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地震逃生演练安全教案精选6篇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地震逃生演练安全教案精选1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并了解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哪些自救措施。通过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地震应急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充满生机。在温暖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培育下一天天成长。我们是肩负重任、跨越时代的新一代。然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小结:是的,这些事情非常危险!为了一点小事,有些人可能会失去一条腿,这是终生遗憾。交通安全是我们必须随时注意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
(二)、探究新知:地震可以根据其震动强度分为四种:
(1)微震:这是指小于2级的地震,人无法感知,只能通过精密仪器进行测量。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的震级大约在2级至4级之间,人们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太大危险。
(3)破坏性地震:这是指震级在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4)强烈地震:震级在6.5级以上的地震被归类为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三)、介绍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
地震造成的损失往往比大火、洪水要严重得多,往往会使整个城市陷入瘫痪。大地震甚至可以使整个城市变成废墟;因此,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很难立即得到救援。地震引起的伤亡主要是由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地震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马上趴在地上,同时用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钻到桌子底下。因为桌子可以缓冲冲击,而使用书包等物品可以保护脑部免受直接冲击。
如果无法躲在桌子底下,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可以避免重物直接砸在头上。但是墙角最好只站一两个人。
第一波大地震过去后,老师应该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相对空旷的地方。保持“秩序”非常重要,如果不遵守秩序,很容易导致踩踏等其他事故发生。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不幸罹难。他们可能直接从楼上跳下,或者因为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然而,仍然有很多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得以获救。作为学生,面对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通过康乐二小的一次逃生演练,为您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边躲藏;
-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 抓住桌腿等坚固的物体;
- 保护头颈、眼睛,用手捂住口鼻;
- 避开人群,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四、作业:
检查自己身边存在哪些不安全的事情,并写下来。然后说说如何注意这些事情。
地震逃生演练安全教案精选2
我市是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根据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工作原则
1、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协调、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灾害预警机制。
2、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隶属关系管理的原则,在市、区、县(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开展本单位工作。
3、本预案为我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4、本预案适用于有感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预报和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抢险救灾工作已进行部署并开展后,经市政府批准,本预案即实施完毕。
地震预警级别
地震预警级别是综合震情的紧迫程度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作出分级。
1、地震预警级别:
(1)蓝色预警级别(Ⅳ级)未来五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2)黄色预警(Ⅲ级)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3)橙色预警(Ⅱ级)对3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4)红色预警(Ⅰ级)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2、依据地震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
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Ⅳ级),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6.0—6.5级地震(Ⅲ级),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6.5—7.0级地震(Ⅱ级),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发生7级以上地震(Ⅰ级)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地震预报的发布
1、地震预报以省政府发布的为准。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和地震预报由省政府发布,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
2、省政府对我市发布地震短期预报后,若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市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之内的预报。
3、预警解除由省政府发布。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我市境内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震灾害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
市教育行政部门指挥体系:
市教育局设学校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长。
领导小组副组长:各区、县(市)教育局主管局长。
成员单位:市教育局办公室、安全处、基础教育处、职成处、财务审计处、发展规划处、高教处、体卫艺处。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学校防震抗震应急救灾及宣传教育工作。传达上级有关工作部署。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学校的防震抗震工作。汇报防震抗震救灾工作情况。
成员分工职责:
秘书组:办公室。
职责:负责协助其他成员单位工作,汇总综合情况,编写震情通报,与地震局沟通信息。
保障组:财务审计处、发展规划处。
职责:调配、筹集救灾经费,编制防震抗震工作计划。
医疗救助组:体卫艺处。
职责: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做好控制疫情和防止传染病流行,指导学校卫生管理工作。
安全协调组:安全处。
职责:配合有关部门指导、检查学校开展防震抗震情况和治安、救灾物资和学校重要部门保卫等工作。
安全教育组:基础教育处、职成处、高教处。
配合有关部门指导、督促学校开展防震抗震教育工作。
应急响应
1、按照地震灾害事件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划分,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也相应地划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Ⅳ级响应。
上级发布红色(Ⅰ级)、橙色(Ⅱ级)预警,市教育局、各区县(市)教育局防震抗震领导小组,需服从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市教育局负责协调全市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并作出如下应急反应:
(1)市教育局主管副局长立即召开区、县(市)教育局主管局长防震抗震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报传达上级有关精神,按照上级有关要求部署全市学校防震抗震工作。
(2)向市里有关部门报告学校的抗震防震准备情况。
(3)学校防震抗震应急领导小组,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做好本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和支援灾区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4)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和地震发生后自救、互救演练,并做好随时停课的准备。
(5)部署学校积极开展对师生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教育,克服恐慌心理,不听信小道消息;
(6)停用没有抗震设施的建筑物。
2、上级发布黄色(Ⅲ级)、蓝色(Ⅳ级)预警,学校按照隶属关系,在市防震抗震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防震抗震工作应急与救灾工作进入准备阶段。
并做出应急反应:
(1)防震抗震领导小组开始工作.
(2)主管副局长传达上级有关地震震情通报。
(3)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统一布置各学校抗震救灾准备工作。
(4)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防震抗震工作准备情况。
(5)学校编制防震抗震应急疏散、震后自救、互救工作应急预案,做好师生防震抗震宣传工作。
(6)对没有抗震设防的建筑物做到底数清楚,随时做好停用准备工作。
震后恢复教学工作程序
(1)主管副局长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学校救灾工作;
(2)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社会各界完成救灾工作。
(3)保持与地震局的联系,了解震情发展情况。
(4)成员单位根据分工核实、统计、汇总并上报受灾情况。
(5)根据学校受灾情况组织学校对口支援,使受灾学校尽快复课。
相关责任追究和处理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预案规定制定本单位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
(2)不按照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
(3)违抗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
(4)阻挠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调用物资、人员或者占用场地的;
(5)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不坚守岗位,不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临阵脱逃或者玩忽职守的;
(6)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职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7)不按照规定和实际情况报告灾情的;
(8)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
地震逃生演练安全教案精选3
教育部在3月3日发布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为了确保学校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各项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在3月份安排了一次全校性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这次演练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起校园安全长城,保护学校师生的安全。通过演练,师生可以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的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的战斗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为了组织好这次演练,我们成立了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和防震减灾工作小组。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由李国庆担任组长,卢悦生、吴华堂和吴有灵担任副组长,全体行政及年级级长担任成员。防震减灾工作小组包括指挥组、宣传组、避震疏散护导组、意外伤害救护组、安全集中(合)管理组和安全保卫组。
演练的时间定在3月19日下午,参加人员包括全体师生。演练内容主要包括应急避震演练和应急疏散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我们要求师生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在进行应急避震和应急疏散时,要保持安静,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防止碰撞伤害事故的发生。
为了做好演练的准备工作,我们在演练前召开了教师动员大会,明确了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在演练前,我们还对师生的身体情况进行了检查,并给予特殊考虑和安排。同时,各班级还利用班队课时间进行了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和应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并明确了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和相关纪律要求。在演练前,我们还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了实地检查,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演练的程序分为启动程序、紧急避险和疏散撤离三个部分。在启动程序中,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宣布演练即将开始,并要求各工作组人员立即各就各位。紧急避险阶段要求师生保持镇静,听到地震警报后,进行应急避震,采取相应的避险动作。在疏散撤离阶段,根据地震警报信号,组织师生按规定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确保安全。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应急避震和疏散撤离的能力,为发生地震时保护好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做好准备。同时,我们也将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改进学校的防震减灾措施,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地震逃生演练安全教案精选4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若能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操作与探索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他们通过讨论、质疑、操作、对比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必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求知欲望,能主动感知、累积、思考,从而逐步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体系。
例如,在一次“小主播讲新闻”活动中,我班的小主播播报了有关地震的新闻。幼儿议论纷纷,都说地震是很可怕的事情。
欣欣提出问题:“地震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房子都会倒下来?”
小睿说:“别怕!如果地震了,我们就赶快逃跑!”
小影说:“怎么跑啊,要不要带东西呀?”
此后,幼儿对地震现象和地震逃生方法产生了很多疑问。
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我决定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帮助幼儿了解地震现象和掌握地震逃生的基本方法。
活动目标
1、掌握地震时逃生的基本方法。
2、认识、制作地震逃生包,体验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地震逃生演练安全教案精选6篇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地震逃生演练安全教案精选1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并了解地震发生时应该采取哪些自救措施。通过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地震应急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充满生机。在温暖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培育下一天天成长。我们是肩负重任、跨越时代的新一代。然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老师小结:是的,这些事情非常危险!为了一点小事,有些人可能会失去一条腿,这是终生遗憾。交通安全是我们必须随时注意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地震知识。
(二)、探究新知:地震可以根据其震动强度分为四种:
(1)微震:这是指小于2级的地震,人无法感知,只能通过精密仪器进行测量。
(2)有感地震:这类地震的震级大约在2级至4级之间,人们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太大危险。
(3)破坏性地震:这是指震级在5级以上的地震,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4)强烈地震:震级在6.5级以上的地震被归类为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三)、介绍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
地震造成的损失往往比大火、洪水要严重得多,往往会使整个城市陷入瘫痪。大地震甚至可以使整个城市变成废墟;因此,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很难立即得到救援。地震引起的伤亡主要是由火灾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地震来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马上趴在地上,同时用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钻到桌子底下。因为桌子可以缓冲冲击,而使用书包等物品可以保护脑部免受直接冲击。
如果无法躲在桌子底下,应该跑到教室的墙角。墙角有个三角支撑点,可以避免重物直接砸在头上。但是墙角最好只站一两个人。
第一波大地震过去后,老师应该组织学生有序地离开教室,逃到相对空旷的地方。保持“秩序”非常重要,如果不遵守秩序,很容易导致踩踏等其他事故发生。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许多中小学生不幸罹难。他们可能直接从楼上跳下,或者因为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然而,仍然有很多学生因为采取了正确的避震方法而得以获救。作为学生,面对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通过康乐二小的一次逃生演练,为您进行讲解。
避震要点:
-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边躲藏;
-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 抓住桌腿等坚固的物体;
- 保护头颈、眼睛,用手捂住口鼻;
- 避开人群,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
四、作业:
检查自己身边存在哪些不安全的事情,并写下来。然后说说如何注意这些事情。
地震逃生演练安全教案精选2
我市是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根据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预案。
工作原则
1、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统一协调、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地震灾害预警机制。
2、学校防震抗震工作,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隶属关系管理的原则,在市、区、县(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开展本单位工作。
3、本预案为我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4、本预案适用于有感地震事件、破坏性地震预报和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抢险救灾工作已进行部署并开展后,经市政府批准,本预案即实施完毕。
地震预警级别
地震预警级别是综合震情的紧迫程度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作出分级。
1、地震预警级别:
(1)蓝色预警级别(Ⅳ级)未来五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
(2)黄色预警(Ⅲ级)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