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4篇,希望大家喜欢。

八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日:“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吏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

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登辅弼书吏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3.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

(浙江绍兴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8分)

云梦田

刘基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①,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日:“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日:“无之。”安陵君愕日:“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日:“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用事,旧指当权。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二处)(2分)

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楚王好安陵君:

(2)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

(3)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

(4)景睢失色而退: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16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夏日赏荷

李盛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余以为妙绝:

(3)濯清涟而不妖:

((2)乃

乃如其言〔〕

经营数日乃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神游其中,如登蓬岛。

(2)胸中丘壑,假设将移居者然。

4.文段中有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解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相关问题。

游黄溪记

黄溪①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②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③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假设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淳④。来假设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假设颏颌断腭⑤。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

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

(摘自《柳河东集》)

[注释1①黄溪:又名黄江,位于湖南永州市东。②华:同“花”。③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④膏淬:(水)像膏汁一样汇聚无波。淬,水不流动。⑤颏颔断屙:颏,kē,下巴尖,断,yín,通“想”,

牙根;腭,è,牙床。

1.解释以下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祠之上,两山墙立

(2)有鱼数百尾方米会石下

(3)自是又南数里

(4)山舒水缓

2.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略假设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菁膏停。

(2)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

★3.选文采用的写作顺序,依次写了黄溪、、的优美景致,着笔不忘历程的记录,看似平常,却使读者有亲历其境的感受。

4.作者写景善用比喻,试从文中选择一处,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试简要说明。

(2016.四川成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日:“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帚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假设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假设有情于感

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略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1.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竹本固固:牢固

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求:探求

C.不终日而毕毕:完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4篇,希望大家喜欢。

八下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日:“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吏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

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登辅弼书吏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3.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

(浙江绍兴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8分)

云梦田

刘基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①,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日:“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日:“无之。”安陵君愕日:“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日:“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用事,旧指当权。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二处)(2分)

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楚王好安陵君:

(2)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

(3)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

(4)景睢失色而退: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16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夏日赏荷

李盛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余以为妙绝:

(3)濯清涟而不妖: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