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汇报,下面小编整理了反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反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1
根据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工作的通知》和《全市反电诈宣传防范工作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现将市民政局20xx年度反电信诈骗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压实责任,全面营造宣传氛围
一是及时传达会议精神。20xx年11月19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电视电话会召开后,市民政局第一时间对反电诈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在11月23日第59次局长办公会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金全向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传达了全市联席会议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建要求,要立足岗位职责发挥职能优势,切实增强警惕性,切实将各项宣传防范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20xx年11月25日,市民政局成立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六安市民政局反电诈宣传防范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全市反电诈宣传防范工作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民政实际,印发了《六安市民政局反电诈宣传防范工作实施方案》,对工作责任进行了细化分解,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二、多措并举,全力落实工作任务
一是广泛开展反电诈宣传。市民政局充分认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反电诈宣传。一方面,运用市民政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知识问答、图解、动画等形式,开展灵活生动的网络宣传;另一方面结合“江淮普法行”“法律六进”、宪法宣传周等普法活动,推动反电诈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民政服务机构。市联席会后,市民政局机关已组织3次宣传活动,覆盖约1000人次。
二是深入落实反电诈宣传“三个一”要求。按照《全市反电诈宣传防范工作实施意见》精神和《六安市民政局反电诈宣传防范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市民政局印发反电诈宣传资料300余份,并将相关电子宣传资料发给各县区民政局、机关各科室,明确要求全市各类社会团体、各级养老机构、婚姻登记场所等落实反电诈“三个一”:一份宣传海报、一份二维码、一套宣传资料,确保宣传覆盖率。
三是切实加强工作落实督导。市民政局坚持将反电信诈骗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经常性针对低保户、特困供养群体等服务对象和民政福利机构开展防骗宣传。在督查走访调研中,做到了反电诈宣传提醒全覆盖,进一步增强了民政服务对象的反电诈意识。
三、积极作为,确保工作常态长效
反电信诈骗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市民政局将坚持毛毛雨常下、婆婆嘴常讲、防范警钟常敲,做到“三个继续”:一是继续提高反电诈宣传的覆盖面,努力做到民政领域反电诈宣传无盲点无死角;二是继续提升反电诈宣传的影响力,争取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宣传,实现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显著提高;三是继续加大工作责任落实的督促检查,以定期不定期的督导检查,确保反电信宣传防范工作形成常态、取得长效。
反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2
20xx年,根据启东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总体部署,结合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发案形势特点及财政工作实际,我局积极开展打诈专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局党组高度重视,由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局各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成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协调组织全局上下做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倪红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陈阳部署专项工作时,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坚持将创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防范工作中,构建多形式、高频次、全覆盖的立体宣传体系,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打通宣传防范“最后一公里”,做到反诈宣传“看得到、听得到、问得到”,实现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显著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是落实经费保障。工作开展以来,我局结合自身职能,对全市各部门联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所需的宣传防范经费提供保障支持。
二是加强宣传工作。我局会计科牵头,通过发放纸质宣传单及电话告知等方式对全市会计行业协会的财务人员加强宣传防范,做到财务人员人人知晓冒充领导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电子邮件诈骗三类犯罪的手段特征和防范要点。
三是拓宽宣传渠道。把反诈骗宣传纳入志愿服务活动和党员教育内容。利用国企宣传的渠道,全力组织市属国有企业和市属国企员工深入广大群众,开展好反诈宣传。在财税大楼一楼东侧大屏播放“全民反诈1+6”公益宣传片,提高干部职工反诈意识。
三、下阶段工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推进全民反诈防诈宣传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单位职工及其近亲属、管理服务对象、下属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教育防范,筑牢自身防火墙。二是进一步落实局党组主体责任,经常性地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推动宣传防范工作深入开展,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考核。三是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反诈骗宣传,提高工作成效。四是进一步履职尽责,为全市各部门联动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反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3
全县打击和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启动后,县金服中心严格按照《德安县打击和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方案》《九江市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按照职责任务分工,采取建机制、严排查、强教育等措施,在全县开展了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工作,助推全县打击和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走向深入。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安排部署。成立了全县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县处非办主任高丽敏同志兼任专项整治办主任,县金服中心、县民政局、县银监组、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市监局、县网信办及其他有关单位为成员,在县处非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制定下发了《德安县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德安县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和整治工作方案》《关于组织开展防范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各成员单位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整治工作。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处非领导小组组长周纬华同志高度重视防范非法集资工作,多次主持召开会议,要求各单位增强责任感,积极做好金融放贷、电信网络诈骗、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防范整治工作。
(二)强化责任担当,深挖细查摸线索。县处非办一方面加强与市金融办的联系汇报,接受业务指导,一方面组织各处非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开展各辖区、各行业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排查,并及时公布了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举报电话。县公安局对重点机构、重点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并对存量案件和线索进行深挖排查,未发现非法集资风险;县民政局对全县民政备案的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摸排,未发现非法集资风险;县网信办安排专人7*24小时值守网络舆情系统,对网络关键词进行动态监测,5月份突击检查9家互联网企业及重点场所,未发现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非问题;县市监局对全县24家相关的经营户摸排,未发现商家有吸收老年人资金行为;县住建局对全县30个项目工地、23个房产楼盘及56家物业小区下发自查整改通知,要求各企业自查养老领域非法集资行为,5月初,对各企业开展了养老诈骗自查情况的抽查,抽查比例20%,未发现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问题。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升防范意识与能力。在今年春节期间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和宣教工作基础上,县处非办又制定下发养老领域集中宣传活动方案和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方案,组织开展高频度宣传教育活动。
1、开展网络宣传。在县政府网发布“养老”风险预警提示,在德安县政务公众号推送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制作的“防诈宝典”短视频,组织各乡镇观看省金融监管局联合北京金信网银公司举办的“关爱养老防诈骗”公益宣传直播,多方引导干群识骗防骗,增强“防诈免疫力”。
2、开展集中宣传。5月13日在义峰山公园参加县公安局组织的“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月15日,在义峰山公园组织20余家单位举办“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的集中宣传日活动,向群众宣传防范“养老”诈骗知识,派发防范非法集资、防范养老诈骗等宣传资料20xx余份,视频播放防范知识30余次,赠送环保袋、扇子等宣传品20xx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9人次。集中宣传日活动开展情况分别获学习强国、新华网总网、凤凰网、江西卫视2套报道。
3、开展流动宣传。5月22至24日,在九江市处非办的指导下,县处非办联合辖内7个乡镇开展了9场次“投教防骗进社区”蓝马甲公益宣传活动,该活动主要通过“五个一”宣传模式(一台大篷车、一个微型展览、一个防非反诈集市、一个“小课堂”、一支“蓝马甲”志愿宣传队)向群众宣讲防骗防诈知识。6月20日,中央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7分钟介绍我县蓝马甲公益活动开展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教育的覆盖面还不足,适合老年人的,喜闻乐见的宣传不多,提升老人识骗防骗的能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部门间协调配合还要加强,信息共享不及时,不利于快速识别风险和预警。
三、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深入推进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整治工作。
一是加大重点机构、重点行为的排查。依托“赣金鹰眼”“金融机构大额资金异动平台”、各处非单位的排查以及群众举报,收集问题线索,制定工作台账,进行销号整治。
二是加强协同处置。强化与公安、人行、银监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工作。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把老年人作为重点宣传教育对象,通过各类媒介载体,开展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宣传教育活动进机关、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特别是要对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进行常态化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