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工厂天然气管理制度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工厂天然气管理制度范本1

⼀、总则

1.1依据《中华⼈民共和国⽯油天然⽓⾏业标准》sy/t5858-XX《⽯油⼯业动⽕作业安全规程》制定本制度。

1.2⼯业动⽕实⾏⼯业动⽕申请报告书制度。申请报告书应详细说明动⽕作业范围、确定危害和评估风险、制定交叉作业防范措施。

1.3动⽕作业申请报告书只在签发的⼀个场所、⼀个作业班次有效。⼀级⼯业动⽕申请报告书有效时间不超过8⼩时,如在动⽕作业本班不能完成,应在交接班时重新确认,进⾏技术分析交底,并由接班⼈员签字认可⽅持续有效。⼆级动⽕申请报告书有效时间不超过3天,三级动⽕申请报告书有效时间不超过5天。

⼆、管理办法

2.1根据⽕灾爆炸危险程度及影响范围分,⼚内动⽕分为三级:

2.1.1⼀级动⽕:在⽣产运⾏状态下或开、停⼯过程中的易燃易爆物品⽣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进⾏的动⽕作业;

2.1.2⼆级动⽕:经认真吹扫处理并经化验分析合格,停⼯检修的⽣产装置,系统管⽹。从易燃易爆及有毒装置、系统上拆除,且运到安全地点,经吹扫处理且化验合格的容器、管线;仓库、车库;

2.1.3三级动⽕:在⽣产区域内,除⼀、⼆级动⽕以外的临时动⽕均为三级动⽕。

2.2动⽕⽅案的规定:

2.2.1在进⾏动⽕作业前,要对动⽕项⽬进⾏风险识别和环境因素识别,识别项⽬和内容要全⾯;

2.2.2在⼀、⼆级动⽕作业前,要制定动⽕⽅案。动⽕⽅案要详细、具体、有针对性,其中包括:置换、吹扫⽅案、盲板表、盲板图、各项安全措施等。动⽕⽅案制定完成后,要组织⼯艺、设备、安全管理⼈员进⾏会审,并签字确认后,报送公司主管⽣产、技术、安全部门及公司主管领导进⾏审核、批准;

2.2.3动⽕⽅案实施时,公司有关部门、施⼯单位及审批部门要在动⽕作业前、按《动⽕作业检查表》对动⽕的各项安全措施进⾏逐⼀检查、确认。以上各项⼯作完成后,⽅可办理《⼯业动⽕票》,进⾏动⽕作业。

2.3⼯业动⽕的审批程序及权限:

2.3.1⼀级动⽕前,必须由公司主管领导组织车间、动⽕作业单位有关技术、设备、安全⼈员深⼊现场调查、协商,按动⽕⽅案落实措施,由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审核并填写⽤⽕票后,报安全质量与⽣产运⾏部审批;

2.3.2⼆级动⽕前,由本公司负责组织有关⼈员进⾏现场调查、协商,按⽅案落实动⽕措施,填写⽤⽕票后,由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审核批准;

2.3.3三级动⽕前,由本⼚负责⼈组织有关⼈员现场调查,按⽅案落实动⽕措施,由车间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2.4动⽕⼈职责:

2.4.1参加动⽕作业的焊⼯、电⼯等特种作业⼈员应持证上岗;

2.4.2动⽕⼈必须持⽤⽕票作业;

2.4.3按⽤⽕票上规定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2.4.4动⽕前,应确认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2.4.5按规定摆放动⽕设备,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

2.4.6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理⽅法;

2.4.7执⾏“四不动⽕”即⽆动⽕票、⽆动⽕监护⼈或动⽕监护⼈不在现场、预防措施不落实、与⽤⽕票内容不符的动⽕。

2.5动⽕监护⼈职责:

2.5.1动⽕监护⼈有责任守护动⽕作业⼈员的安全;

2.5.2了解动⽕区域和岗位的⽣产过程,熟悉⼯艺操作和设备状况,能熟练使⽤消防器材及其他救护器具;

2.5.3动⽕监护⼈应熟悉应急预案,并能指挥处理异常情况;

2.5.4动⽕监护⼈必须持⽤⽕票;

2.5.5逐项落实防⽕措施,措施不落实有权停⽌作业;

2.5.6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即停⽌动⽕,及时采取措施;

2.5.7动⽕完⼯后,应对现场进⾏检查,确认⽆⽕种存在⽅可撤离。

2.6动⽕作业要求:正常⽣产的装置和罐区内,凡是可不动⽕的⼀律不动,凡是能拆下来的必须拆下来移到安全地点动⽕,节假⽇⾮⽣产必须,⼀律禁⽌动⽕,⾮动⽕不可的,必须提前通知有关⼈员。

2.7动⽕作业隔离要求:

2.7.1动⽕前应⾸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孔,通风换⽓,经检测⽓体分析合格后⽅可动⽕。取样时间与动⽕时间间隔超过1⼩时,应对⽓体进⾏再次检测,合格后⽅可动⽕作业;

2.7.2需动⽕施⼯的设备、设施和与动⽕直接有关阀门的控制安排专⼈操作,作业未完⼯前不得擅离岗位;

2.7.3清除距动⽕区域周围5⽶之内的可燃物质或⽤阻燃物品隔离;

6、⽣产车间、⼚区的地⾯、墙壁、天花板、窗户应保持完好。

7、⾼空设施、设备、⼯具要保持稳固、不能坠落。

8、坑道、⼚区都不能有积⽔、废⽔停留,排⽔沟需加盖板。

9、⼯作场所的光线应充⾜,采光部分不要遮蔽。

10、⼯作地点的照明亮度应该符合操作要求,通道应该有⾜够的照明,但不允许光线刺⽬。

11、⼯作室、值班室、⽣产车间的窗户要经济擦试,启闭装置应该灵活。

12、经常开启的门户,在⽓候寒冷的时候,应该有防寒装置,对于较常在寒冷⽓候中进⾏露天操作的⼯⼈应该设有取暖设备的休息处所。对于淋⾬的露天作业和临⽔作业的⼯⼈应设⾬棚或发放防⽔⾬⾐等劳保⽤品。

13、室内⽣产⼯作地点的温度经常⾼于摄⽒32度的时候,应采取降温措施;低于摄⽒10度时应设置取暖设备。

14、在低温条件下⼯作,⾸先要穿着暖和。

15、在⾼温条件下⽣产操作的⼯⼈,应由单位供给盐汽⽔等防暑清凉饮料。

16、⼯⼚要供给⼯⼈⾜够的清洁开⽔,盛⽔器和饮⽔⽤具应该每⽇清洗消毒。

17、⼯作场所应根据需要设置痰盂,每天要清洗⼀次,⼯作场所应根据需要设置洗⼿设备,并且供给肥皂或洗⾐粉。

18、⼯作场所不允许堆放垃圾,脏物腐朽东西。

19、禁⽌在有粉尘或者散放有毒有害⽓体的⼯作场地就餐或饮⽔。

20、禁⽌在⼯作作业场所⼤⼩便,解⼿必须上厕所,厕所必须按时清洗、冲刷、消毒清池。

第三条:⽣产性⽓体、粉尘治理

1、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职⼯健康,消防粉尘危害,防⽌尘肺病的发⽣,杜绝矽尘病例,促进企业⽣产发展。

2、本矿对坑道掘进采矿作业,碎矿⼯段矿⽯装运等粉尘⽣产环节和接尘⼈员定期检测,坑道作业⼈员每半年检测⼀次,车间作业⼈员每个检测⼀次。

3、通过有效性综合治理,各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不能超过国家《⼯业企业设计卫⽣标准》,最⼤允许浓度不超过2-4毫克/⽴⽅⽶。

4、具体治理措施:

①坑道井巷掘进、采矿必须保证供⽔,坚持湿式作业,杜绝打⼲钻。

②合理安全劳动⼒,减少接尘⼈员。

③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先保证坑内贯通和⾃然通风,不能⾃然通风的井巷必须设置良好的机械通风,及时排除炮烟和粉尘。

④碎矿⼯段车间的⽼虎⼝,圆磨振动筛、矿仓、漏⽃等粉尘散发量较⼤的流程和⼯作场所,必须采取密闭式作业。矿⽯应保持5-10%的⽔份。

⑤矿⽯和精矿粉的装卸,要保持3-5%的⽔份,粉尘浓度不能超标。

⑥⼚房、车间要设置良好的吸尘、除尘设备或湿式雾化设备。

⑦⼊⼚新职⼯必须经过⼊⼚前的健康检查。

⑧从事粉尘作业的⼈员,应使⽤好劳保⽤品,特别是⼝罩和防尘⼝罩。

⑨尘埃要按时清扫⼲净。

⑩散放易燃易爆物质的⼯作场地应严禁烟⽕。

⑽⽣产性废⽓必须合理排放,防⽌跑冒、泄漏。

第四条:⽣产性防毒治理

1、严格防⽌硫化铅、氧化锌、⼀氧化碳、游离⼆氧化硅中毒以及加强药剂管理,特别要加强三酸和剧毒药剂的管理,防⽌职业危害,防⽌中毒。

2、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员要定期检查。

3、毒性浓度不能超过0.02毫克/⽴⽅⽶。

4、对于铅粗矿堆、铅粉装卸、铅浮选必须有严格的防护设施和防护⽤品。

5、各种原矿、精矿作业都要坚持湿式作业。

6、对药剂⼯要加强专职业条训练并要戴好防毒⼿套和⼝罩,使⽤巨毒药剂时,必须带好防毒⾯具。

7、对接触酸、碱等腐蚀物质以及有烧伤危险的⼯作地点,应该设有冲洗设备。

8、对散放有毒有害⽓体的地点应加强防护设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