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恐防暴应对措施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反恐防暴应对措施1
一、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多由单个犯罪嫌疑人实施,其预谋、准备、实施都由一人独立完成,没有同伙、征兆、计划、机构和组织指使,甚至是激情犯罪,具有很强的突发性,防范难度大;为达到报复社会的目的,犯罪嫌疑人往往选择能够造成大量群众死伤、公共财产损失严重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极端手段实施犯罪,作案手段主要有持械行凶、爆炸、放火、投放危险物质、驾车冲撞等。
作案手段极端,社会危害性大;作案地点大多在公共场所,侵害对象不特定,多发生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主干道、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造成大量无辜人员伤亡,引发社会恐慌;犯罪嫌疑人多为弱势群体,平时性格内向、思想极端、行为偏执,自尊心极强,承受挫折能力低,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差,人际关系长期不协调。
恐怖活动犯罪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主要形式为: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等其他恐怖活动。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的区别:前者以为达到报复社会的目的,作案手段残忍、人员伤亡惨重、社会影响恶劣,且极易导致诱发效应;后者则以宗教极端为思想基础,以暴力恐怖为主要手段,以民族分裂为最终目的,在动机上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其目标是反对国家和社会现有的统治秩序,希望能建立新的统治秩序,以实现其在政治方面的诉求。
二、反恐防暴常识
公民个体的应对原则
1.遇到恐怖袭击事件不要围观,应立即离开。
2.如正处在事件现场,保持镇静,因为盲目的慌乱会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判断。
3.设法判明自己目前是否面临危险,如有危险,做好个人防护,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如无法逃避时,应利用地形、隐蔽物遮掩、躲藏。
4.如遇恐怖袭击事件实施者抛洒不明气体或液体,应迅速躲避,且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5.公民被劫持或在偏僻区域遭遇袭击时,尽量保持镇静,避免激怒恐怖分子。
6.观察现场状况,时机成熟时迅速撤走,远离现场。
7.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灵活变通。
8.确保个人安全情况下,要尽快报警。
报警尽量简明,但细节清晰。
包括:地点、时间、发生事件、后果等。
比如枪击事件,应说:“在位置、有个穿衣服的人,手持武器,打伤人”;比如纵火事件,应该说在××位置发生火灾,附近有无危险物等(位置信息包括:区、路、住宅小区、第几栋楼、第几层楼等)。
9.尽快展开自救互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
呼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语言必须精炼、准确,讲清重要的,避免耽误时间。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事件类型、受伤人数、伤情情况、受伤时间、候车地点、呼救人姓名身份、联系方法。
三、公民遭遇恐怖袭击的撤离方法
在发生恐怖袭击时,怎样迅速撤离险境:
1.要保持镇静,判明所处位置,看准疏散路线。
2.善于选择通道,不要使用电梯,不盲目跟随人流拥挤。
3.要把随身小包贴于胸前,不要因为财物重返危险境地。
4.撤离时要视情侧身、贴墙、溜边、匍匐前行,可用物品遮掩身体易受害部分和不靠近窗户玻璃,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避免被推倒在地。
5.要服从相关指挥,不盲目拥挤,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6.及时自救互救,最大限度避免伤害。
四、公共场所的应急求助设施
1.在公共场所部位,均有红底黄字的“报警开关”标志,箭头指向位置即按钮位置,下推为报警电话。
2.走廊配有干粉灭火器箱,上面贴有红色“灭火器”标志。
3.楼层内设有事故照明灯,可见清晰的“紧急出口”标志。
4.在走廊或者楼梯,有消防栓,附近配有消防带。
5.城市中心有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切记: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反恐防暴应对措施2
组长:宣传部部长
副组长:宣传部副部长
成员:宣传部工作人员及各院部政治辅导员。
工作职责:在学校应急反恐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突发事件现场正面宣传,防止散布谣言造成社会恐慌,及时用影像设备收集暴恐分子的人证、物证,以及现场目击证人和群众反映的其它相关资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事发情况汇报上级相关部门。
(6)反恐应急后勤保障组:
组长:后勤处处长
副组长:后勤处副处长
成员:后勤处全体
工作职责:根据学校指挥部指令,组织后勤工作人员,配合其他工作小组,进一步做好校园水、电、暖和伙食供应,为平息事态提供物资保障。
四、成立反恐应急联防队和任务划分
成立反恐应急联防队,共计40人,分三个组,分别是应急联防组(20人)、校园巡逻组(10人)、门卫执勤(10人)。
应急联防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针对突发暴恐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并将情况立即报告指挥部和学校有关领导。
校园巡逻组:在学校发生突发暴恐事件时,要第一时间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巡逻和安全检查,确保校园校园稳定。
门卫执勤组:遇突发暴恐事件,第一时间封闭大门,严格盘查进出人员和车辆,预防不法分子进入校园。
五、应急反恐防暴工作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原则。
把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暴恐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二是,快速反应原则。
学校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恐防暴应急指挥部报告,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果断处置。
三是,预防为主原则。
努力提高全校防范突发暴恐事件的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做好应对突发暴恐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等各项工作。
及时对各类可能引发暴恐和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四是,防止激化的原则。
对出现突发公共事件问题要因势利导,防止事态的蔓延和扩大,重在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五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根据突发暴恐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处置,每组的主要负责人是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六、应急反恐防暴处置措施
一是,校园一旦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学校反恐应急指挥部要观察事件发展动向,及时掌握信息,并与周口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及时取得联系,按照指挥中心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组织本校联防队员为应急力量,并随时接受指挥中心调动。
二是,学校反恐应急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向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报告事态发生情况,不得隐瞒事实真相,并采取响应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三是,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阻隔外界群体与本校学生的联系,积极有效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四是,当闹事者不听劝告,肆意破坏校园财物,或冲入校园进行非法活动时,保卫处可迅速将闹事者与围观者隔开。
情况紧急和必要时直接向110报警或触发一键报警,及时与公安、武警取得联系,依法强行制止事态发展。
五是,妥善处理事后工作。
当事态得到基本控制或平息后,要查明出现问题原因,深入做好师生思想教育工作,确保校园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反恐防暴应对措施3
一、指导思想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小区重大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小区的公共秩序,维护业主生命安全不受侵犯做好防范,全面提高应对恐怖和暴力能力,根据我物业实际情况特制定小区反恐防暴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恐防暴应对措施6篇一些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复制和下载。
反恐防暴应对措施1
一、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多由单个犯罪嫌疑人实施,其预谋、准备、实施都由一人独立完成,没有同伙、征兆、计划、机构和组织指使,甚至是激情犯罪,具有很强的突发性,防范难度大;为达到报复社会的目的,犯罪嫌疑人往往选择能够造成大量群众死伤、公共财产损失严重并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极端手段实施犯罪,作案手段主要有持械行凶、爆炸、放火、投放危险物质、驾车冲撞等。
作案手段极端,社会危害性大;作案地点大多在公共场所,侵害对象不特定,多发生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主干道、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造成大量无辜人员伤亡,引发社会恐慌;犯罪嫌疑人多为弱势群体,平时性格内向、思想极端、行为偏执,自尊心极强,承受挫折能力低,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差,人际关系长期不协调。
恐怖活动犯罪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主要形式为: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等其他恐怖活动。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与恐怖活动犯罪的区别:前者以为达到报复社会的目的,作案手段残忍、人员伤亡惨重、社会影响恶劣,且极易导致诱发效应;后者则以宗教极端为思想基础,以暴力恐怖为主要手段,以民族分裂为最终目的,在动机上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其目标是反对国家和社会现有的统治秩序,希望能建立新的统治秩序,以实现其在政治方面的诉求。
二、反恐防暴常识
公民个体的应对原则
1.遇到恐怖袭击事件不要围观,应立即离开。
2.如正处在事件现场,保持镇静,因为盲目的慌乱会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判断。
3.设法判明自己目前是否面临危险,如有危险,做好个人防护,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如无法逃避时,应利用地形、隐蔽物遮掩、躲藏。
4.如遇恐怖袭击事件实施者抛洒不明气体或液体,应迅速躲避,且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5.公民被劫持或在偏僻区域遭遇袭击时,尽量保持镇静,避免激怒恐怖分子。
6.观察现场状况,时机成熟时迅速撤走,远离现场。
7.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灵活变通。
8.确保个人安全情况下,要尽快报警。
报警尽量简明,但细节清晰。
包括:地点、时间、发生事件、后果等。
比如枪击事件,应说:“在位置、有个穿衣服的人,手持武器,打伤人”;比如纵火事件,应该说在××位置发生火灾,附近有无危险物等(位置信息包括:区、路、住宅小区、第几栋楼、第几层楼等)。
9.尽快展开自救互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
呼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语言必须精炼、准确,讲清重要的,避免耽误时间。
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事件类型、受伤人数、伤情情况、受伤时间、候车地点、呼救人姓名身份、联系方法。
三、公民遭遇恐怖袭击的撤离方法
在发生恐怖袭击时,怎样迅速撤离险境:
1.要保持镇静,判明所处位置,看准疏散路线。
2.善于选择通道,不要使用电梯,不盲目跟随人流拥挤。
3.要把随身小包贴于胸前,不要因为财物重返危险境地。
4.撤离时要视情侧身、贴墙、溜边、匍匐前行,可用物品遮掩身体易受害部分和不靠近窗户玻璃,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避免被推倒在地。
5.要服从相关指挥,不盲目拥挤,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6.及时自救互救,最大限度避免伤害。
四、公共场所的应急求助设施
1.在公共场所部位,均有红底黄字的“报警开关”标志,箭头指向位置即按钮位置,下推为报警电话。
2.走廊配有干粉灭火器箱,上面贴有红色“灭火器”标志。
3.楼层内设有事故照明灯,可见清晰的“紧急出口”标志。
4.在走廊或者楼梯,有消防栓,附近配有消防带。
5.城市中心有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切记: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务必留心疏散通道、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反恐防暴应对措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