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七岁小孩子睡前故事,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从前有一个老爷爷,他上山去砍柴。傍晚的时候,他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两只老鼠在草地上玩耍,觉得很有趣,就坐下来看。结果他被这个景象吸引住了,忘记了回家。
老奶奶发现老爷爷还没回家,有点着急,就出去找他。走了一段路,她看见老爷爷躲在草丛中,专注地看着什么,觉得很奇怪。
老奶奶走到老爷爷身边,老爷爷悄悄对她说:“你看,这里有两只老鼠,它们正在比赛摔跤,真有趣。”
老奶奶看了看,也悄声说:“我认识那只瘦的老鼠,它是我们家的老鼠阿灰。”阿灰长得太瘦,力气比不上另一只老鼠,被摔倒就爬不起来了。
两个老人都想到了一个问题,他们应该多赚一些钱,给阿灰吃饱,这样才能有力气参加摔跤比赛。第二天,老奶奶开始纺纱,老爷爷一大早就上山砍柴。
通过卖纱和柴获得的钱比以前多了。老奶奶每天都多做一个馒头,放在厨房的炉台上。等到老爷爷和老奶奶都睡着了,阿灰才会出洞来,迅速地跳到炉台上,几口就把馒头吃完了,还咂咂嘴说:“真好吃,吱吱吱。”
有一天,老爷爷又看见两只老鼠在玩摔跤。他赶快回家,拉着老奶奶一起来看。两只老鼠摔了半天,分不出谁输谁赢。
渐渐地,一只老鼠开始站不稳了,阿灰看到机会来了,就用爪子抓住对方的耳朵,在空中转了一圈,把它摔倒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看到阿灰赢了,非常高兴。
被摔倒的老鼠叫阿强,它问:“阿灰,我们一个月没见,你怎么变得这么强壮了?”
“我们家的老奶奶,每天给我吃一个馒头,而且我每天都锻炼,所以身体当然强壮啊!”阿灰大方地说。
阿强说:“真的吗?我也喜欢吃馒头,可是我住的地方从来没有馒头。”
阿灰说:“那你今晚来我家吧,我把馒头一半分给你吃。”
老奶奶知道阿灰要请客,那天晚上做了一个额外的馒头,放在炉台上。晚上,阿灰坐在厨房门口,等着阿强来。
阿强第一次做客,嘴里还叼着一个铜钱,当做礼物。阿灰说:“谢谢你!你太客气了。”
两只老鼠跳到炉台上吃馒头,吃完了,阿灰带着阿强到处参观。阿灰先带阿强去坐“荡荡船”,就是老爷爷的斗笠。斗笠上有一条绳子,倒挂在衣架上,阿强坐在里面,荡来荡去地玩,玩了很长时间还不想下来。“下来吧,还有更好玩的呢,我再带你去玩‘转转车’。”“转转车”就是老奶奶的纺车。阿灰先上去,用脚一使劲,纺车就转起来了,阿强也学着它的样子转纺车,没过多久,就和阿灰一样好玩了。
阿强说:“你家太棒了,有馒头吃,还有玩具玩,我想和你一起住,可以吗?”
阿灰吓得脸都变灰了,它说:“对不起,老爷爷太穷了,养不起我们两个。”
“我有办法!”阿强说。“我刚才送给你的铜钱可以买东西。我住的地方有很多铜钱,我们一起去把那些铜钱搬来,老爷爷就有钱了!”
阿强带着阿灰,钻进一个洞穴,曲曲折折地找到一个埋在地下的瓦罐,里面装满了铜钱。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搬运铜钱回到老爷爷家,直到天亮,才钻回阿灰的洞穴睡觉。
早晨起来,老奶奶看见炉台上堆满了铜钱,大声喊着:“老头子!老头子!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铜钱?”老爷爷跑过去一看,目瞪口呆。他说:“这些不是我弄来的!对了!一定是小偷,小偷偷了别人的钱,暂时放在我们家,还没来得及拿走吧?”
“那我们赶快去街上打锣,看看谁家丢了钱,好还给他们。”
“当!当!当!谁丢了钱,来找我!谁丢了钱,来找我!”
打了半天,喊了半天,没有人丢了钱,也没有人来找他们。
老爷爷和老奶奶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老奶奶闻到那堆钱上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她想起来了,那是老鼠的臭味!
她说:“这些钱是阿灰搬来的!可是阿灰一只老鼠怎么可能搬这么多钱。一定是它的朋友老鼠帮它搬来的!”
老爷爷说:“你猜对了,但是说错了,不是老鼠,是钱鼠!钱鼠!”
从那天起,老奶奶每天都多做两个馒头。两只老鼠每天都四处寻找,找到铜钱后,它们用尖嘴伸进铜钱的洞口,把它们一串串搬回家。久而久之,它们的嘴巴变得越来越尖。
它们的后代也都长着尖嘴巴,人们看到尖嘴巴的老鼠就说:“钱鼠来了!钱鼠来了!”
从前,有一个女人叫张小女。她出生在1917年左右,她家是一个富裕的家庭,人们都称她为张小女。从小张小女就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家里充满了药味。父母为她找了很多医生,但治疗效果都不好。
当张小女18岁出嫁时,她突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并声称自己能够看病。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她。
一年春节,张小女回娘家拜年,恰好遇到一个人生病了,家人请来当地著名的老中医来诊断,结果是:无法治愈,准备后事吧。大家都很沮丧,有些慌乱。张小女一直冷眼旁观。等老中医走后,她按照老中医的样子给病人把脉。大家认为她在胡闹,想要阻止她。但张小女说出了病人的症状和特点,病人不断点头称是。张小女并不识字,口述了一个药方,要求病人服用三副药。
病人家属对此持怀疑态度,将药方交给老中医验证。老中医大为吃惊:从哪里请来这位神医?结果告诉他们,这只是张小女胡诌的药方。
老中医更奇怪的是:早知道她从小就身体不好,我还曾经治疗过她,她究竟向谁学医了呢?家人如实告诉他们,她没有拜师学医,可能是因为长期生病,所以懂得了医术。
病人服用了三副药,病情果然好转。
张小女的神奇医术很快传开了,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求医。
张小女治病时,不需要病人说话,只需要她把脉诊断。她所说的症状与病人的感觉很吻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她能预测大概的康复时间。病人和家属虽然不相信她,转而去大医院看病,结果往往被她言中。
张小女不仅擅长治病,还能够与阴间沟通。有一次,我爷爷去世了,奶奶悲痛欲绝,整天神情恍惚,家人怀疑她中邪了。于是请张小女过来与阴间沟通。
据说,当时的场面非常诡异,甚至有些恐怖。在屋子中央,她先烧香祭祀,画符祷告,念咒语,然后突然像尸体一样躺在那里。她脚穿一双崭新的草鞋,从脚上引出两根红线,连接到门口,门口有人守护,闲杂人等不得触动红线。她的身体僵硬,但脚却上下起伏,像是在快速行走一样,两根红线也随之移动。
大约过了一两个小时,她的脸色苍白,满身大汗,突然清醒过来,说自己闯过了十八层地狱,来到了阴间,见到了十殿阎王,终于见到了我爷爷的魂魄,我爷爷的鬼魂让她传达消息给我奶奶。这时,她的声音突然变成了男声,奶奶和家人听起来完全像是我爷爷的声音。家人请来会写字的人,准备好笔墨纸砚,将她所说的记录下来。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她突然清醒过来,站起来。脸色恢复了血色。她的草鞋已经磨破了,好像走了很长的路一样,让人感到很奇怪。如果不是我奶奶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更奇怪的是,张小女不识字,但她所传达的记录完全是五字一句,还有一些韵律,完全像是我爷爷生前稍微有一点文化的声音。但之后再问她刚才说了什么,她却一无所知。
我们当地将所记录的纸烧成了火纸,记录之后,装订成了一本小册子,被称为谕书。我父亲亲眼看到过张小女为我奶奶传达的谕书。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时,这本资料被没收并焚毁了。
有一年冬天,我们老家出现了异常的天气,很多人开始生病,大家都感到不祥,有些恐慌。于是请来了张小女。她给很多人开了药方,告诉大家要注意预防瘟疫,并说笑着说:明年是一个灾年,原本会爆发大面积的瘟疫,会有很多人死亡,但武当山祖师爷发慈悲,保佑了大家。用松毛虫的命换取我们人类的命。大家明年准备好消灭松毛虫吧!
当时大家并没有太在意她的话。没想到,第二年春天,家乡的森林突然遭到了松毛虫的大面积袭击。一场灭虫护林的战斗在家乡悄然展开,历时一年多,无数松毛虫被消灭。
从那以后,家乡的人们对张小女具有治病救人、通阴阳、断生死的特殊能力深信不疑。
张小女不识字,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医学专业的培训,但她口述的中医药方在任何大医院都能得到认可。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让我觉得很奇怪。早先中医药方是以两钱为单位,后来国家统一计量单位改为克,她竟然也能准确地使用克来配药方。
张小女与黄家有亲戚关系,按辈分来说,她与我的祖父是同辈的。因此我们这一辈人称她为表姑奶奶。在黄家三姓和家族中,她与我的大奶奶、二奶奶和奶奶关系非常密切。黄家对她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经常往来。我小时候经常生病,她曾经为我开过很多药方。特别是当我三、四岁的时候,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几乎所有的医生都说我活不了了!但她说:这病暂时治不好,但不会死。正是因为她的话,才让奶奶和家人对我的治疗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张小女一生吃素,饮食很简单。她性格开朗,走到哪里都充满欢笑声。她说:我的医术得到了神灵的帮助,如果我贪财,我的医术就会失灵。所以,张小女治病从不索要钱财。从18岁到88岁,她救治了多少病人,没人去统计过,她自己可能也说不清楚。但我相信,那些被她治愈过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她,他们会感激她,怀念她。
2005年,张小女无疾而终,享年88岁。她被埋葬在十堰花果大路河。临终前,她叮嘱子孙不要用贵重物品陪葬,因为会有人盗墓。虽然大家不相信现代社会还有盗墓贼,但第二年,她的坟墓果然被盗挖。她身上带了几十年的一对金耳环、一个金戒指和一对玉石手镯被盗走了。
张小女神奇的医术从何而来,一直是个谜。随着她的离世,这个谜将永远无法解开。张小女成了一个谜,这个永恒的谜将演绎成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传说,在古代的丽江边上,曾经有一个凶残的旱魔。他想要把山河烤焦,让八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这样一来,天上就有了九个太阳,白天永远不会结束,大地被烤得滚烫,到处都是白烟。树木和庄稼都被晒干了,水源也枯竭了。纳西族人民面临着被渴死的危险。
在当地的一个寨子里,住着一个叫英古的姑娘。她聪明能干,无论是上山采伐还是下湖捕鱼,种地织麻,她都是数一数二的能手。她看到人们受旱灾的痛苦,决定去东洋大海向龙王求助。她捉了一些快要渴死的水鸟,用它们的羽毛编织了一件五彩斑斓的“顶阳衫”,披在肩上,奔向遥远的东方。
经过一番艰辛的旅行,英古终于来到了东洋大海。她唱起了一首感人的歌,希望能引起龙王的注意。她继续唱着,海浪逐渐平息了。正巧,龙王的三王子听到了她的歌声,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来到了她身边。两人一见钟情,互相倾诉,最后三王子送给英古一枚避水宝戒指,并戴在她的手指上。
三王子带着英古回到龙宫,龙王和龙母都非常高兴,准备为他们举行婚礼。但英古想到家乡的旱情,坚持要先解救人们,然后再举行婚礼。龙王听到了她的请求,愤怒地决定先帮助人们解除旱灾。三王子带着雨水回到英古的家乡,解除了旱情。
人们听到了雨声,纷纷从屋子里出来,感谢龙王和英古的帮助。但是,阴险的旱魔却看不惯这一切,与三王子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三王子胜利了,但被旱魔设下的陷阱困住了。英古为了保护家乡,奋不顾身与旱魔搏斗,最终力竭而亡。
善神北时三东看到了这一切,用雪精造了一条雪龙,冻住了旱魔放出的八个火太阳,解除了炎热。雪精龙与旱魔搏斗,最终将他压制住。三王子成功逃离陷阱,化作清泉,围绕着英古的遗体流淌。善神将雪精龙吐出的七个太阳变成星星,镶在英古的顶阳衫上,以表彰她的勤劳、智慧和勇敢。
为了纪念英古的事迹,纳西族的姑娘们制作了镶有七颗星星的披肩。从那以后,丽江的人们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以感谢龙王和英古姑娘的帮助。
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有一条活泼可爱的小鱼。他玩了一整天后感到疲倦,想要休息一会儿。突然,小鱼发现水面上闪烁着一样东西,他睁大眼睛看过去,惊喜地叫道:“好大好亮的镜子啊!”小鱼想:“如果能把这面镜子搬回家,让大家都能照一照就好了!”想着想着,小鱼轻轻游到镜子旁边,还没碰到它,“镜子”就碎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片子。小鱼感到非常难过。但是,不一会儿,那个“镜子”又变成了完整的圆形。
于是,小鱼匆匆忙忙地找到正在河边唱歌的小青蛙。“小青蛙弟弟,我找到了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小青蛙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小青蛙正准备用宽大的嘴巴轻轻衔住镜子,却发现“镜子”又碎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片子。小鱼和小青蛙都感到非常难过。但是,不一会儿,“镜子”又变成了完整的圆形。
于是,小鱼又匆匆忙忙地找到正在水中跳舞的河蚌。“河蚌姐姐,请你帮我把大镜子抬回家好吗?”河蚌一口答应了,跟着小鱼来到镜子旁边。河蚌正准备用两片蚌壳轻轻夹住镜子,可是“镜子”又碎了。小鱼、小青蛙、河蚌都感到非常难过。但是,很快,“镜子”又变成了完整的圆形。
小鱼又找到了正在水藻中吹泡泡的螃蟹。“螃蟹哥哥,我找到一面又大又圆的镜子,请你帮我抬回家好吗?”螃蟹一口答应了。他正准备用两只大大的螯轻轻夹住镜子,可是“镜子”又碎了,变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片子。大家都感到非常难过,但又觉得很奇怪,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就在这时,听到一阵“哈哈哈”的笑声,虾公公拖着长长的胡须出现了:“傻孩子,那不是镜子,那是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面上。”小鱼、小青蛙、小河蚌和螃蟹都抬头看了看,笑了起来,连池塘里的月亮也笑了。
花蝴蝶是一只非常时髦的蝴蝶,她身穿漂亮的套装,在五彩斑斓的花丛中翩翩起舞。其他小飞虫都羡慕她的美丽,想和她做朋友。
有一天,小蜻蜓飞到花蝴蝶身边,请求和她一起玩。但花蝴蝶却展开翅膀飞走了,连看都不看小蜻蜓一眼。
花蝴蝶飞到一株小草上,看到小蜜蜂在附近采花粉。小蜜蜂邀请花蝴蝶一起给向日葵传花粉,但花蝴蝶嫌累嫌苦,拒绝了小蜜蜂的邀请,又飞到了另一株小草上。
突然,雷声响起,大雨滂沱而至。其他小飞虫都打开小包,取出雨伞藏身。可是花蝴蝶却忘记带雨伞了,她急得东躲西藏。
这时,小蜻蜓和小蜜蜂看到花蝴蝶的窘况,分别邀请她到他们的雨伞下避雨。小蜻蜓甚至提议和花蝴蝶共用一把雨伞,以免她的翅膀被雨水打湿。
花蝴蝶被小蜻蜓和小蜜蜂的友善举动感动了,她飞到两只小飞虫中间,两把美丽的雨伞轻轻地保护着她,让她感到温暖无比。花蝴蝶非常激动地说:“小蜻蜓,谢谢你!小蜜蜂,谢谢你!你们是我最亲爱的朋友。”
大家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那些经典的故事。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些中外著名的儿童故事。
中国有很多经典的民间故事,它们流传了很多年。这些故事有的讲述了英雄的事迹,有的传达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其中一些故事令人感动,让人深思。比如《孔融让梨》,讲述了一个年轻人舍己为人的故事。还有《白蛇传》,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充满了浪漫和戏剧性。这些故事不仅给我们带来欢乐,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除了中国的故事,还有一些外国的故事也非常著名。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安徒生是丹麦的作家,他创作了很多经典的童话故事,比如《小红帽》、《拇指姑娘》等等。这些故事讲述了勇敢、善良和正义的力量。它们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深受大人们的喜爱。
总之,中外的儿童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它们不仅能带给我们欢乐,还能教会我们一些重要的道理。希望大家能多多阅读这些故事,享受其中的乐趣和启发。
在一个小楼里,有一只小青蛙和它的几个朋友——小松鼠、小刺猬和小兔子,他们共用一个浴室。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七岁小孩子睡前故事,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从前有一个老爷爷,他上山去砍柴。傍晚的时候,他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两只老鼠在草地上玩耍,觉得很有趣,就坐下来看。结果他被这个景象吸引住了,忘记了回家。
老奶奶发现老爷爷还没回家,有点着急,就出去找他。走了一段路,她看见老爷爷躲在草丛中,专注地看着什么,觉得很奇怪。
老奶奶走到老爷爷身边,老爷爷悄悄对她说:“你看,这里有两只老鼠,它们正在比赛摔跤,真有趣。”
老奶奶看了看,也悄声说:“我认识那只瘦的老鼠,它是我们家的老鼠阿灰。”阿灰长得太瘦,力气比不上另一只老鼠,被摔倒就爬不起来了。
两个老人都想到了一个问题,他们应该多赚一些钱,给阿灰吃饱,这样才能有力气参加摔跤比赛。第二天,老奶奶开始纺纱,老爷爷一大早就上山砍柴。
通过卖纱和柴获得的钱比以前多了。老奶奶每天都多做一个馒头,放在厨房的炉台上。等到老爷爷和老奶奶都睡着了,阿灰才会出洞来,迅速地跳到炉台上,几口就把馒头吃完了,还咂咂嘴说:“真好吃,吱吱吱。”
有一天,老爷爷又看见两只老鼠在玩摔跤。他赶快回家,拉着老奶奶一起来看。两只老鼠摔了半天,分不出谁输谁赢。
渐渐地,一只老鼠开始站不稳了,阿灰看到机会来了,就用爪子抓住对方的耳朵,在空中转了一圈,把它摔倒了。老爷爷和老奶奶看到阿灰赢了,非常高兴。
被摔倒的老鼠叫阿强,它问:“阿灰,我们一个月没见,你怎么变得这么强壮了?”
“我们家的老奶奶,每天给我吃一个馒头,而且我每天都锻炼,所以身体当然强壮啊!”阿灰大方地说。
阿强说:“真的吗?我也喜欢吃馒头,可是我住的地方从来没有馒头。”
阿灰说:“那你今晚来我家吧,我把馒头一半分给你吃。”
老奶奶知道阿灰要请客,那天晚上做了一个额外的馒头,放在炉台上。晚上,阿灰坐在厨房门口,等着阿强来。
阿强第一次做客,嘴里还叼着一个铜钱,当做礼物。阿灰说:“谢谢你!你太客气了。”
两只老鼠跳到炉台上吃馒头,吃完了,阿灰带着阿强到处参观。阿灰先带阿强去坐“荡荡船”,就是老爷爷的斗笠。斗笠上有一条绳子,倒挂在衣架上,阿强坐在里面,荡来荡去地玩,玩了很长时间还不想下来。“下来吧,还有更好玩的呢,我再带你去玩‘转转车’。”“转转车”就是老奶奶的纺车。阿灰先上去,用脚一使劲,纺车就转起来了,阿强也学着它的样子转纺车,没过多久,就和阿灰一样好玩了。
阿强说:“你家太棒了,有馒头吃,还有玩具玩,我想和你一起住,可以吗?”
阿灰吓得脸都变灰了,它说:“对不起,老爷爷太穷了,养不起我们两个。”
“我有办法!”阿强说。“我刚才送给你的铜钱可以买东西。我住的地方有很多铜钱,我们一起去把那些铜钱搬来,老爷爷就有钱了!”
阿强带着阿灰,钻进一个洞穴,曲曲折折地找到一个埋在地下的瓦罐,里面装满了铜钱。它们一次又一次地搬运铜钱回到老爷爷家,直到天亮,才钻回阿灰的洞穴睡觉。
早晨起来,老奶奶看见炉台上堆满了铜钱,大声喊着:“老头子!老头子!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铜钱?”老爷爷跑过去一看,目瞪口呆。他说:“这些不是我弄来的!对了!一定是小偷,小偷偷了别人的钱,暂时放在我们家,还没来得及拿走吧?”
“那我们赶快去街上打锣,看看谁家丢了钱,好还给他们。”
“当!当!当!谁丢了钱,来找我!谁丢了钱,来找我!”
打了半天,喊了半天,没有人丢了钱,也没有人来找他们。
老爷爷和老奶奶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老奶奶闻到那堆钱上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她想起来了,那是老鼠的臭味!
她说:“这些钱是阿灰搬来的!可是阿灰一只老鼠怎么可能搬这么多钱。一定是它的朋友老鼠帮它搬来的!”
老爷爷说:“你猜对了,但是说错了,不是老鼠,是钱鼠!钱鼠!”
从那天起,老奶奶每天都多做两个馒头。两只老鼠每天都四处寻找,找到铜钱后,它们用尖嘴伸进铜钱的洞口,把它们一串串搬回家。久而久之,它们的嘴巴变得越来越尖。
它们的后代也都长着尖嘴巴,人们看到尖嘴巴的老鼠就说:“钱鼠来了!钱鼠来了!”
从前,有一个女人叫张小女。她出生在1917年左右,她家是一个富裕的家庭,人们都称她为张小女。从小张小女就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家里充满了药味。父母为她找了很多医生,但治疗效果都不好。
当张小女18岁出嫁时,她突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并声称自己能够看病。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她。
一年春节,张小女回娘家拜年,恰好遇到一个人生病了,家人请来当地著名的老中医来诊断,结果是:无法治愈,准备后事吧。大家都很沮丧,有些慌乱。张小女一直冷眼旁观。等老中医走后,她按照老中医的样子给病人把脉。大家认为她在胡闹,想要阻止她。但张小女说出了病人的症状和特点,病人不断点头称是。张小女并不识字,口述了一个药方,要求病人服用三副药。
病人家属对此持怀疑态度,将药方交给老中医验证。老中医大为吃惊:从哪里请来这位神医?结果告诉他们,这只是张小女胡诌的药方。
老中医更奇怪的是:早知道她从小就身体不好,我还曾经治疗过她,她究竟向谁学医了呢?家人如实告诉他们,她没有拜师学医,可能是因为长期生病,所以懂得了医术。
病人服用了三副药,病情果然好转。
张小女的神奇医术很快传开了,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求医。
张小女治病时,不需要病人说话,只需要她把脉诊断。她所说的症状与病人的感觉很吻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她能预测大概的康复时间。病人和家属虽然不相信她,转而去大医院看病,结果往往被她言中。
张小女不仅擅长治病,还能够与阴间沟通。有一次,我爷爷去世了,奶奶悲痛欲绝,整天神情恍惚,家人怀疑她中邪了。于是请张小女过来与阴间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