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进行核酸检测是很重要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核酸采样工作实施方案1
为切实保障突发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现根据《XX市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宣防疫办〔20XX〕348号)、《XX市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宁新冠防指办〔20XX〕105号)及《XX市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分发领取工作方案》(宁新冠防指办〔20XX〕7号),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XX市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以及《XX镇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在下达常态化核酸检测任务后,第一时间快速启动物资发放工作,将相关物资发放到位,确保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快速有序开展。
二、建立联络员制度
明确疫情防控工作分管领导为物资保障储备发放工作总负责人,疫情防控工作具体经办员为联络员。各村要组建本级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保障人员队伍,明确负责人、联络员,协调物资储备保障工作,建立镇、村两级物资储备、领取、发放制度,做好储备物资的管理工作。接到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任务后,各村联络员立即组织人员、车辆,负责本辖区核酸检测物资领取、发放工作(附件1:XX镇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储备领用分发人员一览表)。
三、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保障范围
1.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所需的采样物资、各类检测仪器试剂、耗材等;
2.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检、运各环节所需的医用防护用品等。
四、物资储备分发领取
常态化核酸检测任务下达后,按照“谁承担谁保障”的原则切实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的综合保障,确保采样物资、检测仪器试剂、个人防护等物资充足,做到现场保障到位。
按照全镇6个采样点、11个采样组配备发放相关物资(附件2:XX镇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配备发放一览表),一旦发生疫情或需要组织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时,由镇防疫办领取后发放至各采样点。
各村按照附件3: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组物品清单责任范围,做好相关物资准备;镇疫情防控办公室需要按照辖区内常住人口数的20%用量储备附件2当中的防护物资和采样物资,用于辖区内常态化防疫、应急演练及应急使用,使用后要及时补齐。其余物资由市防疫办、卫健部门负责。
五、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管理
各村均应建立本村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台账,明确各储存单位具体管理人员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确保应急物资能随时调用。镇本级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物资储备责任单位为党政办,责任人:潘政,联系电话:1386696XXXX。
六、工作保障
镇疫情防控办公室要动态掌握核酸检测物资储备信息,统一调配物资。镇防疫办、党政办、各村等物资储备点要做好物资储备、分发工作。镇卫生院要做好医用物资的购买指导与配合工作,弥补本镇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储备缺口。各村应高度重视核酸检测采样及物资保障工作,将责任明确到每一个采样点、每一个采样组、每一个环节、每一名人员,确保物资及时储备、有序领取、保障到位。
核酸采样工作实施方案2
一、布点要求
原则上每1000-1500人设置1个采样点,每500-1000人设置1个采样台,每个采样点开设1-2条绿色通道,面向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减少等待时间。
二、设置要求
乡镇(街道)负责选择确定采样地点,应当遵循安全、科学、便民的原则;一入口、一出口,室内、室外采样点均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取暖设施,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
三、分区要求
确定采样点后,要组织人员勘察设计场地布局,根据原有场地条件,科学划分为分流等候区、现场待查区、入场测温区、临时隔离区、扫码登记区、核酸采集区、物资保障区、临时隔离区、医疗垃圾存放区,设置检测通道,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严控人员密度,采样点的医护人员采样位置宜处于上风向,所有人员都应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一)分流等候区:设置相对宽敞、通风区域,受检群众接受核酸采样前等候休息,并根据天气条件配备防暑、遮雨等设施。
(二)入场测温区:合理设置人行通道,采取绕场排队方式单线进入采集区。
(三)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四)扫码登记区:设置帐篷、遮阳伞、警戒线、办公桌椅、测温枪、水银温度计、消杀用品、充电宝、发电机、供暖设施、无线网络等现场所需物资。
(五)核酸采样区:使用隔离线或标识设置人行通道,设置1米线距离提醒。并搭建临时帐篷,配备充足的桌椅、采样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医疗垃圾桶、手消毒液、消毒药械和宣教材料等,并应当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
(六)物资保障区:选择空间相对密闭,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物资、拭子和采集管、消毒药品、户外消杀设备。
(七)医疗垃圾存放区:卫生院放置医疗垃圾转运箱,用于暂存医疗垃圾。
四、标识要求
统一设计常态化核酸检测使用的指引标识、分区标识,要求在采样现场悬挂醒目的指引标识,并设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的公告板。
五、基本设施标准
1.简易(棉)帐篷(室外采样点)2个,办公桌椅4套,体温枪1个,水银体温计,隔离锥,护目镜;
2.警戒隔离带数米;
3.文具若干套;
4.充足的电源及照明、遮阳伞、警戒线、扩音器、消杀用品、充电宝、发电机、供暖设施、无线网络取暖设备、无线网络、充电设备。
核酸采样工作实施方案3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各村(社区)人员信息的排查、统计、收集、推送、信息比对,各检测点业务指导。
(4)防疫消毒组
组长:
成员:各村(社区)治保主任、志愿者
工作职责:负责各检测点防疫消毒、场所工作人员卫生防护及群众体温监测等。
(5)舆情控制、宣传教育引导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党政办负责收集辖区和网络负面信息,并对辖区不良信息、媒体进行监管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均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任何人、任何单位不信谣、不编谣、不传谣。按照市指挥部统一宣传口径,及时通知、发布相关信息。
(6)应急处置、稳定疏导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各检测点突发事件处置。发现可能引发极端事件的情况,要及时制止,做好疏导稳控及化解工作,防止发生违法行为。对不听劝阻的人员,由镇村(社区)干部配合派出所民警负责强制带离,确保检测工作有序推进。
(7)交通安全引导、秩序维护组
组长:
成员:派出所干警、各村(社区)治保主任、志愿者
工作职责:负责检测点现场交通安全引导、秩序维护。
(8)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检测期间所需工作经费开支。按照市指挥部指导意见,负责对各检测点帐篷、警戒线条带、口罩、消毒液、核酸采样点标识等物资进行调配;
负责检测点工作人员用水、用餐保障;
镇政府备应急公务用车一辆,镇第二中医医院负责备应急防护车辆一台。
2、为确保有序推进检测点工作,按点位、片区划分共分为4个责任点,分别为(1)片区;
(2)五福片区;
(3)片区;
(4)企事业单位检测点。具体分工及职责如下:
总指挥:
(1)片区
组长:
成员:各点联系干部、村(社区)书记
职责:
(2)片区
组长:
成员:各点联系干部、村(社区)书记
职责:
(3)片区
组长:
成员:各点联系干部、村(社区)书记
疫情期间进行核酸检测是很重要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核酸采样工作实施方案1
为切实保障突发疫情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现根据《XX市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宣防疫办〔20XX〕348号)、《XX市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宁新冠防指办〔20XX〕105号)及《XX市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分发领取工作方案》(宁新冠防指办〔20XX〕7号),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XX市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以及《XX镇新型冠状病毒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在下达常态化核酸检测任务后,第一时间快速启动物资发放工作,将相关物资发放到位,确保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快速有序开展。
二、建立联络员制度
明确疫情防控工作分管领导为物资保障储备发放工作总负责人,疫情防控工作具体经办员为联络员。各村要组建本级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保障人员队伍,明确负责人、联络员,协调物资储备保障工作,建立镇、村两级物资储备、领取、发放制度,做好储备物资的管理工作。接到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任务后,各村联络员立即组织人员、车辆,负责本辖区核酸检测物资领取、发放工作(附件1:XX镇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储备领用分发人员一览表)。
三、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保障范围
1.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所需的采样物资、各类检测仪器试剂、耗材等;
2.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检、运各环节所需的医用防护用品等。
四、物资储备分发领取
常态化核酸检测任务下达后,按照“谁承担谁保障”的原则切实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的综合保障,确保采样物资、检测仪器试剂、个人防护等物资充足,做到现场保障到位。
按照全镇6个采样点、11个采样组配备发放相关物资(附件2:XX镇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配备发放一览表),一旦发生疫情或需要组织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时,由镇防疫办领取后发放至各采样点。
各村按照附件3: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组物品清单责任范围,做好相关物资准备;镇疫情防控办公室需要按照辖区内常住人口数的20%用量储备附件2当中的防护物资和采样物资,用于辖区内常态化防疫、应急演练及应急使用,使用后要及时补齐。其余物资由市防疫办、卫健部门负责。
五、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管理
各村均应建立本村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台账,明确各储存单位具体管理人员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确保应急物资能随时调用。镇本级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物资储备责任单位为党政办,责任人:潘政,联系电话:1386696XXXX。
六、工作保障
镇疫情防控办公室要动态掌握核酸检测物资储备信息,统一调配物资。镇防疫办、党政办、各村等物资储备点要做好物资储备、分发工作。镇卫生院要做好医用物资的购买指导与配合工作,弥补本镇常态化核酸检测物资储备缺口。各村应高度重视核酸检测采样及物资保障工作,将责任明确到每一个采样点、每一个采样组、每一个环节、每一名人员,确保物资及时储备、有序领取、保障到位。
核酸采样工作实施方案2
一、布点要求
原则上每1000-1500人设置1个采样点,每500-1000人设置1个采样台,每个采样点开设1-2条绿色通道,面向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减少等待时间。
二、设置要求
乡镇(街道)负责选择确定采样地点,应当遵循安全、科学、便民的原则;一入口、一出口,室内、室外采样点均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取暖设施,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
三、分区要求
确定采样点后,要组织人员勘察设计场地布局,根据原有场地条件,科学划分为分流等候区、现场待查区、入场测温区、临时隔离区、扫码登记区、核酸采集区、物资保障区、临时隔离区、医疗垃圾存放区,设置检测通道,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严控人员密度,采样点的医护人员采样位置宜处于上风向,所有人员都应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一)分流等候区:设置相对宽敞、通风区域,受检群众接受核酸采样前等候休息,并根据天气条件配备防暑、遮雨等设施。
(二)入场测温区:合理设置人行通道,采取绕场排队方式单线进入采集区。
(三)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
(四)扫码登记区:设置帐篷、遮阳伞、警戒线、办公桌椅、测温枪、水银温度计、消杀用品、充电宝、发电机、供暖设施、无线网络等现场所需物资。
(五)核酸采样区:使用隔离线或标识设置人行通道,设置1米线距离提醒。并搭建临时帐篷,配备充足的桌椅、采样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医疗垃圾桶、手消毒液、消毒药械和宣教材料等,并应当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
(六)物资保障区:选择空间相对密闭,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物资、拭子和采集管、消毒药品、户外消杀设备。
(七)医疗垃圾存放区:卫生院放置医疗垃圾转运箱,用于暂存医疗垃圾。
四、标识要求
统一设计常态化核酸检测使用的指引标识、分区标识,要求在采样现场悬挂醒目的指引标识,并设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的公告板。
五、基本设施标准
1.简易(棉)帐篷(室外采样点)2个,办公桌椅4套,体温枪1个,水银体温计,隔离锥,护目镜;
2.警戒隔离带数米;
3.文具若干套;
4.充足的电源及照明、遮阳伞、警戒线、扩音器、消杀用品、充电宝、发电机、供暖设施、无线网络取暖设备、无线网络、充电设备。
核酸采样工作实施方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