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纪律作风整顿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一起来看看吧。

纪律作风整顿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1

根据《xx区教体局关于开展纪律整顿工作作风专项活动的工作方案》,我校系统认真的进行了自查自纠、以此次专项活动为契机,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树立教师队伍良好的形象,现将学校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按照教体局局整顿实施方案要求,认真搞好自查自纠工作,促进各方面工作上台阶,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思想决定行为,决策层的思想认识高度,往往决定自查自纠工作的力度,因此我们把加强整顿领导作为这次搞好整顿自查自纠的基础。

一是及时成立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整顿实施方案,对整顿本校全体员工工作作风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方法步骤都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建立了整顿工作责任制,形成了校长亲自抓、其他领导分工抓的局面;三是层层动员,集中组织学习。

要求每人都要写自我剖析材料,每次学习的内容都做了详尽的研究讨论,做到了学习有安排、内容明确化,责任落实到人。

通过上述一些宣传发动,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这次整顿的重要意义:这次整顿是我们规范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塑造良好形象的大好机遇,是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作风的良好机遇。

二、深入自查、认真自查

自查自纠是整顿的实质性阶段,直接关系到整顿的效果,为了扎扎实实搞好自查自纠工作,保证整顿取得实效,我们把自查自纠工作当作整顿的重中之重来抓,主要是坚持一个原则,开展好两项活动。

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抱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有错必纠的原则,认真搞好自查自纠,不护短、不掩盖、不怕亮丑,不留尾巴。

两项活动就是对内组织“四对照、四查摆”活动,“四对照、四查摆”活动,一是对照个人思想,查摆权力观是否正确,是否树立了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对照本职工作,查摆从政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做到了廉洁从教;三是对照查摆要求,检验工作作风是否严整,是否做到了廉洁高效,求实务实;四是对照生活,查摆生活作风是否严谨,是否做到了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有无假公济私,摆排场、讲阔气、脱离群众的问题,同时要认真查找差距,深刻剖析原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主动进行自查自纠。

对外开展了“召开座谈会”等活动,通过两项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自查自纠指明了方向。

从各科室自查的情况来看,经过梳理,我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队伍建设力度不大,个别干部、教师素质优待提高,二是节约意识还不够强,三是个别同志作风纪律散慢,我行我素,自由主义思想严重。

四是工作欠扎实,布置多,处罚少;五是一些同志责任心、进取心不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六是缺乏以校为家的思想,考虑自已的事多,考虑工作的少,集体主义思想淡薄。

上述自查出的问题虽然存在少数人身上,但对队伍的整体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原因,一是我们思想不够端正,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为此,学校在自查自纠工作中,针对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了有关文章,并要求党员自查自纠,找出症结进行治理。

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加强服务意识。

一是针对个别同志作风纪律散漫,我行我素的问题,学校领导率先垂范,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是针对一些同志责任心进取心不够,学校找他们谈心,发动党员开展“帮扶”活动,进一步增强其责任感;

三是针对学校一些部门办公用纸浪费现象,要求总务拿出具体节约方案,进行整改;

四是针对缺乏以校为家的思想,考虑自己的事多,考虑工作的少,集体主义思想淡薄的问题,学校一方面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一方面认真检讨本身存在的脱离群众、独断专行等问题,及时转变工作作风,为很好地解决开展文体活动少,单位缺乏生气等弊端,用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等措施,形成了消除怨气,使工作顺气;培育人气,使队伍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局面;

五是学校专门充实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并设立了举报箱,学校从班子抓起,正人先正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求同存异,找准切入点,狠抓落实。

自查自纠工作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整顿,达到教育、团结、改进的目的,使我们队伍整出新作风新形象。

为此,我们下一步深入开展本项工作的重点为:一是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进一步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联系实际,对收集到的各项意见规纳整理,逐条落实,并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三是建章立制,落实整改措施,坚持用思想教育引导人,用严格制度规范人,用严明的纪律约束人。

狠抓作风纪律建设,切实改进作风。

四是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做起,树立服务意识,抓整改,促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认真履行工作职能。

纪律作风整顿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2

自县委开展作风建设活动以来,透过认真学习,发现自己还有许多方面存在不足,需认真加以改善和提高。

现就对照县委作风建设活动要求,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进行了自查。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的要求和动力不够。

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资料较浅,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专业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

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主要表此刻:一方面,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学习的钻劲不够。

学习过程中,没有作深入消化,领会内涵,全面贯彻;第三,学习重点不清。

自己没有认真把握学习重点,结果忽视了直接相关工作需要的重点学习。

二是职责意识不够强。

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己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

有时,自己明明看见其它同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碍于面子或是认为不该自己管,也就没有主动提出来帮忙改正,而是放之任之;有时自己认为无足轻重、无碍大局、可干可不干的事,也就无动于衷;有时本该这天干完的事,也随便拖到明天干。

三是处理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三是办事拖拉。

有些干部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办,本月的事拖到下月干;有的部门对基层反映的问题、要求办理和答复的事项,相互扯皮,相互推诿,久拖不办、久拖不决,耽误了办事者的时机和商机。

(四)自律意识不强。

一是对自身要求不严。

上班有迟到早退现象,工作时间办私事,在职不在位,在位不干活,钻领导空子,打纪律的擦边球。

二是行政执法欠耐心说服。

因工作性质,我局执法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众的个体户、小摊小贩,少数执法干部不能够重视以人为本,时时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有时过于简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是执法原则性不强。

少数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有时碰到朋友熟人就讲人情,迁就照顾,对上级领导批条子、机关干部打招呼的关系户开绿灯、钻“空子”。

(五)领导作风不实。

一是存在官僚主义思想。

愿做“官老爷”,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喜欢坐办公室,疏于下基层,不愿深入群众,忽视调查研究,有时调查了也是隔着玻璃看一看,不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拿出有效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二是工作漂浮、不务实。

有时对工作思路、计划、措施都停留在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落实到实际中却百无一用;喜欢做表面文章,安排工作,照着本子念一念就完事,也不注重跟踪抓好落实。

三是本位主义思想严重。

有些领导干部只关心分管负责的工作,对分管以外的工作不关心,不研究,大局观念不强,阻碍了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是领导决策层对重大问题和事项研究决定不果断,有议而不决,决而不定的现象,导致科室和承办人员不好操作。

领导干部身上滋生的这些不正之风问题,虽然只在少数干部队伍中存在,比例很小,但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是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意图能否坚持地贯彻下去。

党员干部的作风连着党风,党风不正,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动摇,执政意图就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

二是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维护和实现。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我们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不能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能得到维护和实现。

三是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现实情况表明,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已经严重地腐蚀了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和灵魂,影响到了干部队伍的纯洁,影响到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到了干群关系和社会的和谐。

而我们党的形象是体现在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身上,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出问题,不仅会败坏党的形象,败坏社会风气,更是会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分析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当前社会思潮的影响。

主要是由于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和外来文化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造成了我们一些干部思想观念的混乱、道德标准的下滑。

(二)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

一些领导干部自身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时时树立牢,高尚的精神没有时时追求;少数干部适应了四平八稳的工作节奏,满足于低水平运转的工作效率,总以为自己是机关干部,工资有保障,不努力也会有大发展,不干事也会有大收获,有的还认为机关工作就应该以享乐、消费为主,吃点喝点玩点也应当,反正各地都是这样。

(三)制度管理落实不力。

制度是作风的保证。

但目前我们对干部的管理,缺乏跟踪管理和有效监督,还没有建立和形成一种激励人想干事、干好事、多干事的管理机制。

有些部门制订规章制度不从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出台的制度既不管人,也不管事;有的部门管理制度制定得多,但认真执行的少,是挂在墙上、喊在口头上,或者是松一阵紧一阵,执行缺乏连续性,落实没有实效性。

(四)领导示范不够。

党言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等,这些都说明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现、品德趣味对社会精神的带头作用。

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并没有做出好的榜样,没有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没有成为正气之风的表率。

这也是造成一些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思进取的原因。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