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班安全课《玩具不能放嘴巴里》教案范本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小班安全课《玩具不能放嘴巴里》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戏、生活中许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对食品卫生安全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饼干每人一份;铅笔、橡皮、衣服、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利用实物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饼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吧,大家尝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师出示实物铅笔、橡皮、衣服、玩具,师幼一起说说铅笔、橡皮、等的作用,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二、情景模拟。

教师手拿水彩笔,采用拟人化的口吻,告诉幼儿几种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水彩笔小弟弟,我喜欢看书,协助和画画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万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小朋友健康成长,你记住了吗?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颜六色,嗅一嗅还有点香味,你喜欢我吗?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欢我但一定要记住不能把我放在嘴里哦。

三、活动讨论。

1、讨论:铅笔、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吗?为什么?

2、小结:铅笔、橡皮、玩具有相当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吃到肚子里,不卫生,不安全。

四、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来咬的东西,并说说为什么。如:各种玩具、积木、课本、布娃娃等。

小班安全课《玩具不能放嘴巴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玩具不能放嘴巴里的危害。

2.帮助孩子们认识潜在的危险,从而养成防范意识。

3.告诉孩子们正确的玩具使用方式,避免潜在的危险。

二、教学内容:

1.玩具不能放进嘴里。

2.玩具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

3.孩子接触玩具时的正确行为。

三、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导入“安全学习”主题,向孩子们介绍玩具的通常使用方式,并讨论孩子们使用玩具的场景和习惯。

2.展示情境

展示玩具不能放进嘴里的情境,如玩具被分解或玩具上有小零件。请孩子描述这个情境,并让他们讨论可能的危害。

3.导入知识

向孩子们介绍玩具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让他们明确玩具放进嘴里的危险性,并告诉他们正确的玩具使用方式。

4.情景模拟

请孩子们在大班理解的情境下模拟如何使用玩具,让他们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在模拟中加强学习的理解和记忆。

5.讲解原则

教师对比和分析孩子们在模拟中的行为,告诉他们正确玩具使用的原则,并重申玩具不能放进嘴里的危害性。

四、教学要点:

1.介绍玩具不能放进嘴里的危害性。

2.认识玩具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

3.告诉孩子们正确的玩具使用方式。

四、反思展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不把玩具放进嘴里,并了解玩具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从而养成防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模拟情境、讲解原则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玩具放进嘴里的危害,认识到正确的玩具使用方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更多的危险情境,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玩具的使用原则。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因应孩子的个性、兴趣和能力,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小班安全课《玩具不能放嘴巴里》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后果,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温馨提示:

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反思:

在这个环节可以发现有些小朋友知道的安全知识比较多,作为一个小班的幼儿但也知道一些常规安全知识。我又顺势引导着她们知道,当发生了意外要去医院找医生。

小班安全课《玩具不能放嘴巴里》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特别喜欢玩玩具,可是班里的玩具是远远不够的,经常发生幼儿相互间抢玩具的事。而且班上玩具种类单一,根本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所以我设计了《玩具大家玩》这节课。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班安全课《玩具不能放嘴巴里》教案范本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小班安全课《玩具不能放嘴巴里》教案1

【活动目标】

1、尝试区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戏、生活中许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对食品卫生安全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饼干每人一份;铅笔、橡皮、衣服、玩具。

【活动过程】

一、利用实物导入活动。

1、出示苹果、饼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儿兴趣。提问:小朋友们都认识它们吧,大家尝尝,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师出示实物铅笔、橡皮、衣服、玩具,师幼一起说说铅笔、橡皮、等的作用,鼓励幼儿大胆地说。

二、情景模拟。

教师手拿水彩笔,采用拟人化的口吻,告诉幼儿几种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是水彩笔小弟弟,我喜欢看书,协助和画画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万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质,会影响小朋友健康成长,你记住了吗?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颜六色,嗅一嗅还有点香味,你喜欢我吗?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欢我但一定要记住不能把我放在嘴里哦。

三、活动讨论。

1、讨论:铅笔、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吗?为什么?

2、小结:铅笔、橡皮、玩具有相当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质吃到肚子里,不卫生,不安全。

四、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来咬的东西,并说说为什么。如:各种玩具、积木、课本、布娃娃等。

小班安全课《玩具不能放嘴巴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玩具不能放嘴巴里的危害。

2.帮助孩子们认识潜在的危险,从而养成防范意识。

3.告诉孩子们正确的玩具使用方式,避免潜在的危险。

二、教学内容:

1.玩具不能放进嘴里。

2.玩具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

3.孩子接触玩具时的正确行为。

三、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导入“安全学习”主题,向孩子们介绍玩具的通常使用方式,并讨论孩子们使用玩具的场景和习惯。

2.展示情境

展示玩具不能放进嘴里的情境,如玩具被分解或玩具上有小零件。请孩子描述这个情境,并让他们讨论可能的危害。

3.导入知识

向孩子们介绍玩具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让他们明确玩具放进嘴里的危险性,并告诉他们正确的玩具使用方式。

4.情景模拟

请孩子们在大班理解的情境下模拟如何使用玩具,让他们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在模拟中加强学习的理解和记忆。

5.讲解原则

教师对比和分析孩子们在模拟中的行为,告诉他们正确玩具使用的原则,并重申玩具不能放进嘴里的危害性。

四、教学要点: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