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在我国是很重要的,下面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2024年,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2024年
一、判断题
(对)1、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
(对)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对)3、三不伤害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错)4、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请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来检修。
(对)5、根据分析,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两方面。
(错)6、生产经营单位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物的因素
(对)7、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辫而又不将其放入工作帽内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
(错)8、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对操作带来不方便,可以不用或者拆除。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是(C)。
A、宪法B、矿山安全法C、安全生产法D、劳动法
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B)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
A、1小时B、立即C、24小时D、12小时
3、四种防火的基本措施是:消消除着火源、(B)、隔绝空气、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A、控制火源B、控制可燃物C、控制火势的蔓延D、掩埋沙土
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A)、冷却法、窒息法(灭火器)、抑制法(1211)、其他。
A、隔离法B、加水C、掩埋沙土D、控制可燃物
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B)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继续B、停止C、冒险D、以上都不对
6、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操作、(A)和违反劳动纪律。
A、违章指挥B、违法C、违反规定D、以上都不对
7、干粉灭火器不适宜扑灭(D)火灾。
A、液体B、气体C、电气D、金属
8、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B)、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管理制度B、防范措施C、工作性质D、以上都不对
9、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权提出(D)。
A、批评B、检举C、控告D、整改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的工作岗位存在的(A),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B、事故隐患C、设备缺陷D、注意事项
11、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C)。
A、将高危行业统统关掉B、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C、实行“安全优先”原则D、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2、医院急救电话和火警电话分别是(D)。
A、110,999 B、120,110 C、119,120 D、120,119
13、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在机器设计中,应使操纵速度(B)人的反应速度。
A、大致等于B、低于C、高于D、远远高于
14、对于储存易燃物品的仓库,应有醒目的(D)。
A、禁止烟火B、严禁吸烟C、严禁带入火种D、闲人禁止入内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C)方面的义务。
A、安全管理B、安全监督C、安全生产D、安全保障
三、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2)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4)无视规章制度,明知故犯的行为,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
(5)机构带病运转使用安全装置失灵,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因素)。
(6)生产经营单位的厂规厂纪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7)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10%)时,就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8)检修设备时,应该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安全标志牌,以提醒人们注意。
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汇总篇3一、选择题
1、《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D、坚持安全发展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由主席于2023年签署第十三号令予以公布,自2023年(C)起施行。
A、10月1日B、11月1日C、12月1日D、8月31日
3、保障人民群众(C)安全,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
A、生命B、财产C、生命和财产D、生命和健康
4、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B)。
A、综合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C、监督管理D、规划管理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B),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A、综合管理B、监督考核C、监督管理D、综合监督管理
6、《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七个方面的职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B)。
A、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B、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D、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7、《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上述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A)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B、400C、300D、200
8、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A)。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D、经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9、《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D)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A、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相关资格技术人员D、注册安全工程师
1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C)制度。
A、审批B、登记C、淘汰D、监管
11、依据《安全生产法》,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D)的.原则,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A、实事求是、尊重科学B、公开、公正、公平C、及时、准确、合法D、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1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D)。
A、劳动用工情况B、安全技术措施C、安全投入资金情况D、事故应急措施
13、《安全生产法》共计有7章114条,其中条款最多的是(A)。
A、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B、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C、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D、第六章:法律责任
14、《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B)。
A、行政处罚B、处分C、追究刑事责任D、批评教育
1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D)后撤离现场。
A、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C、经现场负责人同意D、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1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和(B)的事项。
A、事故应急措施B、防止职业危害C、安全技术措施D、职业危害申报
1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D)。
A、安全作业培训B、安全生产管理能力C、安全生产知识D、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18、《安全生产法》规定,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D)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A、监督B、综合监督C、监管D、自律
19、《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C),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B、培训合格证书C、相应资格D、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
2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C)决定。
A、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下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B、县级以上政府C、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D、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2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D)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3,5B、5,10C、3,终身D、5,终身
22、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B)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A、发生一般事故的;B、发生较大事故的;C、发生重大事故的;D、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
23、依据《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责任主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责任主体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不包括其他主体B、责任主体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合伙组织,不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责任主体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不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D、责任主体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
24、《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履行的职责有(C)项。
A、5B、6C、7D、8
25、《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C),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B、福利设施C、安全设施D、工作设施
2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C)维护、保养。
A、定期B、周期性C、经常性D、一次性
2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C)决定。
A、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请县级以下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B、县级以上政府C、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D、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
28、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形式中,(A)在追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方式中运用最多。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赔偿责任
29、《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D)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生产、运输、储存B、生产、储存、使用C、生产、运输、使用D、生产、经营、储存
3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B、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
C、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职工安全生产培训。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3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C)负责。
A、主要B、全部C、全面
32、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C)。
A、综合管理B、综合监督管理C、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法在我国是很重要的,下面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2024年,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安全生产法试题及答案2024年
一、判断题
(对)1、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
(对)2、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对)3、三不伤害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错)4、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请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来检修。
(对)5、根据分析,造成事故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两方面。
(错)6、生产经营单位里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物的因素
(对)7、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系围巾以及留长发辫而又不将其放入工作帽内的行为属于违章行为。
(错)8、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安全防护装置对操作带来不方便,可以不用或者拆除。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是(C)。
A、宪法B、矿山安全法C、安全生产法D、劳动法
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B)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
A、1小时B、立即C、24小时D、12小时
3、四种防火的基本措施是:消消除着火源、(B)、隔绝空气、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A、控制火源B、控制可燃物C、控制火势的蔓延D、掩埋沙土
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A)、冷却法、窒息法(灭火器)、抑制法(1211)、其他。
A、隔离法B、加水C、掩埋沙土D、控制可燃物
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B)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继续B、停止C、冒险D、以上都不对
6、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操作、(A)和违反劳动纪律。
A、违章指挥B、违法C、违反规定D、以上都不对
7、干粉灭火器不适宜扑灭(D)火灾。
A、液体B、气体C、电气D、金属
8、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B)、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管理制度B、防范措施C、工作性质D、以上都不对
9、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权提出(D)。
A、批评B、检举C、控告D、整改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的工作岗位存在的(A),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B、事故隐患C、设备缺陷D、注意事项
11、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C)。
A、将高危行业统统关掉B、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C、实行“安全优先”原则D、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2、医院急救电话和火警电话分别是(D)。
A、110,999 B、120,110 C、119,120 D、120,119
13、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在机器设计中,应使操纵速度(B)人的反应速度。
A、大致等于B、低于C、高于D、远远高于
14、对于储存易燃物品的仓库,应有醒目的(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