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
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
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
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搞好学校卫生工作,我校把四月份定为“劳动实践周”,各班主任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到“劳动实践周”活动中来,通过参加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需求和热情,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这样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学校计划要求与本校实际,现仅在高一年级推行学生“劳动实践周”制度。
二、组织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xx校长任组长,xx任组员。
2、劳动实践周工作在学校统一组织下,由各班级具体落实。
3、由学生处领导和教师负责检查、协调劳动实践周班级的运转情况和考评工作,并公布评比结果。
4、由主管卫生的周上桥老师组织好值日班级之间的交接,学生处安排教师具体负责卫生方面的检查落实。
5、班主任对本班劳动实践周的动员、布置、检查、监督、评比、总结等各项工作全面、直接负责。
6、由后勤秦广田老师负责劳动工具的发放及收回。
班主任要根据劳动实践周的任务和要求,具体细致地对学生进行一次劳动态度、劳动纪律、劳动意义、劳动安全等内容的教育;对本班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安排,明确分工,指定小组长;跟班巡视,对学生劳动进行全程指导、管理;在劳动周对学生劳动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于次日将成绩报学生处;于当天晚上自习第一节课负责做好交接工作。
三、具体要求:
1、劳动时间:第一节至第七节课,全天停课搞卫生(按学校作息时间进行操作)。
2、劳动范围:由学生处提前通知所搞区域,务必将区域内的所有杂草及卫生死角清除彻底。
教学楼内打扫要求:地面、窗台、护栏、扶手、墙体瓷砖清洁干净无明显灰尘,屋顶墙面无蛛网;室外走道路面、绿化带无杂物、垃圾。
3、劳动要求:
①遵守作息制度,按时上岗;服从管理,服从安排,认真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安排的各项任务。
②劳动实践周的班级学生要维护校园环境,负责每天校园内卫生保洁的督促检查工作;遇有不讲卫生、乱扔废弃物的现象,应及时制止和教育;及时清除塑袋、纸屑等垃圾。
③、劳动周期间劳动工具的管理
1、接岗时一定要清点劳动工具,并做记录。
具体操作流程:第一节上课前十五分钟((8:15)由班主任带领学生到秦广田老师处(15xxxxxxxx或21xxxxx)领取劳动工具,并由秦老师点数,班主任签字;中午时间各班将劳动工具带回教室统一保管;第七节课(16:50)左右班主任带领学生将所借劳动工具及时归还到秦广田老师手。
要求班主任对所归还劳动工具再次签字。
2、要爱护公共财产、合理使用劳动工具,每次劳动完成后一定要将工具整齐的摆放到工具存放处,妥善保管;爱护卫生工具,如故意损坏,照价赔偿并扣除班级量化分5分。
3、劳动周期间如有工具损坏的可以到后勤处找秦老师调换,因管理不当造成劳动工具(指桶、撮子、锄头、铁铲等)丢失或故意损坏的由班级负责找回或赔偿。
4、值周班级学生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利用值周停课时间离校或聚集嬉闹。
学生在值周期间必须戴校牌和着装整齐。
不戴校牌或衣服敞怀、衣冠不整者,视为未尽职责。
5、如需洗衣粉、钢丝球、餐厅大塑料袋等一次性易耗品用完可到学生处领取。
6、统一管理,服从班主任的管理,认真履行职责。
迟到、早退、楼道打闹等现象,由学生处查获做好登记。
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得聚集聊天、进入教室或把椅子搬到岗位上;及时清理负责区域内卫生;每天提前15分钟上岗,不得迟到、早退;对负责的值周、值勤区域,认真负责,不留死角,如在检查时有脱岗或清理卫生不及时等,按未尽职责处理
7、爱护公物、节约用水。
四、考核评定
1、对劳动工作质量好及各方面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表扬和奖励,评选出总班级数的40%为先进集体,10%为示范集体。
(七个先进集体,二个示范性集体)
2、劳动实践周结束后,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评分,并计入德育分数中(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出勤、态度、积极性、自觉性等方面进行考核,组织学生参与评分,加或减1———5分),劳动时追逐打闹的每次扣2分。
3、各班劳动周情况做为班级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4、劳动周中应付了事或没有按要求打扫卫生的班级予以公开批评并重新安排劳动任务。
5、未参加劳动或劳动成绩不合格者不予评定劳动学分,可参加一周的义务劳动以获得劳动学分,没有劳动学分者不予毕业。
每班评选出一至二位劳动积极分子,学校予以通报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将该项荣誉记入学生毕业档案。
五、评分细则
(一)目的要求
为切实落实“劳动实践周”各项工作,创设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特制定本“细则”。
(二)检查办法
1、学生处组成考评小组,由贺安民任组长,具体安排学生处工作人员负责检查、考评各班劳动情况。
2、早自习由学生处重点检查人员到岗情况、督促做好卫生打扫工作;
3、学生处组织二位老师和学生会组织二位学生对各区域具体项目的检查、打分。
4、检查总体结果将于劳动任务全部结束后反馈至各班主任。
(三)评分细则:(百分制,每出现一处扣分如下)
1、人员未按时到岗,—2分/人;
2、无故未扫或未及时打扫:—2~5分;
3、打扫不彻底,地面或草坪留有杂物、垃圾:—1~2分;
4、屋顶墙面、墙体、瓷砖、窗台不干净(如蜘蛛网、各种污渍、有明显灰尘等):—1~2分;
5、扶手、栏杆未擦或未擦干净:—1~2分;
6、地面未拖干净、地面有成片水渍:—1~2分;
7、天井或绿化带有垃圾、杂物:—1~2分;
8、绿化带有杂物、垃圾:—1~2分;
9、未按学校作息时间操作:-2~5
10、学校安排任务未彻底完成,按情节适当扣分。
六、本办法解释权归学生处。
活动主题:文明校园、由我们共建!
一、我们的目标:
1、创建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营造文明湖外的浓厚氛围,为和谐校园创造良好环境
2、调动同学们的劳动热情,锻炼和提高同学们的体魄,培养同学们的爱校情感
3、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二、劳动内容
根据学校的劳动周安排,结合包干区的情况,本次劳动周内容的安排如下:
1、区域内文明督导:文明用餐、文明用语
2、区域内文明整治:宣传栏(牌)杂物清理、口香糖迹清除
3、区域内保洁:杂物(纸)入篓,重点是绿化地上烟头。
文明有序:校园内生活区、教学区体育场的还留杂物。
(各个班级的教师及包干区,详情包干区见分配表)
4、考勤督导:不定期的对当天同学上岗情况
三、劳动范围及参与对象
xxx职业学院(xxx校区)全院班级
四、劳动时间
待定
五、相关人员职责要求
1、负责人必须监督同学们认真劳动,同时做到以身作则,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
2、参与同学必须认真负责,准时到岗,上岗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并严格按要求完成检查督导任务。
3、各小组负责人必须严格要求,确保本组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劳动任务。
4、劳动者如有不明之处,应及时向该片区负责人咨询。
5、各小组应在对应的劳动时间段提前10分钟上班,并做好签到工作,否则记以迟到和旷课。
6、督导组成员负责各区域的考勤。
7、劳动周期间如有变动将提前通知并进行相应调整;如没有任何变动,则按计划进行。
六、劳动要求
(一)文明整洁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
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
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
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搞好学校卫生工作,我校把四月份定为“劳动实践周”,各班主任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到“劳动实践周”活动中来,通过参加家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需求和热情,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快乐,这样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学校计划要求与本校实际,现仅在高一年级推行学生“劳动实践周”制度。
二、组织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xx校长任组长,xx任组员。
2、劳动实践周工作在学校统一组织下,由各班级具体落实。
3、由学生处领导和教师负责检查、协调劳动实践周班级的运转情况和考评工作,并公布评比结果。
4、由主管卫生的周上桥老师组织好值日班级之间的交接,学生处安排教师具体负责卫生方面的检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