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医务人员感染新冠处置方案最新版5篇范文,希望可以滴大家有帮助。

医务人员感染新冠处置方案最新版1

一、病例发现报告

核酸检测实验室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后,立即同时向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和院领导报告

同步了解病例基本情况、是否仍在医院内。

若阳性病例仍在医院内,重新采样、复核;若阳性病例不在医院内,报疾控部门安排属地追阳、采样和检测复核,医院追踪检测结果。

二、应急处置(一隔二控四摸排五同时)

(一)隔离转运感染者。

立即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就地隔

离或转运至隔离病房,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个人防护,非抢救生命等特殊医疗救治需要禁止离开隔离区域。

请示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后,由负压救护车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转运至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

(二)封控区域、管控人员。

一是辖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第一时间组织院感、流调等专家赶赴现场,根据感染者活动轨迹等情况分析评估,指导医疗机构精准划定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

二是根据门急诊和住院病区具体封控范围,就地做好所有未离开封控范围人员的隔离管控。

对已经离开医院的重点人员,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划定封控范围前,除紧急诊断、治疗外,全院区域就地静止,暂停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

(三)四类摸排。

门诊部查实出诊情况;保卫部门追溯感染者活动轨迹;信息科收集敏感时段就诊人员相关信息;科室调查相关人员院内行动路径。

通过查看、记录敏感时段监控录像,调取扫码、缴费等相关信息,掌握感染者在医院内活动路线、停留位置、停留时间、防护等情况;感染者近距离接触人员名单和个人防护情况;其他人员在敏感区域出现、停留和行动路线情况。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及其家属,就地隔离,等待进一步通知或疾控中心流调、隔离安排。

(四)同时开展五项工作。

1.环境管控和终末消毒。

相关区域停止使用空调通风系统。

依次进行环境、物品表面核酸采样,潜在污染环境、物品彻底终末消杀和空调通风系统消毒清洗,再次采样、检测。

2.区域核酸检测。

检测要确保区域,建议双采单检,优先检测封控区域内人员。

3.封控区域接续诊疗和人员转运。

密接、次密接:病情不允许出院的住院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闭环转运至“一点两区”救治医院;病情不允许转运的住院患者,在医院隔离病房单人单间(必须具备独立洗手间)继续治疗;病情符合出院标准的住院患者,出院转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不需要住院治疗的门诊就诊患者和各类陪人,转集中隔离点。

一般接触人员:人事部门做好通知传达及管理,按照要求落实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

其他工作人员:医院、家庭两点一线正常上下班,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健康监测。

根据疫情形势,需要时确定驻地隔离酒店,医院、隔离酒店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4.综合评判医院感染风险。

结合两次环境、物表核酸检测结果,讨论提出医院部分区域或全院“正常开诊”或“停诊”建议后,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同意后执行。

5.做好信息发布。

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综合处置

(一)流调与溯源。

牵头第一时间调派流调队伍开展流行病

学调查。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组织开展传播风险评估。

(二)做好隔离转运准备。

(2)院内应急领导指挥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院内应急响应。

(3)封闭应急组立即对科室采取封闭式管理,暂停择期手术,暂停办理患者出入院,对其他在院患者实施单间隔离治疗。

(4)按要求对可疑/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其他患者及家属)进行单间隔离。

(5)科室其他未发生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负责其他患者的医疗救治服务,根据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6)如院内或县级专家组会诊排除后,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如经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会诊后,确定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立即报告县卫生健康局、县疾控中心。

(7)病例调查组协助县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事件的基本情况和信息进行核实,并对疑似患者所涉及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病例追踪调查。

H根据县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决定采取进一步的暂停医疗服务范围及项目。

(8)对外协调组及时疏散健康人群,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对外做好相应的公告及宣传。

(9)后勤保障组负责隔离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的保障。

(10)消毒隔离组严格按照《同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毒技术方案》做好相关区域的消毒隔离工作,医疗废物处理。

3.2.3需要转运至定点医院的患者在院内转运路线

(1)转运人员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全院必须在做好人员疏散、清场后方可转运。

(3)转运时确保以最短路线到达应急电梯。

(4)患者必须经应急电梯直达底楼大门口转运。

(5)转运后做好相应的消杀工作。

3.3情景二院内病区发现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患者

(1)检验科在得到患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通知后立即报告医务科、院感科。

(2)医务科、院感科接到通知后立即上报院内新冠肺炎应急领导指挥组、上级行政部门、县新冠肺炎专家组,立即启动院内应急响应。

(3)封闭应急组立即对相应的科室采取封闭式管理,暂停择期手术,暂停办理患者出入院。

(4)对外协调组立即疏散健康人群,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对外做好相应的公告及宣传。

(5)封闭应急组立即人群疏散后立即对患者及陪伴、经治医务人员实行单间隔离。

(6)病例调查组协助衡东县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事件的基本情况和信息进行核实,并对疑似患者所涉及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病例追踪调查。

(7)流行病学调查结束后,按我县新冠肺炎转运方案转衡东县人民医院。

(8)消毒隔离组严格按照《同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毒技术方案》做好相关区域的消毒隔离工作,医疗废物处理。

3.4情景三门诊就诊时出现发热患者

因我院不具备单独设置发热门诊的条件,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暂时不收治发热病人,门诊遇到发热患者时,建议患者自行转诊至衡东县人民医院就诊。

3.5情景四患者就诊时高度怀疑新冠肺炎

3.5.1患者的处置

(1)接诊的医务人员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医务科、院感科汇报,同时对患者立即实行就地隔离。

(2)医务科立即组织院内新冠肺炎专家组会诊。

如需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由医务科联系衡东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在确保转运安全的情况下,由我院救护车将患者送至衡东县人民医院做影像学检查。

(3)若院内新冠肺炎专家组会诊后仍怀疑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务科立即报院内新冠肺炎应急指挥组,并上报县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组织县级会诊。

(4)由县级专家组会诊后,如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按我县新冠肺炎转运方案转衡东县人民医院。

3.5.1密切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的处置

医务人员在接诊后发现患者为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后,应在所在办公室的位置就地隔离,若患者经县新冠肺炎专家组会诊排除疾病后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若患者经会诊后确诊为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则按情景二的处置方法处置。

3.6情景五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转运

(1)各科室发现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转运情况后,立即电话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医务科、院感科。

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进行空气消毒,也可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诊疗环境、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

(七)强化患者求诊管理。

医疗机构应搞好求诊患者的管理,尽量减少患者的挤迫,以增加医院病毒感染的风险。

辨认出疑为或诊断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时,依法实行隔绝或者掌控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护送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实行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不具备抢救能力的,及时将患者诊疗至具有抢救能力的医疗机构用药。

(八)加强患者教育。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开展就诊患者及其陪同人员的教育,使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等。

(九)强化病毒感染肆虐管理。

严苛全面落实医疗机构病毒感染防治与掌控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减少病毒感染肆虐的风险。

进一步增强敏感性,一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感染疑为肆虐或肆虐,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依据有关标准和流程,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搞好调查处理工作。

(十)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或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

二、重点部门管理

(一)发热门诊。

1、咳嗽门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合乎《医院隔绝技术规范》等有关建议。

2、留观室或抢救室加强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

3、搭载符合要求、数量充裕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咳嗽门诊出入口应建有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

4、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

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卫生消毒。

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5、医务人员应掌控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按照用药规范展开患者筛查,对疑为或诊断患者立即实行隔绝措施并及时报告。

6、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7、医疗机构应为患者及护送人员提供更多口罩并指导其恰当配戴。

(二)急诊。

1、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鼓励咳嗽患者至咳嗽门诊求诊,制订并健全重症患者的办理手续、抢救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3、医务人员严格执行预防措施,搞好个人防水和用药环境的管理。

实行门诊气管插管等感染性职业曝露风险较低的用药措施时,应按照接治诊断患者的建议实行预防措施。

4、诊疗区域应当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5、实行设置等候区等有效率措施,防止人群涌入。

(三)普通病区(房)。

1、应设置应急隔绝病室,用作疑为或诊断患者的隔绝与抢救,创建有关工作制度及流程,配有充裕的应付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按规范要求实施及时有效隔离、救治和转诊。

3、疑为或诊断患者宜专人用药与护理,管制毫无关系医务人员的进出,原则上不探望;有条件的可以征用在负压病房。

4、不具备救治条件的非定点医院,应当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定点医院。

等候转诊期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救治措施。

5、患者办理手续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碰触环境展开终末处置。

(四)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病区(房)。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合乎《医院隔绝技术规范》等有关建议,并搭载符合要求、数量最合适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