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防疫工作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乡镇防疫工作个人工作总结1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XX镇迅速反应,周密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部署和会议精神,坚持以强化责任担当、优化管理措施、注重措施细化、坚持执纪监督为立足点,坚决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体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全镇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牢固防线。
一、强化责任担当,建强组织保障
镇党委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题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制定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办、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横向上各领导班子成员下沉到驻联村(社区)指导疫情防控,牵头负责驻联村(社区)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纵向上对接各业务主管部门,对所主管业务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负责。
以驻联村干部为主体,进一步夯实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三级防控责任,确保防控工作岗岗有人、人人担责,形成疫情防控人人尽责的局面,为疫情防控筑起“防线”;动员全体驻村(社区)干部全部放弃休假、迅速返岗,主动担当防控责任,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撑起“保护伞”。
二、占领舆论阵地,广泛发动群众
利用宣传横幅、标语、海报,移动宣传车等传统手段,配以手机短信、微信等现代化手段,正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防控工作部署;宣传市委市政府防控工作安排及防控工作推进情、成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共制作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牌4块,发放宣传单39357份、悬挂标语1280条、横幅836条,推送微信72期,出动宣传车3246台次利用小喇叭、流动音响和村村通广播传累计13258小时。
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无死角宣传,确保街街有条幅,家家能接收,努力营造“人人争做疫情防控宣传员”的宣传格局。
三、严格落实措施,筑牢防护堡垒
严格按照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格筛查、严密管控的工作措施,积极整合镇、村(社区)、自愿者等力量,对辖区内村(社区)实行闭环管理。
一是坚持“网格管理”,紧急设置监控点16个,搭建起疫情防控大网。
二是严防输入输出,严格落实重点人员的防控排查,始终做到人员身份清、时间清、接触人员清、行动轨迹清,全年累计排查重点人员1463人,落实防控隔离864人。
三是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要点位开展消杀,出动消杀人员184人,消杀面积达9.4万平方米。
四、多方筹措争取,强化物资保障
一是主动向市级部门、辖区企业、个体户等筹措争取物资,收到捐赠消毒液246瓶、3M口罩30个、一次医用口罩4110个、N95口罩50个、防护衣服15套、次氯酸钠6.7吨;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自制口罩13049个。
二是及时将各类物资配发到村(社区)、敬老院、宗教场所,并确保物资的稳定供应,全年累计发放防护衣35套,口罩15637个,自制口罩13049个,消毒液417瓶,酒精2384斤,体温枪13支,手套207双,次氯酸钠10565斤,帐篷5顶,棉被3床,喷雾器1个,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五、坚持执纪督查,落实纪律保障
自1月24日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以来,镇纪委就全面启动“日督查”工作机制,围绕场所开放,防疫物资收发管理等重点内容,以明察结合暗访的.方式开展日督查,以“三日一回头”的方式督促问题的整改落实。
针对督查发现的87个问题,均在发现当日以《督查专报》的形式及时向镇指挥部予以了反馈。
期间共计报送《督查专报》30期,提出督查建议42条,发出《督查通报》2期,制作“战疫”宣传片1期,报送疫情防控工作故事、优秀人物事迹信息等3篇。
持续加强纪检内部督查,对疫情防控期间纪检监察干部严守纪律、落实责任等内容开展教育提醒,严防“灯下黑”,在思想上同镇指挥部保持高度一致。
一年以来,我镇将疫情防控工作与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取得了疫情防控的胜利。
伴随着成都郫都区疫情反弹,洛水镇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疫情防控上来,,分级分层、分行业分领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理性对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实行村(社区)人员报备制度,加强常态化防控下的人员管控工作;持续落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疫情防控。
始终确保机制不变、队伍不散、责任不减,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
乡镇防疫工作个人工作总结2
自疫情发生以来,XX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属地防控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宣传等工作,构筑起干群同心,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严密安排部署落实。
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立即成立疫情防控战时指挥部,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属机关单位、村组整体联动,广大党员干部分级负责的“一办十组”疫情防控联动体系,全面压实属地、行业、村组、个人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先后召开党委会议、联席会议5场次,坚持每天召开调度会,及时传达中央及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通报督查反馈问题,从人员摸排、隔离管控、卡口管理、社会面管控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全镇上下采取一切措施,集中精力,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二)从严从快抓实抓细流调排查,全面切断传播链条。
按照“快早严实”要求,聚焦“高、中、底”风险区返乡人员、“十同”人员、“红黄码”等重点人员,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要求,划分三级网格109个,以村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全面开展流调排查,分类建立工作台账,第一时间有效管控,确保每个环节严谨有序、精准高效,坚决把“火星”控制在“外溅”之前,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
截至目前,累计摸排返民人员764人,省外278人(乌鲁木齐61人、额济纳旗5人、陕西西安市29人、宁夏银川市2人、西宁市1人、上海市2人、省外其他地区178人);省内486人(兰州市69人、嘉峪关市23人、酒泉市140人、甘州区183人、敦煌3人、山丹县31人、市内及其他县区37人)。
(三)盯紧看牢隔离管控重点人员,坚决防止风险外溢。
建立镇村组三级联系包抓重点人员管控机制,以镇村组干部、村医、党员志愿者为骨干,按照居家封门、单人单间、足不出户要求,累积对451名隔离管控重点人员实施“一对一”“人盯人”“一日两测”“一人一档”的跟踪监管,并由卫生院定时上门进行核酸采样。
同时,建立“隔离管控重点人员微信群”,通过微信视频、电话联系等方式,监督隔离人员测量体温,时刻关注身体状况和“健康码”状态,开展心理疏导,提供必须生活物品,发放爱心礼包214个,用温馨服务搭建与隔离人员的“暖心桥”。
(四)严防死守疫情防控道路卡口,坚决阻断传播通道。
按照“严防严控”要求,坚持“非必要不进出”原则,健全完善包片领导负责,村干部带班,组长、党员参与的值班值守机制,进一步规范31个卡口管理,及时做好测温、消毒设施保管,严格执行“一扫一测一查一检一登一消”的“六个一”工作流程,全面使用“门岗出入登记”小程序,有效管控人员流动。
在严格落实卡口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对运送生活物资和农产品车辆实施“点对点”管理。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镇防疫工作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乡镇防疫工作个人工作总结1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XX镇迅速反应,周密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部署和会议精神,坚持以强化责任担当、优化管理措施、注重措施细化、坚持执纪监督为立足点,坚决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体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全镇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牢固防线。
一、强化责任担当,建强组织保障
镇党委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题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制定全镇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办、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横向上各领导班子成员下沉到驻联村(社区)指导疫情防控,牵头负责驻联村(社区)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纵向上对接各业务主管部门,对所主管业务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负责。
以驻联村干部为主体,进一步夯实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三级防控责任,确保防控工作岗岗有人、人人担责,形成疫情防控人人尽责的局面,为疫情防控筑起“防线”;动员全体驻村(社区)干部全部放弃休假、迅速返岗,主动担当防控责任,为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撑起“保护伞”。
二、占领舆论阵地,广泛发动群众
利用宣传横幅、标语、海报,移动宣传车等传统手段,配以手机短信、微信等现代化手段,正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防控工作部署;宣传市委市政府防控工作安排及防控工作推进情、成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共制作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牌4块,发放宣传单39357份、悬挂标语1280条、横幅836条,推送微信72期,出动宣传车3246台次利用小喇叭、流动音响和村村通广播传累计13258小时。
实现全天候、不间断、无死角宣传,确保街街有条幅,家家能接收,努力营造“人人争做疫情防控宣传员”的宣传格局。
三、严格落实措施,筑牢防护堡垒
严格按照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格筛查、严密管控的工作措施,积极整合镇、村(社区)、自愿者等力量,对辖区内村(社区)实行闭环管理。
一是坚持“网格管理”,紧急设置监控点16个,搭建起疫情防控大网。
二是严防输入输出,严格落实重点人员的防控排查,始终做到人员身份清、时间清、接触人员清、行动轨迹清,全年累计排查重点人员1463人,落实防控隔离864人。
三是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要点位开展消杀,出动消杀人员184人,消杀面积达9.4万平方米。
四、多方筹措争取,强化物资保障
一是主动向市级部门、辖区企业、个体户等筹措争取物资,收到捐赠消毒液246瓶、3M口罩30个、一次医用口罩4110个、N95口罩50个、防护衣服15套、次氯酸钠6.7吨;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自制口罩13049个。
二是及时将各类物资配发到村(社区)、敬老院、宗教场所,并确保物资的稳定供应,全年累计发放防护衣35套,口罩15637个,自制口罩13049个,消毒液417瓶,酒精2384斤,体温枪13支,手套207双,次氯酸钠10565斤,帐篷5顶,棉被3床,喷雾器1个,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五、坚持执纪督查,落实纪律保障
自1月24日我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以来,镇纪委就全面启动“日督查”工作机制,围绕场所开放,防疫物资收发管理等重点内容,以明察结合暗访的.方式开展日督查,以“三日一回头”的方式督促问题的整改落实。
针对督查发现的87个问题,均在发现当日以《督查专报》的形式及时向镇指挥部予以了反馈。
期间共计报送《督查专报》30期,提出督查建议42条,发出《督查通报》2期,制作“战疫”宣传片1期,报送疫情防控工作故事、优秀人物事迹信息等3篇。
持续加强纪检内部督查,对疫情防控期间纪检监察干部严守纪律、落实责任等内容开展教育提醒,严防“灯下黑”,在思想上同镇指挥部保持高度一致。
一年以来,我镇将疫情防控工作与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取得了疫情防控的胜利。
伴随着成都郫都区疫情反弹,洛水镇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疫情防控上来,,分级分层、分行业分领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理性对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实行村(社区)人员报备制度,加强常态化防控下的人员管控工作;持续落实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疫情防控。
始终确保机制不变、队伍不散、责任不减,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
乡镇防疫工作个人工作总结2
自疫情发生以来,XX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属地防控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体系,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宣传等工作,构筑起干群同心,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严密安排部署落实。
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立即成立疫情防控战时指挥部,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镇属机关单位、村组整体联动,广大党员干部分级负责的“一办十组”疫情防控联动体系,全面压实属地、行业、村组、个人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先后召开党委会议、联席会议5场次,坚持每天召开调度会,及时传达中央及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通报督查反馈问题,从人员摸排、隔离管控、卡口管理、社会面管控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全镇上下采取一切措施,集中精力,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二)从严从快抓实抓细流调排查,全面切断传播链条。
按照“快早严实”要求,聚焦“高、中、底”风险区返乡人员、“十同”人员、“红黄码”等重点人员,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要求,划分三级网格109个,以村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全面开展流调排查,分类建立工作台账,第一时间有效管控,确保每个环节严谨有序、精准高效,坚决把“火星”控制在“外溅”之前,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
截至目前,累计摸排返民人员764人,省外278人(乌鲁木齐61人、额济纳旗5人、陕西西安市29人、宁夏银川市2人、西宁市1人、上海市2人、省外其他地区178人);省内486人(兰州市69人、嘉峪关市23人、酒泉市140人、甘州区183人、敦煌3人、山丹县31人、市内及其他县区37人)。
(三)盯紧看牢隔离管控重点人员,坚决防止风险外溢。
建立镇村组三级联系包抓重点人员管控机制,以镇村组干部、村医、党员志愿者为骨干,按照居家封门、单人单间、足不出户要求,累积对451名隔离管控重点人员实施“一对一”“人盯人”“一日两测”“一人一档”的跟踪监管,并由卫生院定时上门进行核酸采样。
同时,建立“隔离管控重点人员微信群”,通过微信视频、电话联系等方式,监督隔离人员测量体温,时刻关注身体状况和“健康码”状态,开展心理疏导,提供必须生活物品,发放爱心礼包214个,用温馨服务搭建与隔离人员的“暖心桥”。
(四)严防死守疫情防控道路卡口,坚决阻断传播通道。
按照“严防严控”要求,坚持“非必要不进出”原则,健全完善包片领导负责,村干部带班,组长、党员参与的值班值守机制,进一步规范31个卡口管理,及时做好测温、消毒设施保管,严格执行“一扫一测一查一检一登一消”的“六个一”工作流程,全面使用“门岗出入登记”小程序,有效管控人员流动。
在严格落实卡口管控要求的前提下,对运送生活物资和农产品车辆实施“点对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