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6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1
为加强本单位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处置程序和有关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指挥
火灾发生后,由单位的负责人任总指挥;负责人不在时,
由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人员任总指挥;
二、灭火疏散处置程序
一火警、火灾的确定和报警
接到消防控制室的火灾探测器报警通知时,接到通知的人员应当立即前往现场查看;
任何人确认发生火灾后,无论火灾大小,现场人员
和消防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应当立即立即向119报警,报警时应讲明单位、具体地址、起火楼层部位、何物引起火灾、有无人员围困及火势大小等;
现场人员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后,应迅速按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手动报警按钮或利用现有的通讯器材向消防控制室等外界人员传达火灾信息;
二初起火灾的处置程序
1、起火现场附近的员工,为第一灭火力量,应在1
分钟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就近取用灭火器材进行初起火灾的扑救;
②关闭火灾区域内的电源;
③疏散火灾区域附近的旅客或顾客;并稳定好疏散人员的情绪,维护好现场秩序
④疏散引导员在安全出口附近组织人员疏散;
⑤开启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口;
⑥根据火势蔓延情况,确定是否下防火卷帘门;
⑦始终保持与消防控制室的联系;
2、单位的消防队为第二灭火力量,应在接到发生火灾的
3分钟内,立即赶赴火灾现场一般通过楼梯,会同第一灭
火力量采取上述措施,及时扑灭火灾、疏散人员;
3、消控中心值班人员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①立即启动防排烟风机和喷淋泵及消火栓泵;
②除消防电梯外,将火灾区域内的电梯迫降到底层;
③关闭火灾层的空调电源和切断非消防用电电源;
④始终保持与起火现场的联络,及时了解扑救情况;
⑤开启火灾事故广播切换音频,发出紧急通知,说明起火的楼层部位和火势蔓延的区域,稳定人员情绪,告知所有顾客在疏散引导员的指引下有序的疏散;并立即转告总机话务员通知大厦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
⑥保持对外的一切联系;
三、火灾发生时应注意的事项
1、火灾发生后,不要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置,
更不能大声尖叫;
2、初起火灾时竭尽全力设法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3、不要留在危险地段;不要回到着火点拿遗留的物品;
4、因电引起的火灾,在未切断电源时,不要使用水和消
火栓扑救应使用干粉灭火器,以免因水导电,危及人身;
5、不要使用电梯,不要进入自动扶梯间;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疏散引导组职责:引导人员疏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
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错的地点安排专人值守,其余人员分片搜索未及时疏散的人员,并将其疏散至安全区域。
公众聚集场所单位应把引导疏散作为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的重点,加强疏散引导组的力量配备。
4.安全防护救护组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安全防护救护组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视情转送医疗机构。
5.火灾现场警戒组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火灾现场警戒组职责:控制各出口,无关人员只许出不许进,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
6.后勤保障组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通信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供电控制、水源保障。
7.机动组
确定组长、副组长及成员。
机动组职责:受指挥部的指挥,负责增援行动。
总之,单位应当根据单位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以及行业特点、规模大小、人员素质等实际情况设置应急机构,明确人员和职责,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器材装备。
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方案
假定各重点部位发生火灾,针对预想火情,按照火灾处置程序,逐一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是应急预案的最重要的部分,必须具体到每一位参加行动的人员。
1.火情预想
火情预想即对单位可能发生火灾作出的有根据、符合实际的设想,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方案的重要依据。
其内容如下:
(1)重点部位,主要起火点。
同一重点部位,可假设多个起火点。
(2)起火物品及蔓延条件,燃烧面积(范围)和主要蔓延的方向。
(3)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如可燃液体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结构的倒塌,人员伤亡、被困情况等),以及火情发展变化趋势,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等。
(4)区分白天和夜间、营业期间和非营业期间。
火情预想,要在调查研究、科学计划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火灾特点,参考类似案例,使之切合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防止主观臆断。
火情预想还要通盘考虑,各种情况要互相联系,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火灾处置一般程序
火灾处置一般程序是灭火和应急疏散行动方案的形式要件。
(1)报警:以快捷方便为原则,确定发现火灾后的报警方式。
如口头报警、有线报警、无线报警等,报警的对象为“119”火警台(“三台合一”的地区为“110”指挥中心)、单位值班领导、消控中心等。
(2)接警:值班领导、消控中心接警后,立即通知指挥部、各职能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启动应急预案。
(3)处置:指挥部、各行动小组和义务消防队迅速集结,按照职责分工,进入相应位置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六、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
计划图有助于指挥部在救援过程中对各小组的指挥和对事故的控制,应当力求详细准确、直观明了。
总平面图:标明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以及与邻近单位的关系等。
各层平面图:标明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灭火器材配置。
特勤大队:根据警情等级调集相应力量
2、第二出动
支队增援力量: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根据火场态势调集相应力量到场。
五、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的扑救原则
(一)统一指挥,及时调集社会力量
人员密集场所环境复杂,易造成人员被困,火势蔓延迅速,灭火救援行动困难。
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后及时了解现场情况,调集有关资料,根据情况通知政府领导与公安消防部门组成灭火救援总指挥部,由政府领导协调有关单位参与救灾活动,公安消防部门负责事故的灭火救援工作。
(二)加强第一出动力量
全面考虑所需人员数量和装备类型人员密集场所环境复杂,可供作战的有效途径少,行动必须立足于“快”,除调派充足力量的车辆外,应充分考虑事故现场所需的战斗人员数量及所需装备的类型。
特别注意及时增派特勤人员和车辆(如登高、排烟、破拆、照明等)。
(三)积极抢救和疏散人员,同时兼顾灭火
当火场内有大量人员未疏散时,应将救人放在首位。
1、分若干小组,打开一切有效途径疏散人员至安全地带;
2、注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深入内部死角或人员易误入部位寻找被困人员;
3、烟雾、高温威胁被困人员时,应适时破拆排烟或用雾状水掩护救人;
4、人员被火势围困时,应部署一定的灭火力量,救人、灭火同步进行,如情况特殊也可先灭火后救人;
5、利用室内或室外移动喊话器或横幅、标语等方法,稳定人员情绪,为疏散创造条件。
六、处置措施
1、力量调度
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公众聚集场所灭火救援预案。
1)按福州支队四级预案调动辖区中队、特勤大队出警;
2)通知邻近医疗机构和110;
3)要求单位进行救人灭火措施
①迅速向“119”指挥中心报警。
利用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指引安全疏散的路线和自救的方法。
派人在单位入口等待消防队到来;
②保安人员和义务消防队员迅速疏散、抢救被困人员。
③启动内部的消防设施,利用排烟设备进行排烟,喷淋系统实施灭火,并放下防火卷帘门进行防火分割。
同时,义务消防员利用室内消火栓和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
④组织人员迅速疏散易燃易爆危险品贵重物品及可能引起火势蔓延的物品。
4)立即通知指挥长前住现场;
5)群呼通知支队领导和指挥部成员前往现场或准备相关物资;
6)根据火场态势调集增援力量到场。
7)根据火场需要,在支队领导授权下通知相关部门领导。
如市、区政府,市、分局、交巡警支队、医疗救护、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煤气公司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工程技术专家等到场,成立火场总指挥部。
2、组织指挥及职责
支队组成现场灭火救援指挥部,由支队领导和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监督处四个部门、辖区大队领导组成,其职责是负责现场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后勤保障等工作。
现场灭火救援指挥部服从由省市政府领导组成的总指挥部的领导。
1)火场总指挥部
总指挥:到场职务最高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