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集中隔离场所消毒隔离措施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中隔离场所消毒隔离措施1
一、集中隔离场所要求
(一)集中隔离场所应选择距人口密集区较远、相对独立的场所,场所及房间应通风良好。
(二)集中隔离场应有一定规模,满足辖区内密切接触者单间集中隔离的要求。
(三)集中隔离场所内部根据需要进行分区,分为生活区、物质保障供应区和病区等,分区标示要明确。
(四)集中隔离场所内部设施要求:有保证集中隔离人员正常生活的基本设施,保证隔离人员的饮食、饮水卫生。
饮食采取集中配送、隔离间内单独就餐方式。
(五)应当具有独立化粪池。
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放含氯消毒剂,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10mg/L。
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如无独立化粪池,则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再排放,消毒方式参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
二、密切接触者及其场所的管理
(一)需要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由专用车转运至定点隔离场所,单人单间。
(二)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自最后一次密切接触起14天的医学观察,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并做好登记。
(三)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等、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及时进行标本采集检测排查。
(四)严格对隔离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加强个人防护。
三、集中隔离场所消毒隔离措施
(一)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二)被隔离者单人单间,房间内设卫生间,隔离区域相对独立。
(三)隔离房间内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其它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隔离区。
(四)被隔离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
(五)原则上不得探视,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六)不得使用空调系统。
四、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隔离环境的消毒要求
(一)个人防护要求
1.进入隔离场所及房间的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
2.接触从隔离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和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的工作人员,转运隔离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如实施近距离操作时需加戴护目镜。
3.每次接触隔离者后立即进行手卫生(流动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二)严格对隔离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
1.日常消毒方法
(1)对居住环境每天湿式清扫,对卫生间、桌椅、水龙头、门把手、台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的方法。
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 mg/L~1000 mg/L,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
(2)对复用食饮具采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消毒。
(3)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可采用加盖容器收集,加含氯消毒剂按终浓度有效氯10000 mg/L~20000mg/L混合作用2 h后排下水道。
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可用含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作用30min,同时用消毒湿巾(高效消毒剂成分)或有效氯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
擦拭2遍)。
(4)日常的织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 h,或采用煮沸15 min消毒。
(5)转运密切接触者的车辆,可用有效氯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后清水冲洗。
2.终末消毒
2.无独立化粪池时,使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排放。
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
(七)地面、墙壁消毒。
地面墙壁先清洁再消毒。
清洁后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1次,喷药量为200mL/平方米,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1次。
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八)衣服、被褥等纺织品消毒。
在收集衣服、被褥时应避免大幅抖动,建议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若需重复使用,方法一:用有效氯5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方法二:煮沸消毒30分钟。
(九)餐具消毒
方法一: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
方法二:用有效氯5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三、场所消毒方法
(一)隔离对象房间消毒。
隔离对象每日须清扫房间。
消毒人员每天配好84消毒液(1000mg/L和2000mg/L两种浓度,或者告知其配制方法)放在房间门口,由隔离对象自行取回,并用抹布等对房间常触摸的地方,如门把手、沙发扶手、床头、马桶等地方擦拭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对可能被污染的物品表面每天消毒2次,受唾液、痰液等污染后应随时进行消毒。
对可能被污染的地面和墙面可用84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
房间内的厕所每次使用前、后分别投放速溶漂白精片消毒。
便池及周边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用1000mg/L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整个房间地漏保持水封状态。
(二)梯间等密闭空间的消毒。
在无人的条件下,将空间密闭,采用3%的过氧化氢进行喷雾消毒,对电梯间内空气和表面进行消毒。
使用剂量20ml/立方米,作用时间30分钟,每天2次。
建议电梯按键使用硬质塑料膜覆盖。
(三)解除隔离观察转出后的房间、设施及物品消毒。
由隔离点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其居住房间、使用过的设施及物品均须做好终末消毒。
采用气溶胶喷雾消毒的方法,用含3%过氧化氢消毒液按30ml/立方米的剂量对密闭的房间进行喷雾消毒,作用30一60分钟后开门开窗通风,再对相关物体表面与地面进行湿式清洁。
(四)出现病例的房间、设施及物品消毒。
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及评估。
集中隔离场所消毒隔离措施3
1、观察人员时,常规正确佩戴工作帽、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
每班更换,污染、破损时随时更换。
2、情况下与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3、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密封好带回单位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2、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地板每天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及进行湿式拖地。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集中隔离场所消毒隔离措施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中隔离场所消毒隔离措施1
一、集中隔离场所要求
(一)集中隔离场所应选择距人口密集区较远、相对独立的场所,场所及房间应通风良好。
(二)集中隔离场应有一定规模,满足辖区内密切接触者单间集中隔离的要求。
(三)集中隔离场所内部根据需要进行分区,分为生活区、物质保障供应区和病区等,分区标示要明确。
(四)集中隔离场所内部设施要求:有保证集中隔离人员正常生活的基本设施,保证隔离人员的饮食、饮水卫生。
饮食采取集中配送、隔离间内单独就餐方式。
(五)应当具有独立化粪池。
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放含氯消毒剂,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10mg/L。
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如无独立化粪池,则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再排放,消毒方式参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
二、密切接触者及其场所的管理
(一)需要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由专用车转运至定点隔离场所,单人单间。
(二)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自最后一次密切接触起14天的医学观察,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并做好登记。
(三)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等、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及时进行标本采集检测排查。
(四)严格对隔离的场所、物品进行消毒,加强个人防护。
三、集中隔离场所消毒隔离措施
(一)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卫生。
(二)被隔离者单人单间,房间内设卫生间,隔离区域相对独立。
(三)隔离房间内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其它物品必须经过消毒后才能移出隔离区。
(四)被隔离者须戴医用外科口罩,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
(五)原则上不得探视,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六)不得使用空调系统。
四、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和隔离环境的消毒要求
(一)个人防护要求
1.进入隔离场所及房间的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
2.接触从隔离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和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的工作人员,转运隔离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如实施近距离操作时需加戴护目镜。
3.每次接触隔离者后立即进行手卫生(流动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二)严格对隔离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
1.日常消毒方法
(1)对居住环境每天湿式清扫,对卫生间、桌椅、水龙头、门把手、台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的方法。
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 mg/L~1000 mg/L,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min。
(2)对复用食饮具采用远红外线消毒碗柜消毒。
(3)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可采用加盖容器收集,加含氯消毒剂按终浓度有效氯10000 mg/L~20000mg/L混合作用2 h后排下水道。
如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直接污染地面,可用含过氧乙酸的应急处置包直接覆盖包裹污染物,作用30min,同时用消毒湿巾(高效消毒剂成分)或有效氯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的擦(拖)布擦(拖)拭可能接触到呕吐物的物体表面及其周围(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
擦拭2遍)。
(4)日常的织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 h,或采用煮沸15 min消毒。
(5)转运密切接触者的车辆,可用有效氯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后清水冲洗。
2.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