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教育方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教育方案1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进一步防范虚假信息诈骗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识骗、防范、拒骗的意识和能力,有效保障学校师生及其家庭的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学校成立了校园防诈骗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

一、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活动宗旨

为有效提升师生防范虚假信息诈骗、切实提高学生识别、防范虚假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全力遏制虚假信息诈骗入侵校园的势头,避免诈骗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三、活动目的

了解什么是“诈骗”,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及教职工宣传诈骗的含义、类型和手段,提升识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让电信诈骗分子无可乘之机。

四、活动方式

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防诈骗知识”,并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了解社会上一些诈骗案例。

2.通过显示屏、展板、板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观看PPT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开展防范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的特殊重要性,进一步了解当下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

五、预期效果

通过开展这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师生了解各种诈骗术,提高警惕性,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防止上当受骗的能力。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教育方案2

关于举办以“捂紧钱袋子”为主题的防范电信诈骗

宣传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捂紧钱袋子”防范电信诈骗系列宣传活动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针对近年来电信诈骗作案手法翻新快、侵害范围广,网站、帐户等往往设在国外、境外,仍然有较多群众上当受骗,损失严重。

身边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诈骗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屡有发生。

农六师地区此类案件突现,即希望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逐步提高群众识别、防范的意识,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电信诈骗,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安全感,事关校园平安、社会平安。

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防范和打

击电信诈骗工作的重要性,使社会大众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防范宣传工作的紧迫性,至此进一步提高第六师全体师生、员工及其所在家庭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骗宣传的综合覆盖率,并通过宣传活动的受众全体将防骗知识传授给亲友、同事,进一步扩大防范宣传覆盖面,为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使之,一旦发生诈骗或疑似诈骗请及时与相关部门核实或报案。

三、活动背景随着中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中国发展蔓延,不法分子抓住大众贪利惧损、花钱消灾等不同心理弱点,诈骗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手段,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20XX年仅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这四个省市因电信诈骗犯罪市民损失近6亿元。

20XX年以来,中国一些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

此类犯罪在原有作案手法的基础上手段翻新,作案者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电话等技术,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经济犯罪,以没收受害

人所有银行存款进行恫吓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

20XX年9月28日,公安部统一指挥大陆10省区市公安机关,联手台湾,与印尼、柬埔寨、菲律宾、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8国警方采取集中统一行动,

成功摧毁了两个特大跨国跨两岸电信诈骗犯罪集团,抓获犯罪嫌疑人828名,涉案金额高达2.2亿元。

其中,大陆籍犯罪嫌疑人532名,台湾籍犯罪嫌疑人284名,其他国家犯罪嫌疑人12名。

警方同时捣毁拨打诈骗电话、转账洗钱、开卡取款和诈骗网络平台等犯罪窝点162处,缴获银行卡、电脑、手机、网络平台服务器等一大批作案工具和赃款,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800余起。

经不完全统计,20XX年度至20XX年度的中国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约为30万余起,受骗群众损失近100多亿元

四、活动内容:

此次防范电信诈骗活动的开展,以“增强防范意识、捂紧钱袋子”为主题的班会为活动主线,相关提及附属活动(如:签名活动、现身说法等)的开展是为充实当地大型校园活动而拓展进行。

为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平安羽林”目标,按照“防范为主,以打促防”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全街道职能优势,因情施策,开展多层次、多样式、多角度的电信网络犯罪防范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提高防范意识,捂紧钱袋子”,大幅降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保护公民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街道政法副书记娄晓春、宣传委员王德军为组长,各职能办办公室人员为成员的街道防范电信网络犯罪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综治办具体负责抓好方案制定、工作指导、督导检查,确保防范宣传工作落地见效。

三、活动时间

(一)筹划准备阶段(2022年1月5日至2月15日)。

各村要按照职责与任务分工,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宣传方案,于2月15日前报街道综治办。

(二)集中宣传阶段(2022年2月15日至11月30日)。

各村根据方案和预案,持续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并每月将宣传活动报综治办

(三)评估考核阶段(2022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为检验宣传成效,综治办将组织相关人员结合我街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情况,对各村的宣传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各村平安村考核申报。

四、工作内容

1、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各村(社区)要加强防范宣传工作,采用标语横幅、黑板报、宣传窗、微信公众号、论坛等宣传平台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2、加强短信平台宣传。

各村(社区)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实施的通讯渠道,开展提醒防范宣传。

通过不断提醒,使群众绷紧防诈之弦,提高防诈意识。

3、加强村居居民宣传。

各村(社区)要发动乡贤、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深入农村、社区,通过张贴海报、挂横幅、刊发板报、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加强辖区农村、城市居民小区的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宣传,做到不漏村(居)、村(居)不漏户,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

4、加强特定人群宣传。

采用多种手段,加大对村(社区)中企业职工、“网购”群体等特定人群的“防诈”、“反诈”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防范意识和识别诈骗手段的能力,预防相关案件的发生。

5、做强宣传品牌。

各村(社区)将“防诈”、“反诈”知识编成文艺节目,通过喜闻乐见、轻松活泼的文化节目引发群众更高的关注度,加强反诈宣传。

6、加强宣传保障。

各村(社区)要加强宣传工作的资金保障力度,将“防诈”、“反诈”宣传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强化保障。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九大、全会精神“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是切实为老百姓谋幸福的民生工程,各村(社区)认真制定工作措施,明确专人负责,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2、周密部署,有序推进。

各村(社区)要细化工作措施,安排宣传时间表,按阶段推进宣传工作。

宣传活动期间,各村(社区)要于每月5日前向综治办报送上个月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要有文字、图片、数据)。

联络人:王秀兰,联系电话:xxxxxxx。

3、严格督查,落实责任。

建立定期督查制度,综治办将对各村(社区)的宣传工作组织情况、推进情况、上报数据真实情况等开展督查;防范宣传工作启动后,对新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实行逐案倒查。

工作懈怠、宣传不到位、数据造假等情形一经发现的,予以通报。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教育方案5

为加大防范电信网络电信犯罪宣传力度,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高发态势,避免和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根据《滨海区防范电信网络电信犯罪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园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