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整合在一起,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医养结合工作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1

一、建设情况

为了切实做好村级医养结合的试点工作,我街道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会同市民政局、卫计局等职能部门,开展以日托型医养结合的“家庭、村、街道”三位一体式的养老服务模式,首先在顿梭居委会开展医养结合的试点工作。

投入大量资金改造建设了顿居的办公楼一二楼,按实施方案的要求设置建立了日间长者照顾室、健康管理室及老人活动服务站等功能室,配置了健康康复器材、棋牌、舞蹈娱乐器材等,方便老人自娱自乐。

到目前止,该项工作正在逐步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由于我市的医养结合试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很多,困难重重。

一是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求高于普通人群,迫切需要为老年恩提供综合、连续、适宜的医疗服务。

医养结合需要有效整合利用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一方面需要满足医疗需求,另一方面更需要医养机构进一步获得医保支付资格,降低老人负担。

二是医护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水平有限,加上医疗设备简单,只能进行一般医护处理,不能进行专业医疗和急病抢救服务,特别是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和处置慢性病,目前医护人员医技远跟不上需要。

三是标准化程度低,与医院衔接程度不高。

目前主要依靠完善设施来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功能,重点实现基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功能。

四是医养机构独立运营能力较弱,依靠财政补贴为主。

目前,养老产业投资成本高,老年人经济承受能力有限。

加上医护人员由于薪酬问题,人员流动性较强,机构可持续发展比较困难。

三、意见建议

一是落实医养结合政策,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利用。

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康复机构,支持床位多、规模大的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等。

二是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增设养老机构或老年人科室,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

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三是全面推进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辖区内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等上门服务。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医疗康复功能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四是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护理院,烤色医疗护理型床位或服务病区,鼓励发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特殊科室,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局面,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新建老年医院、老年健康管理中心等医养结合机构。

五是推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应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的提供主体、服务模式的实现方式、服务人员等,制定统一的运营结合服务机构资质和准入标准。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2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有序。

一、成立组织机构,分工协作

市政府召开了由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研究、审定医养结合工作重大事项;部署、督促、检查、指导全市医养结合工作。

我市制定下发了《三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卫生计生局等部门〈三河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局长为成员的医养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市卫计局,主要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统筹组织开展好医养结合工作。

(一)完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强化对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就近在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

鼓励以签约合作的形式确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服务项目、服务方式以及责任与义务等事项,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缓解老年医疗护理供需矛盾。

河北燕达医院与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三河煤矿医院与三河市五福托老院、三河德亨仁厚医院与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签订协议开展了合作。

(二)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按规定由相关部门实施备案,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为了不断满足老年人多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现能开展多种基础检查项目,其中包括CR、彩超、心电图、胃肠镜检查、全自动生化仪、血流变分析仪,除颤仪、脑功能治疗仪等设备,并能完成各种中小型手术。

在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秉承“孝心、耐心、精心、专心”的职业道德,全力为入住老年人服务,多次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肯定。

2013年被批准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2015年6月被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邀请成为“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单位”,20xx年5月成立了廊坊市养老服务业协会;20xx年11月,被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协会医养结合分会理事会批准为医养结合分会理事单位;20xx年12月,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三)三河德亨仁厚医院与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情况

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以三河德亨仁厚医院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型服务机构,主要为三河市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送医送药上门、家政、健康娱乐、日间照料、老年人慢病管理、康复保健等低偿、无偿服务。

三河市德亨仁厚医院是我市一级综合医院,共有医护人员156人,床位99张,为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

20xx年7月,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20xx年11月,被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协会医养结合分会理事会批准为医养结合分会理事单位。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流动性强,缺乏专业的医护、养护人员。

四、意见、建议

1、政府牵头,出台扶植政策,对医养结合机构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2、政府投资,成立“医养结合”培训机构,培养专业的医护、养护人员。

开展医养结合工作总结3

按照《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试点工作方案》,我局高度重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通过认真调研摸底,积极探索现将我区医养结合实际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我局认真落实国家和市里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区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并迅速开展工作。

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层层推进,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

同时融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信息支撑等保障措施。

主要采取一下几种模式;

一是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全部设置老年病科,并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缓解老年医疗护理共需矛盾。

同时已在各级医疗机构内为老年人,热别是高龄、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优先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诊疗的就医便利服务,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二是村企共建,杜留固村依托永洋钢铁公司在全区率先启动了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项目建设。

设有养老床位200张,医疗床位30张能够为入住的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和健康检查服务。

20xx年全年养老入住约100人(其中全失能约20人、半失能约30人、能自理约50人),全年出院约190人次,门诊600人次。

并按规定该院纳入了新农合定点单位;三是二级医院迁建项目进展,区第二医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10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7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7000万元,该项目进展顺利,门诊楼正在进行四层主体建设,病房楼基础筏板正在绑钢筋。

区中医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138.9亩,总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5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100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9000万元,门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地下负一层主体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门诊医技楼和住院楼地上三层建筑施工。

区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总占地面积44亩,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20xx年完成投资250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500万元,该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封顶,完成主体建设。

正在做内部各医技科室的改造和外墙保温等工作。

御麒集团在我区筹建医养结合医院,一期总占地300亩设置床位1000张投资2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中,目前医院负二层、负一层主体已经完工,施工进度已到达地上一层(正负零);四是各乡镇卫生院结合辖区内村卫生室,建立了家庭签约服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的支付范围。

充分发挥服务资源优势,积极满足不同群体养老服务需求,并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等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同时村卫生室还为老年人开展入户诊疗、家庭病床等服务。

目前我区常住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共82945人,其中建立健康档案74235份,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回访等。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简政放权。

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和注册申请积极受理,并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我区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强化执业人员业务培训。

二是鼓励医疗、护理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执业,通过多种途径强化执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三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中央补助资金支持,重点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倾斜;各级政府设立养老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金融部门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信贷支持,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