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博物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一、总则
(一)目的及依据
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博物馆在发生防火、防盗、防抢突发紧急事件的时候,能够迅速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措施,妥善处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和影响,依据文化部《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博物馆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提高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细致排查博物馆存在的各类防火、防盗、防抢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率;开展人防、物防、技防安全专项教育,加强“临战”防范意识。
2、加强安全布控。重点部位进行“定人定责”安全布控;展览期间临时增派值班人员,加强巡查和管理力度,减少或制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依法管理:博物馆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的管理及应急处置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4、快速反应:博物馆应建立预警和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各级预案,
在市人民政府和市文广新局统一领导下,果断采取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将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是博物馆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成立的、负责事件处置的决策领导机构。设立“xx市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为博物馆预测、预警、突发事件处置机构。应急指挥部设立在市博物馆。
在市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领导和指挥下,专门设置一下专业应急小组:
(1)应急行动组:开发区公安局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担任组长,新城派出所所长担任副组长,消防大队、博物馆人员任组员。
(2)疏散引导组:由开发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担任组长,
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新城派出所人员任组员。
(3)信息(协调)联络组:由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和市博物馆人员负责。
(4)现场记录组:由博物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博物馆
人员任组员。
(5)防护救护组:由市文广新闻出版局人员任组长,局办公室人员和博物馆人员任组员。
(6)信息报送组:由博物馆工作人员负责。
(7)若组织机构人员发生变动时,将临时进行调整。
博物馆设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协调本本单位各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2)制定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指导方针,决定或与有关方面共同研究信息发布的时间、方式等。
(3)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通报有关情况和信息。
(4)研究解决突发事件中的重大问题。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博物馆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注意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预防预警行动
1、应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博物馆各类
活动加强事前的监督检查。定期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救援力量应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2、制定必要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安全责任制度。强化日常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警支持系统
博物馆应严格核定人员流量及容量,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的监控;安装必要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设备,配备预、警通讯和广播设备,预留公安、消防、救护及人员疏散的场地和通道;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在售票处、出入口和主要通道设专人负责疏导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获取信息的值班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当市博物馆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控制事态,同时保护好现场,并第一时间拨打公安“110”或火警“119”电话报警。
在突发事件发生的同时,应立即向市博物馆应急指挥部报告,反应现场情况,指挥部根据报告人所反应的情况,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二)应急行动
接报人将突发事件详细情况立即报告指挥部后,由总指挥下令指挥部成员迅速赶赴指挥部办公室,同时通知各组人员按照责任分工迅速集合,要求各组人员在接报后5分钟内赶到指定集合地点,并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应在事发后15分钟内赶到现场,商定应急方案,投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由于预案启动后指挥和应急人员赶赴现场的时间限制,值班人员应当提前投入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果断采取必要的应急方案和措施。
在特殊情况下,当总指挥无法履行其职责时按副总指挥排序代理总指挥权。
各个应急小组的职责和任务:
(1)应急行动组:具体实施突发时间的处置,控制事态,配合公安、消防及相关部门完成应急处置任务。
(2)信息协调(联络)组:跟踪事态发展,及时掌握可靠信息和相关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寻求支持组织人员救援。按照指挥员的指令协调各小组开展工作,保持通讯工具通畅,随时联络,及时准确地将各种指令、信息和相关情况上传下达。
(3)疏散应道组:首先紧急疏散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无阻,同时紧急疏散观众,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观众安置在安全地带,确保人身安全。对现场实行警戒,保证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等应急交通工具畅通无阻,维护好现场秩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防护救护组: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施救。
(5)现场记录组:认真做好现场情况的记录和反馈,及时收集有关数据、资料和证据。突发事件处置后,对事件作出评估形成书面报告。
(6)信息报送组:对现场情况及时进行信息报送,事后将情况上报。
(7)后勤保障组:调集准备各种应急物资工具、设备,为完成疏散、抢救等任务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根据应急需要调配车辆,做好一切必须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信息报送
1、基本原则
(1)迅速:突发事件发生后,博物馆及时向县政府及文化局报告,时间最迟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4小时。
(2)真实:报送信息应尽可能客观实际,真实准确。
(3)全面: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地提供信息,喜忧兼报。要防止片面性,避免断章取义,更不能对上报信息截留、过滤。
2、报送时间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首先向省文物局、市文物处和德州市人民政府用电话口头汇报,时间要求最迟不晚于事件发生后1小时;随后写好正式的书面报告上报,时间最迟不晚于事件处置后24小时。
2、报送内容
(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
(2)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的估计。
(3)事件原因分析。
(4)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
(5)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4、报送形式
突发事件信息可用电话口头初报,随后报送书面报告
给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政府,必要时和有条件的可采用音像摄录的形式。
六、信息发布
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向社会客观、准确、全面、及时地发布信息。
七、后期处理
(一)开展突发事件伤亡群众的医疗救治和善后处理,协助政府处理好突发事件的经济补偿,协助组织对突发事件的社会救助和灾后重建工作。
(二)事件处理结束后,及时起草报告报市政府和省文物局。
(三)根据事件暴露出的有关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有关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提出修改或补充相关规定的意见。
(四)奖惩有关人员。
八、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完善各部门已有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报送设施性能完好,并配备必要的应急备用设施和技术力量,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二)物资保障
建立突发事件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储备足够的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物资放在交通便利、贮运安全的区域。
(三)人员保障
组建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根据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在应急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
(四)宣传、培训保障
加强突发事件预案的普及工作,公布应急指挥部和接警电话,宣传突发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依靠广大群众有效预防突发事件发生和减轻因突发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加强人员消防、卫生、治安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培训;积极组织突发事件预备队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定期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模拟综合演练,提高应急体系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国家文物财产的安全,维护博物馆正常的工作、学习秩序,依据消防要求制定本预案。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我馆重点防火部位灭火预案能够顺利有序实施,特设立现场指挥和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安全疏散组、防护救护组、后勤保障组。
1、总指挥:
副总指挥:
职责:负责领导灭火、疏散预案的实施。
2、现场指挥:
职责:在总指挥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灭火、疏散预案的具体实施,确保灭火、疏散行动能够按照预案顺利进行。
3、灭火行动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按照预案或现场指挥员的指令扑救初期火情,配合专业消防人员进行灭火抢险工作。保卫科负责为专业消防队提供室内外消火栓的准确位置。
4、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由办公室、消防安全员和火灾现场值班人员组成。
职责:做到报警及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保证各种指令信息能够迅速及时、准确的传达。
5、安全疏散组:
组长:
成员:各部室主任、各部室工作人员。
职责:主要负责疏散火灾现场人员,引导消防车及消防人员进入火灾现场。
6、防护救护组:
组长:
成员:由群工部、保管部工作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配合专职消防人员及医护人员救护、抢险火场被困伤员及重要物资、化学危险品等。负责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看守抢救出来的物资,保证灭火工作顺利进行。
7、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保障灭火用水供应和其他灭火物资设施供应,以及灭火后的水、电、现场抢修、恢复等工作。
三、预防措施
1、保卫科应严格执行重点防火部位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经常对馆内防火部位消防栓、灭火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持其良好状态。认真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灭火演练。
2、文物展厅、文物库房、资料室及各科室的工作人员下班前应切断室内电源,关闭用电设施。对本部室防火工作经常检查,做好记录。四、报警接警处置程序
下面这些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博物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一、总则
(一)目的及依据
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博物馆在发生防火、防盗、防抢突发紧急事件的时候,能够迅速采取正确和有效的措施,妥善处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和影响,依据文化部《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博物馆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提高公众保护文物的意识;细致排查博物馆存在的各类防火、防盗、防抢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机率;开展人防、物防、技防安全专项教育,加强“临战”防范意识。
2、加强安全布控。重点部位进行“定人定责”安全布控;展览期间临时增派值班人员,加强巡查和管理力度,减少或制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依法管理:博物馆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的管理及应急处置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4、快速反应:博物馆应建立预警和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时,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各级预案,
在市人民政府和市文广新局统一领导下,果断采取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将危害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是博物馆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成立的、负责事件处置的决策领导机构。设立“xx市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为博物馆预测、预警、突发事件处置机构。应急指挥部设立在市博物馆。
在市博物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领导和指挥下,专门设置一下专业应急小组:
(1)应急行动组:开发区公安局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担任组长,新城派出所所长担任副组长,消防大队、博物馆人员任组员。
(2)疏散引导组:由开发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担任组长,
博物馆工作人员和新城派出所人员任组员。
(3)信息(协调)联络组:由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和市博物馆人员负责。
(4)现场记录组:由博物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博物馆
人员任组员。
(5)防护救护组:由市文广新闻出版局人员任组长,局办公室人员和博物馆人员任组员。
(6)信息报送组:由博物馆工作人员负责。
(7)若组织机构人员发生变动时,将临时进行调整。
博物馆设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组织、指挥、协调本本单位各有关部门参与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任务。
(2)制定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指导方针,决定或与有关方面共同研究信息发布的时间、方式等。
(3)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通报有关情况和信息。
(4)研究解决突发事件中的重大问题。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博物馆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注意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的`涉及公共安全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预防预警行动
1、应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对博物馆各类
活动加强事前的监督检查。定期演练各种应急预案,磨合、协调运行机制,救援力量应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2、制定必要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安全责任制度。强化日常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警支持系统
博物馆应严格核定人员流量及容量,加强对现场人员流动的监控;安装必要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设备,配备预、警通讯和广播设备,预留公安、消防、救护及人员疏散的场地和通道;确保安全工作人员数量,明确其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在售票处、出入口和主要通道设专人负责疏导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
突发事件发生后,获取信息的值班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