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方案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方案精选1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消杀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危害,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消杀工作专班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XXX同志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XXX同志同时负责消杀指导工作。
二、消毒原则
(一)范围和对象确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对象和时限。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转运工具等应进行随时消毒,在病例出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
(二)方法选择。
医疗机构应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氣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
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
室内空气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
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
三、消毒措施
(一)随时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对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理。患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场所以及转运工具等,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做好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参见终末消毒。有人条件下,不建议喷洒消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
(二)终末消毒。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消毒对象包括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排出的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及其可能污染的物品和场所,不必对室外环境(包括空气)开展大面积消毒。病例和感染者短暂活动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
1、病家。
在病例住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包括:住室地面、墙壁,桌、椅等家具台面,门把手,患者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玩具,卫生间包括厕所等。
2、交通运输工具。
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离开后应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终末消毒,包括:舱室内壁、座椅、卧铺、桌面等物体表面,食饮具,所用寝(卧)具等纺织品,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火车和飞机的卫生间等。
3、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每日工作结束后,以及病区隔离病房,在病例住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做好终末消毒,包括:地面、墙壁,桌、椅、床头柜、床架等物体表面,患者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及相关诊疗用品,以及室内空气等。
4、终末消毒程序。
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附录A执行。现场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四、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一)室内空气。
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氣、过氧化氢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
(二)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
少量污染物可用-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千巾)小心移除。
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含20000mg/L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h。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氣5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
(三)地面、墙壁。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100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氣消毒剂擦拭或喷酒消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300mL/m,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四)物体表面。
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家居用品等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1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500mg/L的。二氧化氣消毒剂进行喷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四)总务科
负责污水处理及空调系统、新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
三、个人防护
(一)现场消毒人员
消毒前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工作鞋、防水靴套、防护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二)消毒过程评价人员及消毒效果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工作帽、穿医用防护服、防护面罩、乳胶手套、靴套。
四、现场消毒流程
(一)感染者院内轨迹涉及的密闭区域的现场消毒
1、空气消毒
(1)人员尚不能完全清空时,开窗通风或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持续消毒。
(2)清空人员,开窗通风,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或使用3%过氧化氢,喷药量20-30ml/m³,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
(3)空气消毒注意事项
房间消毒前,应关闭门窗。消毒顺序:应按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内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桌椅、墙壁等进行喷雾消毒,应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无缝隙、全覆盖。
2、环境物体表面、地面等擦拭消毒。具体消毒方法见附件一发现新冠阳性感染者消毒工作方法
(二)感染者所在病室、病区终末消毒流程
1、贵重仪器、设备
对贵重的仪器、设备,用75%酒精彻底擦拭消毒至少两遍,消毒后可将仪器、设备移出病室,不可移动设备做必要的保护。
2、空气消毒
(1)清空人员,开窗通风,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紫外线灯瓦数大于1.5w/m³)或使用3%过氧化氢,喷药量20-30ml/m³,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
(2)注意事项
房间消毒前,应关闭门窗。消毒顺序:应按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清洁房间内污染严重的场所,依次对门、地面、桌椅、墙壁等进行喷雾消毒,应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无缝隙、全覆盖。
3、织物处理
(1)一次性织物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废物处理: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盛装医疗废物,3/4满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离开污染区前应当对包装袋外表面采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注明“新冠”,单独交接。
(2)床单、围帘等可重复使用织物
床单、被罩、枕套、被褥、围帘、窗帘等可重复使用的织物,装入橘红色专用水溶性包装袋内密闭转运,注明“新冠”,单独交接,由洗涤公司直接热力清洗。
(3)注意事项
收集时动作轻柔,避免抖动。
4、再次空气消毒
关闭门窗用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紫外线灯瓦数大于1.5w/m³)或使用3%过氧化氢,喷药量20-30ml/m³,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气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
5、物体表面、地面消毒
(1)地面、墙壁等
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进行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地面消毒应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200-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喷洒至湿润不流淌为宜,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2)一般物体表面
对耐腐蚀、不脱色的床头柜、衣柜、床垫、病床、门把手等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进行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方法,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3)注意事项
应有序实施以“床单元”为单位的终末清洁与消毒工作,从医用织物到环境物体表面,从上到下,从相对清洁物体表面到污染物体表面,清除所有污染与垃圾,应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无缝隙、全覆盖。
6、空调系统
对于中央空调系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洗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拆卸空调滤网,使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照说明书要求浸泡滤网,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疑似患者的医疗救护工作,提供咨询、建议、疑难重症病例的会诊等,并负责医疗救治的技术指导。
4、消毒隔离及防护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中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控制、消毒隔离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
5、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应急医疗及后勤物资、器械、药品、食品等供应和储备工作。
6、信息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相关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核实及上报工作,保证院前及院内信息的有效衔接及应急处置过程中信息畅通、数据准确、上报及时。
7、后勤保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应急医疗及后勤物资、器械、药品、食品等供应和储备工作。
8、宣传教育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相关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相关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纪检督察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督促、检查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10、安全保卫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秩序维护及现场保卫等工作。
三、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发热门诊。
1.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发热门诊出入口应备有手消毒剂等,确保手卫生符合防控要求。
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3.医务人员必须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