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过新年》教案优质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2、感受春节阖家团圆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的温暖。
二、教学重点
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认识春节的丰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春节
1、同学们,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一个已经过了4000多年的传统节日,这就是农历新年──春节。我们俗称过年或者过春节。你们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
2、你能和大家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可能会说:吃团圆饭、包饺子、穿新衣服、看电视、放爆竹……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想问问你们,谁知道春节的来历?请大家观看视频《春节的来历》。
5、听了这个传说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传统节日、中国人独有的)
6、小结:同学们,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独有的、最重要的节日。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活动二:说说春节的讲究
1、我们每年都要过春节,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请学生打开课本,仔细阅读第xx页,找一找书上画了哪些春节的习俗。
2、学生自己观察,和同学交流。(学生可能会说:舞龙、舞狮子、猜灯谜、贴春联、贴福字、穿新衣、包饺子)
3、教师请学生思考,春节的每个习俗都是有讲究的。谁能举例说说,春节的时候为什么要穿新衣、贴福字……
4、谁贴过春联?你是怎样贴的?你会读吗?讲解对联的要求:从右边读。(出示对联,让学生练读)
5、老师小结: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其中,几个最典型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大年三十儿、正月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五。
6、关于春节,民间有这样一个顺口溜:请大家一起读一读: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结: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贴春联、买年货,张灯结彩,好一派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春节里的讲究和礼节是我们的传统,我们要多学习和了解。
活动三:讲“团圆”故事
1、请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小故事“团圆”。
2、看过故事,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这个小故事讲了哪些春节的习俗?(团圆、包饺子、包糖饺子、穿新衣、拜年、破五开始干活。)
3、请学生思考,看看图中小姑娘的表情,和小故事里的文字,她从迎接爸爸回来到送爸爸走,心情有没有变化。
4、和同学分享,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小结:过春节的时候,远在外地工作的人都会想办法回家跟全家团圆。所以,春节是一年里最团圆、最温暖的日子。家人也都会祝福远在外地工作的人平安、顺利、新年好运气。
活动目标:
1、了解新年习俗。
2、愿意在老师和同伴面前表达的自己想法,能口齿清楚的说出一句新年祝福语。
3、感受新年里快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
1、小贴卡若干个
2、自制鞭炮、贺卡、红包、福字。
3、新年送祝福视频
音乐:《鞭炮声》《喜洋洋》
活动过程:
1、欣赏短片《新年送祝福》理解故事情节。啪啪啪、过年啦!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过新年的时候要做什么吗?《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表达》
老师:那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提问
(1)刚才的短片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里面的人们是怎样说新年祝福语的呀!
(3)提问:谁知道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祝福语吗?
3、师幼互动
(1)老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李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新年的礼物,都藏在这个盒子里面,谁愿意来对李老师说一句新年祝福语我就请他从盒子里选一个礼物,谁愿意来?《老师分别请4名幼儿将礼物取出来并做解释:新年卡片、福字、鞭炮、红包》新年卡片:哇!这个是新年卡片、是老师写给小朋友的新年祝福语。祝小朋友天天开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福字:这个是什么呀!贴在哪里他!鞭炮:谁想来放鞭炮?红包:这个里面装的什么呀?
4、新年送祝福。
(1)老师:今天不仅是李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礼物礼物,今天我们的这么多的老师都给我们小朋友准备了礼物,那就请小朋友去给老师送上一句祝福语,老师就把礼物送给你咯!拿到礼物要说什么?《谢谢》
(2)播放歌曲新年快乐开始送祝福,大家一起唱《新年快乐》结束活动。
设计背景
期末在即,春节将至,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新年的气息,了解春节在中国人心里的重要性。
教案目标
1、感受过新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2、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知道我国过年南北方不同习俗。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重点难点
1、认识过年我国南北的习俗。
2、流利讲述自己过年的事。
活动准备
1、布置喜庆的环境氛围、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并把这些图片集中布置在教室里。
2、音乐:《恭喜发财》。
3、福字、各种剪纸等。
活动过程
1.看课本《过新年》一课,参观本班收集的当地“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南北方及本地区几种习俗。
(1)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在喜庆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参观图片展览。各种喜庆、热闹的图片成了孩子们谈话的中心内容。有的说:“我家年年都做糍粑来吃”“我家包饺子,我也会包饺子的'。”“我认识,这是‘福’字,过年的时候我家门上总是贴它的。”……
(2)说说自己参观后的感想,说说自己最喜欢过年时的哪项活动?“过年了,大家是怎么庆祝的?”
幼儿围绕自己刚才参观时看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因为图片内容是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家都非常愿意发言。有:收红包、穿新衣、放烟花、走亲戚拜年等。
(3)小结:过年真开心真热闹。
2、布置教室环境。
让幼儿自己动手布置过年的环境。
3、活动延伸
进行区域活动,在“小小厨房”制作各种过年吃的食品。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儿《过新年》教案优质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2、感受春节阖家团圆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的温暖。
二、教学重点
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春节的礼节和讲究。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认识春节的丰富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春节
1、同学们,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一个已经过了4000多年的传统节日,这就是农历新年──春节。我们俗称过年或者过春节。你们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
2、你能和大家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可能会说:吃团圆饭、包饺子、穿新衣服、看电视、放爆竹……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想问问你们,谁知道春节的来历?请大家观看视频《春节的来历》。
5、听了这个传说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传统节日、中国人独有的)
6、小结:同学们,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独有的、最重要的节日。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活动二:说说春节的讲究
1、我们每年都要过春节,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都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请学生打开课本,仔细阅读第xx页,找一找书上画了哪些春节的习俗。
2、学生自己观察,和同学交流。(学生可能会说:舞龙、舞狮子、猜灯谜、贴春联、贴福字、穿新衣、包饺子)
3、教师请学生思考,春节的每个习俗都是有讲究的。谁能举例说说,春节的时候为什么要穿新衣、贴福字……
4、谁贴过春联?你是怎样贴的?你会读吗?讲解对联的要求:从右边读。(出示对联,让学生练读)
5、老师小结: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其中,几个最典型的日子是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大年三十儿、正月初一、正月初五、正月十五。
6、关于春节,民间有这样一个顺口溜:请大家一起读一读: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结: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贴春联、买年货,张灯结彩,好一派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春节里的讲究和礼节是我们的传统,我们要多学习和了解。
活动三:讲“团圆”故事
1、请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小故事“团圆”。
2、看过故事,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这个小故事讲了哪些春节的习俗?(团圆、包饺子、包糖饺子、穿新衣、拜年、破五开始干活。)
3、请学生思考,看看图中小姑娘的表情,和小故事里的文字,她从迎接爸爸回来到送爸爸走,心情有没有变化。
4、和同学分享,看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小结:过春节的时候,远在外地工作的人都会想办法回家跟全家团圆。所以,春节是一年里最团圆、最温暖的日子。家人也都会祝福远在外地工作的人平安、顺利、新年好运气。
活动目标:
1、了解新年习俗。
2、愿意在老师和同伴面前表达的自己想法,能口齿清楚的说出一句新年祝福语。
3、感受新年里快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
1、小贴卡若干个
2、自制鞭炮、贺卡、红包、福字。
3、新年送祝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