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活动赛事疫情防控实施方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育活动赛事疫情防控实施方案1

为确保赛事安全顺利组织实施,保证赛事参与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对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结合大型体育赛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XX大赛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确保赛事安全顺利组织实施,保证赛事参与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

提高防范意识、落实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对各类可能引发新冠疫情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基本要求

(一)加强疫情防控。

坚持把参赛队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赛事活动组织工作,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

(二)强化赛事安全服务保障。

结合疫情防控部门指导意见,加强办赛风险形势研判,科学制定赛事活动组织方案,精准控制人员规模。

严格按照国家、XX省发布的防控指引,做实做细各项联防联控方案和疫情防控措施,完善赛事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达到防控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要求。

(三)加强赛事活动监控。

比赛期间,参赛队负责人要随时注意队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及时安排就医。

如比赛期间出现中高风险疫情,立即终止比赛。

并及时上报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备案,确保体育赛事安全顺利举行。

(四)简化体育赛事流程。

赛事活动形式一切从简,留存比赛视频资料。

因地制宜简化赛制和比赛程序,在不影响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比赛时间,减少辅助裁判、志愿者、工作人员数量。

四、防控措施

(-)比赛场所

1、比赛场所为室外场地。

2、比赛场地内应准备充足的含酒精洗手液和卫生设施,对经常接触的物品(门把手、电梯、器材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和定期清洁。

对比赛场地竞赛器材要再次进行消毒。

3、比赛场所应设置隔离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比赛场所。

比赛场地内的各个区域要安排专人落实防控措施。

4、赛事采访设置专用的采访区域,根据采访区域的大小控制进出采访区域记者的数量。

记者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记者与被采访者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

(二)人员管理

1、比赛报名实行预约制,禁止现场报名。

报名时应提供相关健康信息,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

2、比赛期间,每天都要对赛事工作人员、参赛人员利用“XX健康码等平台”,实行“绿码”准入制。

严格落实体温

检测,坚持实名登记、出入时间登记等措施。

对拒绝接受扫码、体温检测或体温异常、处于隔离期等可疑人员,谢绝入场。

3、除运动员处于比赛期间以外,所有人员进入比赛场所须全程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应符合《新冠流行期间公众佩戴口罩指引》要求。

提倡分散就餐和错峰就餐,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员密集和聚餐活动。

参赛人员和工作人员按分批次、分桌就餐或采取送餐至各自场所分开就餐。

8.卫生间管理。

保持空气流通。

确保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效果。

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粪便污物积累。

(二)室内体育活动和赛事

1.在室内场馆举办体育活动和赛事时,加强场所内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也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机械通风装置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新风直接取自室外、进风口清洁、出风口通畅。

2.定期对空调进风口、出风口消毒采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对不耐腐蚀的部件可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消毒;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进行。

3.现场建立医疗救治点,开通绿色通道,发现发热病例直接转运到定点收治医院

(三)户外体育活动和赛事

1.地点选择空旷,无人员流动的场所。

2.合理增设医疗点,在每个医疗点旁设发热病人预检观察室,增派急救车多点守候。

3.在不同点位增加手部消毒液、垃圾桶等设备。

(四)大型体育活动和赛事(如1000人以上马拉松,健步走等)

1.所有参赛人员分期分批集结,参赛选手依次进入对应区域集结,减少集结人员密度。

分时段出发,合理设置每组间距,用警戒带等方式进行隔离。

2.增设食品及饮料补给站,参赛选手根据个人需要补充。

所有废弃物品均需投入垃圾桶、垃圾袋内,注意保护环境。

3.完赛人员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尽快有序离开赛事区域,避免聚集,所有人员全面清空后,对赛事区域全面清洁和消毒。

四、疫情应急处理

(一)设置应急区域。

在活动和赛事举办场地设立临时隔离区;当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人员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二)加强健康监测。

工作人员在岗期间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报告,做好个人防护。

(三)应对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人员。

对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的人员应要求及时佩戴口罩,实施临时隔离观察,立即安排就近发热门诊就医。

其他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四)应对疑似或确诊病例。

当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送定点医院就诊,配合做好密切接触人员的判定、追踪和管理。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比赛活动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五、加强人员培训

各体育活动和赛事举办单位确定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并参加当地疾控中心组织的疫情防控卫生员培训,掌握消毒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基本要求,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六、落实主体责任

体育活动和赛事承办方责任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主办方直接承担体育活动和赛事筹备组织工作的,履行承办方责任。

当地活动和赛事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压实防控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场所通风消毒、体温检测、人员流动控制,聚集人员劝散,以及个人防护用品保管发放,宣传教育、信息收集报送等工作。

体育活动赛事疫情防控实施方案3

一、参赛队履行疫情防控措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