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6篇 怎么写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 1

活动目标:

1.练习快速、轻巧地爬行,增强幼儿动作协调性。

2.培养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乐趣。

活动准备:

1.铺好地垫,划出直线标记。

2.准备立体老鼠家和篱笆(篱笆上穿有铃铛)。

3.准备21只带有绳子的老鼠。

4.准备小猫操音乐和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唤醒小花猫们起床,播放小猫操音乐。

2.老师总结:早上锻炼身体真舒服,坚持锻炼会变得强壮。

二、练习基本爬行动作

1.老师询问小猫们是否会爬行。

2.要求小猫们像猫妈妈一样,用手和膝盖着地爬行到草地上。

3.让小猫们一个一个地爬回自己的位置休息。

三、练习沿直线爬行

1.老师指出草地上有几条直线,展示如何沿着直线爬行。

2.要求小猫们沿着直线用手和膝盖着地爬行,观察他们的表现。

3.让小宝宝们学着大朋友的样子,跟在老师后面沿着直线爬行。

4.鼓励小宝宝们爬得更快,因为要追赶老鼠回家。

四、游戏猫捉老鼠

1.告诉小猫们最近有很多老鼠来偷吃,建议一起去捉老鼠。

2.第一次捉老鼠要求小猫们沿着直线向前爬行。

3.带领小猫们爬到老鼠家门口,播放老鼠逃跑音乐。

4.发现老鼠都跑光了,决定先回家再来捉。

5.总结失败原因:碰到了铃铛,老鼠听到声音就逃跑了。下次爬行时要注意身体要低一些,避免碰到铃铛。

6.第二次捉老鼠要求小猫们避开障碍物沿直线向前爬行。

7.小猫们再次进入老鼠家,发现老鼠又逃跑了。决定原路返回。

8.再次找原因:刚才轻巧地钻过篱笆,但还是没捉到老鼠。原因是老鼠逃跑得太快。

9.第三次捉老鼠要求小猫们又快又轻地沿直线避开障碍物爬行。

10.小猫们捉住了老鼠,找到其他老鼠后一起沿直线爬回家。

五、放松运动

1.一起数数抓到了几只老鼠。

2.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小猫们感受到今天的开心和幸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以猫和老鼠为主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一系列的猫捉老鼠情节,训练了幼儿沿直线爬行的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我们也发现活动中要关注个别幼儿的发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关注所有幼儿的发展。

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 2

猫和老鼠: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习性和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猫和老鼠的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猫和老鼠的图片。

3.捉老鼠的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童话故事《猫和老鼠》,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猫和老鼠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游戏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猫,一组扮演老鼠。老鼠在房间里躲藏,猫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抓住所有的老鼠。游戏结束后,幼儿交换角色再来一次。

4.反思

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让他们说出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

5.延伸

使用老鼠和猫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将老鼠和猫分到不同的组中。

6.总结

让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猫和老鼠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游戏,幼儿还学会了合作和团队精神。教学效果良好。

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 3

《猫和老鼠》是一部非常受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两只小动物的幽默、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孩子们觉得很好笑。所以,当我拿到《猫捉老鼠》的音乐时,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很简单易懂,曲调也很活泼,非常适合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记住歌词,通过重复游戏巩固演唱,通过多角色扮演拓展活动,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音乐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首先,我给孩子们表演了《猫捉老鼠》的情景,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词。我告诉他们故事的情节:“有一天晚上,动物们都睡着了。老鼠妈妈肚子饿了,就去找吃的东西。她跑来跑去,发现了很多大米,高兴地吃起来。吃完了就想睡觉。但是,突然一只大猫来了,要抓老鼠。”通过这个情景表演,孩子们能回答出问题:“小老鼠在干什么?现在干什么?这时候,谁来了?它来干什么?”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记住歌词。

其次,我通过追问的方式巩固歌词。幼儿往往会跟随老师的问题回答,但有时候回答比较单一乏味。所以我要学会追问。比如,我问孩子们:“小老鼠是怎么找吃的东西的?”通过动作提示,他们就能回答出“跑来跑去”。然后我再问:“小老鼠找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他们喜欢吃什么呢?”孩子们很快就能回答出“找到了很多米”。通过追问,我能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歌词。

接下来,我通过多角色扮演来拓展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要让游戏顺利进行,必须让孩子们明白游戏规则。通过简单的提问,我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方法。他们知道在找吃的东西时要蹲下,吃大米时要做取食物的动作,睡觉时要做睡觉的动作,当猫来了时要回到座位上。为了让幼儿都能参与表演,我让一些能干的幼儿来扮演猫。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学习表演,也可以给其他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

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幼儿非常喜欢《猫捉老鼠》这首歌。他们在表演中投入了很多,通过轻手轻脚偷偷摸摸的表演,猫追老鼠的奔跑,幼儿的兴趣达到了高潮。这次活动给幼儿带来了很多乐趣,并且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 4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并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来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以及猫和老鼠角色的变化。通过观察和老师的提示,孩子们可以尝试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老鼠的不同动作造型,并有节奏地做老鼠跑和吃米等动作。在教师的提醒下,孩子们可以遵守游戏规则,知道扮演老鼠时蹲下后不能随意移动,等大猫唱完最后一句时才能跑回座位。

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来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以及猫和老鼠角色的变化。活动的难点是能够随着音乐边唱边有节奏地做老鼠跑和吃米等动作。

为了准备这个活动,需要准备老鼠和猫的头饰各一个,以及一本幼儿用书《猫捉老鼠》和歌曲《猫捉老鼠》。

活动的过程如下:

1. 教师戴上老鼠头饰扮演鼠妈妈,引导孩子们一起出去活动身体。

2. 创设游戏情景,让孩子们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并模仿老鼠跑、吃米和睡觉的动作。

3. 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孩子们跟随教师边唱歌曲边表演。

4. 进行游戏:猫捉老鼠,向孩子们明确游戏规则,让他们根据音乐的提示做出相应的动作。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会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来表现不同的动作,同时也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提高观察和动作协调能力。

很多人不知道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6篇 怎么写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 1

活动目标:

1.练习快速、轻巧地爬行,增强幼儿动作协调性。

2.培养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乐趣。

活动准备:

1.铺好地垫,划出直线标记。

2.准备立体老鼠家和篱笆(篱笆上穿有铃铛)。

3.准备21只带有绳子的老鼠。

4.准备小猫操音乐和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老师唤醒小花猫们起床,播放小猫操音乐。

2.老师总结:早上锻炼身体真舒服,坚持锻炼会变得强壮。

二、练习基本爬行动作

1.老师询问小猫们是否会爬行。

2.要求小猫们像猫妈妈一样,用手和膝盖着地爬行到草地上。

3.让小猫们一个一个地爬回自己的位置休息。

三、练习沿直线爬行

1.老师指出草地上有几条直线,展示如何沿着直线爬行。

2.要求小猫们沿着直线用手和膝盖着地爬行,观察他们的表现。

3.让小宝宝们学着大朋友的样子,跟在老师后面沿着直线爬行。

4.鼓励小宝宝们爬得更快,因为要追赶老鼠回家。

四、游戏猫捉老鼠

1.告诉小猫们最近有很多老鼠来偷吃,建议一起去捉老鼠。

2.第一次捉老鼠要求小猫们沿着直线向前爬行。

3.带领小猫们爬到老鼠家门口,播放老鼠逃跑音乐。

4.发现老鼠都跑光了,决定先回家再来捉。

5.总结失败原因:碰到了铃铛,老鼠听到声音就逃跑了。下次爬行时要注意身体要低一些,避免碰到铃铛。

6.第二次捉老鼠要求小猫们避开障碍物沿直线向前爬行。

7.小猫们再次进入老鼠家,发现老鼠又逃跑了。决定原路返回。

8.再次找原因:刚才轻巧地钻过篱笆,但还是没捉到老鼠。原因是老鼠逃跑得太快。

9.第三次捉老鼠要求小猫们又快又轻地沿直线避开障碍物爬行。

10.小猫们捉住了老鼠,找到其他老鼠后一起沿直线爬回家。

五、放松运动

1.一起数数抓到了几只老鼠。

2.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小猫们感受到今天的开心和幸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以猫和老鼠为主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一系列的猫捉老鼠情节,训练了幼儿沿直线爬行的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我们也发现活动中要关注个别幼儿的发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关注所有幼儿的发展。

小班健康教案《猫捉老鼠》 2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