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定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保护我们美丽的校园,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1
一。活动目的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学校是我们播种期望的田野,让学生从小懂得实现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减少垃圾废弃物的产生量,是解决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问题重要途径之一;实现废弃物再利用和再循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牢牢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我们开展《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垃圾分类》专项德育活动的首要目的。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新时代中学,我们要积极参与并做好校园垃圾分类作,汇聚建设美丽校园的青春正能量。各班一定要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将班级垃圾分类处理落到实处,以崭新的面貌,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我们的校园。
二、活动要求
为了更好推动该项活动,我们将采取全校统一管理,班级轮流值班,垃圾定时回收,固定地点存放,周期时段处理。促进本项活动持续有效开展下去。
班级垃圾分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灯泡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废纽扣、电池、农药瓶等。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班级可回收垃圾主要有两类(废纸和饮料瓶)。
1、班级要配备两个不可回收垃圾袋(教室一个,卫生区一个,两打扫三维护时间送一次垃圾,教室不存放过多垃圾),两个精致可回收垃圾箱(不易太大,垃圾精分勤送,可回收垃圾箱建议自制,做成班级文化)。一个回收废纸(回收平整废纸,揉成团、撕扯成小碎片废纸不回收)。一个回收饮品瓶(瓶子中的饮品倒控不带液体)
早上6:30—6:50(不包含周日)为回收垃圾时间。回收垃圾的地点在大垃圾桶处。
2、值周班级:
(1)值周班级要对当日回收的垃圾对应班级登记打分。一日一登记,一周一汇总。
(2)值周班级要对倒不回收垃圾的班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班级要酌情扣分。
(3)维护好当日大垃圾桶的卫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卫生部监督检查。
(4)周日下午值周结束,处理完本周所有可回收垃圾(指定专人回收),打扫干净储存室,登记公示回收所获受益。
(5)上交三篇心得体会。
三。活动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时间20XX年6月13日——6月18日)
(1)各班上交一份以“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为主题的小画报,自主管理委员会评比打分并做成板面展示。
(2)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主任例会、校园广播进行大力宣传。
(3)办一期以“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为主题黑板报。
(4)各班准备好垃圾分类回收箱。
(5)各班制订本班活动方案。
2、正式实施阶段(6月23日)
(1)定期检查评比垃圾分类设施(两个可回收垃圾箱)
(2)垃圾回收登记打分进入班级月考核。
(3)校园广播播放值周班级优秀《心得体会》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XX〕2号)《广东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粤教后勤函〔20XX〕20号)及汕头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汕头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XX年6月28日汕头市潮南区教育局《潮南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园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际行动,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根据《汕头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汕府办〔20XX〕9号)和20XX年6月28日汕头市潮南区教育局《潮南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工作,规范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做好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强化师生校园垃圾分类责任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明确分工,责任落实
(1)校园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由学校后勤处具体负责。
(2)校园垃圾分类进课堂由教务处具体负责。
(3)校园垃圾分类宣传由学生处具体负责。
(2)加强师资。积极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尤其做到班主任垃圾分类教育培训全覆盖,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意识。
(3)组建队伍。动员学生加入志愿者队伍,对校园内的垃圾分类进行日常管理监督,并建立通报、奖惩机制。
(4)源头减量。坚持垃圾分类和减量并重,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在保证正常生活消费的基础上,能节省的一定要节省,节水、节电、节约粮食。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用餐自备餐具,食物按需取用,推行“光盘行动”,减少食物浪费。
(5)开展活动。组织师生签名宣誓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在活动横幅上签名,在会上集体宣誓,形成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举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组织好班级、年级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做到人人参与,以竞赛的形式促进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切实提高垃圾分类和减量的知晓率。结合红色、绿色和古色三项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垃圾分类环保书信、手抄报、绘画、演讲和变废为宝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垃圾回收利用率。
3、总结评比阶段(20XX年11月-12月)
在年底表彰一批先进班集体,推出一批先进个人。
4、巩固提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底)
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制定出台垃圾分类教育、实施、考核系列规章制度,推进垃圾分类教育常态化、机制化、制度化。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4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动员推进会精神,进一步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结合全县教育系统实际和前期工作,教育团工委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立全县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和长效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全体师生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并对推动全社会普遍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以教育促动学生,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牵动社会,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宝应发挥积极作用。
二、活动目标
(一)以点带面,加大校园垃圾分类实施的覆盖面。通过多种形式全面推进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XX年底,评选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到20XX年底,全县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达到100%。
(二)突出重点,推动垃圾源头的减量管理。通过宣传教育,倡导文明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学生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广泛开展节俭教育,拒绝浪费,力争在校园内做到垃圾分类的同时,在生活垃圾的减量上有所突破。
(三)家校联动,以“小手牵大手”模式扩大教育的辐射范围。努力实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帮伙伴、带动一批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标,有效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切实将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理念延伸至家庭和社会。
三、活动主题
垃圾分类我们助力
四、活动时间
20XX年8月——20XX年12月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8月)
1、各校应结合实际,出台本校垃圾分类教育活动方案,成立垃圾分类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一把手校长为主要负责人,德育处、团委(团总支)、少先队、班主任等负责同志为小组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各校团队活动室。
2、假期里,要充分利用校园公众号、班级微信等平台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普及推广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理念,通过知识问卷、手抄报等方式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进行巩固,确保全员参与,共建低碳生活理念。
3、开学前,各校要在校园内、班级内营造垃圾分类教育的宣传氛围,让垃圾分类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二)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9月——11月)
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我们助力”启动仪式,全县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垃圾分类我们助力”之争做“垃圾分类小达人”活动。
1、“垃圾分类小达人”之“小监督员”。
组织一次垃圾分类专题知识竞赛。假期里,鼓励学生充分阅读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并熟记于心、落实于行。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推选最佳选手参加学校组织的垃圾分类知识竞赛,评选出优秀选手成为校园垃圾分类“小监督员”,对各班级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垃圾分类的正确率,并纳入到学校每天的常规管理考核中。
2、“垃圾分类小达人”之“小设计师”。
组织一次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设计展。以海报、手抄报、书法、绘画、公益广告等形式进行创作设计,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园内适合位置进行宣传推广展示,评选出“小设计师”,同时,全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践行。
3、“垃圾分类小达人”之“小宣传员”。
组织一次以“垃圾分类生活更美”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活动。通过分享自己或家人在践行垃圾分类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和个人感悟,引导学生坚定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理念。学校评选出优秀学生的作品,通过校园广播台、国旗下讲话、演讲比赛等平台让“小宣传员”面向全校进行宣传。学校也可制作成视频,于校园公众号中进行投票评选,让垃圾分类的宣传走进千家万户。
4、“垃圾分类小达人”之“小创意师”。
组织一次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垃圾再利用创意大赛。了解世界上垃圾再利用的经典案例,鼓励学生将生活中废弃的垃圾重新设计循环使用,将优秀的创意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展示,评选出“小创意师”,同时,对全体学生进行节约教育,从引导学生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
5、“垃圾分类小达人”之“小志愿者”。
组织一批团员、优秀少先队员为“小志愿者”,利用假期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服务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垃圾分类,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提高全社会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覆盖率,为建设生态宝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总结评比阶段(20XX年12月)
1、各校总结上报校园垃圾分类教育的开展情况,县局组织优秀典型交流,对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考核,并通报考核成绩,形成校园垃圾分类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分类实效。
2、县教育局将组织校园垃圾分类教育总结表彰会,对全县各中小学在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打造典型、树立榜样,并大力推广其先进经验。
学校一定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保护我们美丽的校园,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1
一。活动目的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学校是我们播种期望的田野,让学生从小懂得实现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减少垃圾废弃物的产生量,是解决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问题重要途径之一;实现废弃物再利用和再循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牢牢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我们开展《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垃圾分类》专项德育活动的首要目的。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新时代中学,我们要积极参与并做好校园垃圾分类作,汇聚建设美丽校园的青春正能量。各班一定要秉承绿色环保的理念,将班级垃圾分类处理落到实处,以崭新的面貌,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我们的校园。
二、活动要求
为了更好推动该项活动,我们将采取全校统一管理,班级轮流值班,垃圾定时回收,固定地点存放,周期时段处理。促进本项活动持续有效开展下去。
班级垃圾分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有害垃圾包括废灯泡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废纽扣、电池、农药瓶等。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班级可回收垃圾主要有两类(废纸和饮料瓶)。
1、班级要配备两个不可回收垃圾袋(教室一个,卫生区一个,两打扫三维护时间送一次垃圾,教室不存放过多垃圾),两个精致可回收垃圾箱(不易太大,垃圾精分勤送,可回收垃圾箱建议自制,做成班级文化)。一个回收废纸(回收平整废纸,揉成团、撕扯成小碎片废纸不回收)。一个回收饮品瓶(瓶子中的饮品倒控不带液体)
早上6:30—6:50(不包含周日)为回收垃圾时间。回收垃圾的地点在大垃圾桶处。
2、值周班级:
(1)值周班级要对当日回收的垃圾对应班级登记打分。一日一登记,一周一汇总。
(2)值周班级要对倒不回收垃圾的班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班级要酌情扣分。
(3)维护好当日大垃圾桶的卫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卫生部监督检查。
(4)周日下午值周结束,处理完本周所有可回收垃圾(指定专人回收),打扫干净储存室,登记公示回收所获受益。
(5)上交三篇心得体会。
三。活动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时间20XX年6月13日——6月18日)
(1)各班上交一份以“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为主题的小画报,自主管理委员会评比打分并做成板面展示。
(2)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主任例会、校园广播进行大力宣传。
(3)办一期以“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为主题黑板报。
(4)各班准备好垃圾分类回收箱。
(5)各班制订本班活动方案。
2、正式实施阶段(6月23日)
(1)定期检查评比垃圾分类设施(两个可回收垃圾箱)
(2)垃圾回收登记打分进入班级月考核。
(3)校园广播播放值周班级优秀《心得体会》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XX〕2号)《广东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粤教后勤函〔20XX〕20号)及汕头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汕头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XX年6月28日汕头市潮南区教育局《潮南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园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际行动,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根据《汕头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汕府办〔20XX〕9号)和20XX年6月28日汕头市潮南区教育局《潮南区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工作,规范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做好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强化师生校园垃圾分类责任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明确分工,责任落实
(1)校园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由学校后勤处具体负责。
(2)校园垃圾分类进课堂由教务处具体负责。
(3)校园垃圾分类宣传由学生处具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