识,增强青少年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班长报告本次班会活动的意义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在日益改变,我们周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群体,他们的行为有时会侵犯我们的权益。如果我们不了解法律,我们也可能侵犯到他们的权益。为了增强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能力,我们准备了这次以《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主题的班会。在这次班会上,我们将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以便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预祝班会圆满成功!
二、活动记录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同学们,现在开始三年一班的《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主题班会活动!
在繁华的大街上和人擦肩而过时,或者在僻静的乡间小路欣赏美景时,或者在与他人交往时,或者在购物或售物时,你是否曾想到过“侵权”这个词。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的幸福和快乐,让我们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吧!首先,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竞答,竞答分为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两部分。必答题得分为20分,抢答题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组得分最高,就是优胜小组。
2、必答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布和生效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在1991年9月4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2) 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 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范围是什么?
答案: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
(4)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3、抢答题
(1) 什么是未成年人?
答案:未成年人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对于适龄未成年人来说,接受义务教育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不能辍学。
(2)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不履行法定职责作了哪些规定?
答案:对于不履行职责或侵权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责任。如果经过教育仍不改正,可以撤消监护人资格,重新确定监护人。
(3)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招聘有哪些规定?
答案: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聘未满十六周岁的人。对非法招聘未成年人的组织和个人,将受到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公布和实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很多人不知道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反思8篇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反思1
活动背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形成“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活动主题:
“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活动时间:
__年12月11日(星期五)下午
活动地点:
8-207
活动对象:
14级机械电子一班全体学生
活动流程:
一、由支持人致开场白,主持说明此次主题班会的具体细则、主要内容、具体安排及活动目的;
二、副班长说明此次宪法主题班会的主要意义,进行PPT演讲让我们初步了解宪法日
三、班长精心挑选了很多有关宪法的题让同学们进行抢答,答对有相应的零食奖励,以便让同学们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团支书对活动进行总结:此次“宪法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取得了实效,使同生们了解了宪法基本知识,作为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懂得了要学法、知法、守法,远离犯罪,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使学生们成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好公民。
注意事项:
1.天气比较冷为防止到场人数较少,我们会通过班委会组织争取每一个人都到。
2.班委会组织好大家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
学宪法主题班会教案反思2
通过观看视频、表演情景剧、诗歌朗诵、拍手歌、知识抢答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落实到实处。
同时,这次活动也能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通过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班级成为法制教育的宣传和示范窗口,学生成为守法用法行动的先锋队,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做出贡献。
为了准备这次活动,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步骤:
首先,召集中队委进行讨论,决定队会的程序,并构思队会的主题和内容。
然后,确定两名主持人来主持这次主题队会。
接下来,排练小品《校园保护费》、诗朗诵《法在我心中》、拍手歌《遵纪守法》、大合唱《宪法伴我成长》等节目。
最后,设计主题队会的课件。
这次活动将在第13周的少先队活动课上进行。
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参加人数。
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汇报本中队的人数以及活动准备情况。
辅导员接受报告,并预祝中队会取得圆满成功。
接下来,进行正式的仪式:
全体起立,出旗。
唱队歌,由指挥高哓谊带领。
中队长宣布,五年级(1)中队“宪法伴我成长”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登场,与中队长互致敬礼,然后主持人回到自己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