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中秋节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农历八月十五的意义。
2.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并体验竞赛活动的乐趣。
3.增加孩子们对“月食”现象的科学知识。
活动准备:
1.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小故事和知识。
2.准备知识竞赛题目、抢答器、记分牌、灯泡、皮球等道具。
3.准备手电筒和屏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让孩子们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和故事。
二、中间部分:
1.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用手影和“小孔成像”法展示月亮的形状。
2.展示不同形状的月亮图片,让孩子们认识月亮的多样性。
3.进行“中秋知多少”知识竞赛,提问关于中秋节的问题,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并给予回答正确的同学奖励。
三、结束活动: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将孩子们的讲述整理成册,制作成自制图书。这样不仅可以记录他们的发言,还可以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成就感。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每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准备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孩子们他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他们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喜欢?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教师可以问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月饼,例如形状、颜色、味道等等。也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月饼是圆的呢?
5.在中秋节的歌曲中,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的美丽意境和语句,体验快乐的节日气氛。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词汇:又大又圆、钻、挤、团圆、欢乐。
3、欣赏散文,感受散文语言的美丽和幽默。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散文诗《中秋节的月亮》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激发兴趣
(1)你们过中秋节吗?和谁一起过节?
(2)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散文,初步了解散文的内容
(1)散文的题目是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学习词组:又大又圆)
(2)中秋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团圆)
(3)家家户户传出什么样的声音?(欢乐)
3、幼儿欣赏散文
月亮是怎么赶来凑热闹的?(学习钻、挤),并用动作来表达。
4、幼儿跟着录音(老师)一起随意地朗诵散文。
你还见过哪些样子的月亮?
一、主题目标
1.了解中秋节是阴历八月十五,也被称为团圆节,了解其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庆祝活动,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唱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文化习俗。
二、环境布置
1.和幼儿一起画中秋节大型壁画,包括月亮的变化和宫灯。
2.悬挂灯笼和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氛围。
3.展示幼儿观察月亮并绘制的“月亮变化册”。
三、区域活动
开开心心过中秋节
1.绘画区:提供水果图片,让幼儿画出美味的水果。
2.泥工区:提供橡皮泥,让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区:提供彩纸、胶水、绘画笔,供幼儿装饰节日灯笼。
4.制作灯笼区:利用空瓶子、彩色胶带、彩纸、贴纸等材料制作灯笼。
四、家庭共育
1.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述一个与月亮相关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和中秋的古诗。
2.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共同制作。
3.鼓励幼儿在节前和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和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准备场地布置和制作材料,准备表演节目。
三、活动形式:
全园集体活动。
根据各位小伙伴的反馈,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了有关于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策划版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下载。
中秋节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农历八月十五的意义。
2.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并体验竞赛活动的乐趣。
3.增加孩子们对“月食”现象的科学知识。
活动准备:
1.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小故事和知识。
2.准备知识竞赛题目、抢答器、记分牌、灯泡、皮球等道具。
3.准备手电筒和屏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让孩子们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和故事。
二、中间部分:
1.进行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用手影和“小孔成像”法展示月亮的形状。
2.展示不同形状的月亮图片,让孩子们认识月亮的多样性。
3.进行“中秋知多少”知识竞赛,提问关于中秋节的问题,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并给予回答正确的同学奖励。
三、结束活动: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将孩子们的讲述整理成册,制作成自制图书。这样不仅可以记录他们的发言,还可以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成就感。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每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准备民间故事《常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孩子们他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他们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喜欢?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教师可以问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月饼,例如形状、颜色、味道等等。也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月饼是圆的呢?
5.在中秋节的歌曲中,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的美丽意境和语句,体验快乐的节日气氛。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词汇:又大又圆、钻、挤、团圆、欢乐。
3、欣赏散文,感受散文语言的美丽和幽默。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