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防震减灾教育课优秀教案范例8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防震减灾教育课优秀教案范例1
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并初步了解地震与其他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为了准备这次活动,我们需要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并制作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全球范围内,大地震给无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及损失。我们先来分享一下你了解到了哪些地震知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当我们遇到地震时应该如何进行防护。
二、活动过程
1、小组内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互相交流。
3、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都有各自形成、发展和造成灾害的规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某个地区,可能会发生多种地质灾害,它们在成因上是相关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通常会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引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会破坏生产和生活设施,同时引发地裂和火灾。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还会引发疫病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会导致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增加,是泥石流增多的重要原因。大规模的人类工程活动也会引发滑坡等灾害事件。
4、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1)如果你在室内,应该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或农村土的炕沿下。你也可以躲到墙角或具有较好整体性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方。请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或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2)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停下后,迅速有秩序地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3)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了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4)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该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边,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如果你在楼上,要找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5)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该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6)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该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
(7)无论在哪里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你正在使用明火,应该迅速将明火扑灭。
5、进行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会小结:
请分享一下你这节班会课有哪些收获?
防震减灾教育课优秀教案范例2
【活动主题】
自然灾害是毫不留情的,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其中地震的破坏力最大。在这次班会中,我们将认识地震,并希望大家能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并前往安全的地方避难。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视频播放、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是否意识到身边的危险呢?"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恶魔总是找无知者。今天,通过班会,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地震知识,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为我们的生命购买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上一把锁。
二、地震知识了解多少: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1、展示地震后的相关图片。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视频),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护了解多少:让防震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做好防患于未然。
1、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补充: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A、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援工作,可将耳朵贴在墙上,听听是否有幸存者的声音。
B、使伤者先露出头部,保持呼吸通畅,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牢固的倒塌物,同时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周围环境。
D、先救易于救的人,再救难度较大的人;先救离自己较近的人,再救离自己较远的人。
四、地震无情人有情: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讨论:当地震发生时,作为非震区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
1) 号召我们身边的人为地震灾区人民捐助物资。
2) 时刻关注地震灾情,必要时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3) 展示为灾区献爱心的相关图片。
【活动小结】
地震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无法预测且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但是,如果我们做好面对"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就会大大降低。同学们,平时多阅读一些关于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防震减灾教育课优秀教案范例3
活动目标:
1、提高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撤离能力,使他们能够及时快捷地前往安全地带。
2、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熟悉安全撤离路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报道中有关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以增加学生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的认知。
2、准备班级紧急撤离图,用于指导学生了解撤离路径和位置。
活动过程:
1、让学生观看图片,让他们感受遇到突发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如煤气泄漏、火灾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我们应该怎么办?”希望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明白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要慌张,要有秩序地撤离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领学生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的撤离路径和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撤离时要按照图中标注的路径行动?让学生了解图中标注的撤离路径是离户外安全地带最近的一条通道。
3、引导学生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例如楼梯的层数、弯道等。并让学生讨论:怎样走才能最快到达安全地带?鼓励学生分享撤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分成两队沿着楼梯两侧快速撤离、按顺序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等。
4、让学生熟悉警报录音,并进行“实战演习”。当学生听到警报声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图中标注的路径迅速撤离到户外安全地带。
如果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出现拥挤或用时过长等情况,教师将带领学生一起找出原因,并进行再次演习,以便学生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防震减灾教育课优秀教案范例4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珍惜生命。
活动内容: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家里人都给我们说了些什么安全的话语?为什么他们每天都反复强调同样的内容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们可以创造出无数的发明,改变人类的生活。然而,我们的生命也是脆弱的,危险时刻围绕着我们。因此,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习一些安全知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珍惜生命。
2、板书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3、学生一起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师生一起回顾学校的六条禁令。(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
(2)分组讨论:
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在哪些地方不可以玩耍?(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强调:严禁在河边、池塘、渠道等处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们该如何防风、防洪、防雷电、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虫?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注意:
1、刮大风时不要待在房檐下、大树下、危房边。
2、打雷闪电时不要站在大树下,电线下。
3、洪水中的自救。当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以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在大门口放置沙袋、准备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涌入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的路线,有组织地转移到山坡、高地等安全地带;如果来不及转移,已被洪水包围,我们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漂浮的物品进行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转移,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避难。但千万不要尝试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同时,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向外界求助。如果被洪水卷入,一定要抓住能固定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逃生机会。
3、在校园内有哪些危险的游戏是不能玩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强调:不要打架,不要在校园内奔跑,不要玩危险的玩具等。)
4、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马路上追赶、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三、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制度,懂得保护自己。
防震减灾教育课优秀教案范例5
活动意图:
地震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伤害。中国大陆位于地质活动频繁的地震带上,因此,幼儿园的小朋友有必要从小学习一些预防地震灾害的知识。为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我们在汶川地震六周年之际开展了健康活动《地震来了我不怕》。这次活动是结合幼儿园开展防震逃生演练而提前组织的一个安全教育活动。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和地震前的征兆,学习防震避震的经验和方法,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并通过演练增强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一些地震知识。
2、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克服恐慌的心情。
3、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如何应对,掌握逃生的技巧。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的新闻录像资料、影像,地震前后的照片,江西地图,地动仪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电视新闻: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目前,因灾死亡2220人,12135多人受伤。1.5万户民房倒塌,有10万户灾民需要转移安置。
2、观看电视新闻:江西省九江县发生了5.7级地震,目前,因灾死亡12人,正在医院救治51人,其中重伤4人。全省受灾人口564万,倒塌房屋1.8万间,因灾损失10亿元。幼儿讨论发生地震时的感受,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心情怎样?爸爸妈妈对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3、出示江西地图,让幼儿寻找发生5.7级地震震中的具体位置(北纬29.7度,东经115.8度),用红笔做一个标记,并标出这次地震波及到的省份。
4、观看地震的影像片,让幼儿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提问:“刚才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坏,铁路被毁,汽车、广告牌被砸坏等。房屋倒塌后,家里的东西被压坏,有的会造成人畜伤亡。提问:“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教师总结,地面剧烈震动摇晃的现象叫做地震,地震是一种很少见但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
5、进行小实验,让幼儿感知不同强度的震动对物体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将一台按摩振动器放置在用积木搭成的建筑物下面,按动轻微、中度、强度不同的档位键,让幼儿观察振动器振动的强弱,建筑物会出现不同的摇晃现象。引导幼儿理解到,自然界的地震也是这样,地震的强度小,对自然界不会造成危害,有时人们感觉不到,而地震的强度大会对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6、介绍地震知识:
(1)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2)地震可以预测吗?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能否像天气预报那样提前让人们知道呢?地震预报是地球科学中的一门前沿学科,也是当今世界上的科学难题之一。动物、自然界的异常对地震的预测有一定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将这些异常现象总结为一些口诀。
(3)学习抗震安全拍手歌
通过学习安全儿歌,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让他们了解紧急避险、狭小空间、沉着冷静、不乘电梯、求救电话等知识,全方位地了解防震知识。
7、组织幼儿进行现场模拟演练
“地震来了,赶快躲避!”在我的口令下,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躲避的演练。我对幼儿躲避的方法进行总结,表扬那些反应迅速、正确躲避的防护方法。例如,当个别孩子躲到卫生间的角落后,我提醒他们还可以用枕头包住头部来保护自己。对于幼儿躲避拥挤的地方,我给予指导,引导他们躲到不同的角落,如靠近水源的墙角、楼梯承重墙角等。现场模拟演练有效地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和自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