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疫情防控餐饮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希望大家喜欢。
疫情防控餐饮安全管理制度1
1、在场所入口处设置测温系统,张贴场所码,顾客测温、佩戴口罩,查验场所码、健康码无异常方可进入。
2、加强室内管理,保持通风换气,清理杂物垃圾。每天对场地及高频接触的收银台、柜台、休息区、服务台、电梯按钮、扶手、门把手、公共座椅、购物篮、购物车、临时储物柜进行消毒,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3、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落实从业人员外出登记制度,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并做好登记,2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上班期间佩戴口罩,保持1米距离。
4、利用显示屏宣传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
5、控制顾客流量,避免人员聚集,商品提前包装标价,倡导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减少排队时间,排队等候严格落实1米线防控要求。
疫情防控餐饮安全管理制度2
1、加强用餐管理。
(1)继续暂停各类集体聚餐(宴席)活动。
(2)顾客进入餐饮效劳单位,应戴口罩,测体温或出示“安康码〞。餐饮单位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病症、安康码为黄色、红色和未戴口罩人员,应回绝进入餐饮场所。顾客除就餐期间外,其余时间必须戴口罩。
(3)每间包厢只开1桌,顾客隔位相坐,面对面间隔不小于1米,每桌人数不超过10人。大厅减少桌椅摆放,餐桌实际使用数量不超过平时的50%,餐桌之间间隔不小于1米,顾客隔位、错位相坐,面对面间隔不少于1米。
(4)每桌每批次顾客用餐后立即对桌椅进展消毒,再安排下一-批次,间隔时间不低于20分钟。
(5)建立就餐人员登记台账,每桌登记至少1名顾客的姓名、联络方式、就餐时间。
(6)要文明就餐,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给予每桌客人双筷勺或公筷公勺。
疫情防控餐饮安全管理制度3
(一)从业人员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护。
(二)新冠疫情流行期间,餐厅人员密集空间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若使用复用口罩,应勤洗勤换。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三)进入餐厅必须着装统一(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
(四)加强手卫生。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接触宠物后,有分泌物污染手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7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五)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每日清洗,如被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接触食物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环境清洁卫生
(一)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二)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三)餐厅每天坚持开窗开门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开门;寒冷季节可在学生就完餐后门窗换气。
(四)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具体操作见以下消毒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五)疫情期间,加强餐厅日常预防性消毒。
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空气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h,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二)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四)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
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厨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五)集体食堂餐具消毒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六)手的消毒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疫情防控餐饮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希望大家喜欢。
疫情防控餐饮安全管理制度1
1、在场所入口处设置测温系统,张贴场所码,顾客测温、佩戴口罩,查验场所码、健康码无异常方可进入。
2、加强室内管理,保持通风换气,清理杂物垃圾。每天对场地及高频接触的收银台、柜台、休息区、服务台、电梯按钮、扶手、门把手、公共座椅、购物篮、购物车、临时储物柜进行消毒,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3、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落实从业人员外出登记制度,每天进行体温监测并做好登记,2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上班期间佩戴口罩,保持1米距离。
4、利用显示屏宣传新冠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控知识,在醒目位置张贴健康提示。
5、控制顾客流量,避免人员聚集,商品提前包装标价,倡导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减少排队时间,排队等候严格落实1米线防控要求。
疫情防控餐饮安全管理制度2
1、加强用餐管理。
(1)继续暂停各类集体聚餐(宴席)活动。
(2)顾客进入餐饮效劳单位,应戴口罩,测体温或出示“安康码〞。餐饮单位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病症、安康码为黄色、红色和未戴口罩人员,应回绝进入餐饮场所。顾客除就餐期间外,其余时间必须戴口罩。
(3)每间包厢只开1桌,顾客隔位相坐,面对面间隔不小于1米,每桌人数不超过10人。大厅减少桌椅摆放,餐桌实际使用数量不超过平时的50%,餐桌之间间隔不小于1米,顾客隔位、错位相坐,面对面间隔不少于1米。
(4)每桌每批次顾客用餐后立即对桌椅进展消毒,再安排下一-批次,间隔时间不低于20分钟。
(5)建立就餐人员登记台账,每桌登记至少1名顾客的姓名、联络方式、就餐时间。
(6)要文明就餐,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给予每桌客人双筷勺或公筷公勺。
疫情防控餐饮安全管理制度3
(一)从业人员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护。
(二)新冠疫情流行期间,餐厅人员密集空间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若使用复用口罩,应勤洗勤换。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三)进入餐厅必须着装统一(工作服/口罩/帽子/手套)
(四)加强手卫生。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接触宠物后,有分泌物污染手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7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五)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要每日清洗,如被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接触食物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环境清洁卫生
(一)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二)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三)餐厅每天坚持开窗开门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开门;寒冷季节可在学生就完餐后门窗换气。
(四)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具体操作见以下消毒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五)疫情期间,加强餐厅日常预防性消毒。
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空气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h,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二)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四)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
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厨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五)集体食堂餐具消毒柜和高温加热消毒碗柜等,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六)手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