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酒店防控疫情管理制度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酒店防控疫情管理制度精选1
1、酒店内部员工的防护
酒店员工作为酒店运行最重要的一环,需要重视自身的安全,提高防控意识,积极主动落实防控措施。
1、为员工准备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手套、84消毒液、消毒湿巾等防疫用品;
2、每日检测员工体温并做好记录;
3、要求员工在岗时及上下班路上佩戴好口罩、勤洗手,清洁工作戴好口罩和防护手套;
4、员工宿舍必须每日消毒清洁,对房屋、家具、门窗等进行喷洒;
5、全员培训掌握冠状病毒防护知识,减少外出行为避免感染。
6、控制办公室人员密度,减少面对面办公。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7、减少人员聚集性活动,减少开会频次,缩短会议时间,严格控制开会人数,安排开会人员隔位就座。
2、客人卫生防护
酒店除了为客人提供贴心到位的服务外,保障客人的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为宾客提供口罩、红外温度计、消毒液、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卫生防疫必备物品;
2、了解客人来源地,大堂进出口进行管控,进口设置专人核查进店客人行程码及健康码,如有备注显示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第一时间通知领导,根据当地防疫政策进行上报;
3、每日对住店客人进行体温监控,若发现异常及时送医就诊,并第一时间上报,立即对客人居住区域全面消毒与隔离;
3、大堂及公共区域卫生防护
公共区域的消杀与清洁一直是酒店卫生的重点,疫情期间更应该提高清洁的频次和力度。
1、大堂、旋转门、休息区等公区,若有人经过,及时消毒;
2、新人员抵离后,立即对电梯按键、轿厢、扶梯、马桶按钮、门把手等客人随时接触的区域进行消毒,无新人员时每日定时3次消毒;
3、前台家具台面、物品、温度计、房卡等每日至少3次消毒;
4、出入口地毯/垫子使用清洁器吸尘,对公共区域地面等使用消毒液喷雾、拖地消毒,一日两次,中午、晚上各一次;
5、公共洗衣房、健身房等公共设施关闭使用。
6、配备洗手液、消毒液、擦手纸;
7、外卖员和快递员不能进入酒店,相关物品统一放前台消毒后供客人自取,或统一送至客房;
8、建立消毒日志,做好每次消毒记录。
4、酒店客房卫生防护
1、客房每日通风不低于30分钟,一旦出现确认病例立即关闭空调并且进行封房处理,等待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
2、严格按照酒店的卫生制度清洁房间,及时将客人使用过的杯具进行消毒,客人使用过的布草送至洗衣房进行专业洗涤。
3、家具、遥控器、电话等客用品,使用75%的酒精全面消毒;
4、客房卫生间使用泰华施四合一清洁消毒剂或稀释浓度为0.2%~0.5%的84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五金件使用75%的`酒精全面消毒。
5、厨房及餐厅卫生防护
1、预防措施
①每天对餐具100%消毒清理;
②全面实行分餐制,上桌菜肴必须带有公筷;
③毛巾/抹布、刀具、砧板等物品必须使用乙醇/优氯净等进行消毒。
2、食品操作人员个人卫生
①厨师或餐厅服务员准备菜肴时须佩戴口罩、帽子和手套;
②生熟食分开处理和储存,以避免交叉污染。
3、食品卫生餐厅提供食品应从经批准且信誉良好的来源供应,保证食品安全。
前厅部
一、班前班后工作:
测量体温并记录、佩戴口罩、检查防控疫情所需的消毒用品及工具等、每个班次保证酒店大堂通风不少于2小时、明确今日酒店值班负责人(酒店疫情防控小组长)名单及联系电话。
二、预定接收:
联系预定客人:明确来源地、到店时间/人数/有无儿童或老人/交通工具等。
三、入店接待:
1、大堂大门处公示:疫情防控的宣传公示以及当地收治医院的联系方式、酒店区域定时消毒等平面宣传、提示宾客佩戴好口罩。
2、酒店大堂/前台:放置好酒精棉片、电子体温计,每位进店客人先测量体温:
若体温正常,进入下一步接待流程。
若体温高于37.2℃或有疫情地区旅行或居住史等,按照政府部门发布的规定处理:
(1)上报酒店负责人(酒店疫情防控指挥小组长)。
(2)将客人送往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酒店内部立刻进行消毒处理,具体处理标准可按照医院建议严格执行。
3、填写宾客来源登记表,进入正常办理流程:
①建议客源较少的情况下,根据客人实际情况给酌情升级客房,尽量避免使用现金交易,对人民币进行消毒操作。
②增值服务:(可选择性执行):赠送口罩或小瓶装的酒精/棉片等消毒用品、赠送水果/甜品、提供早餐/午餐/晚餐等简餐的销售,应送至客房单独用餐(避免人员聚集用餐)、可免费提供一些益智类游戏工具/图书等,注意管理/消毒等细节。
③对于住店客人的温馨提示:酒店工区的消毒记录公示,重点区域:酒店大门/把手、电梯、公共卫生间;酒店在此期间能够提供的便捷服务项目;外出佩戴口罩,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四、离店服务:
离店前再为客人测量体温并记录、询问并记录客人下一站抵达计划、对客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关心询问,避免客人在店期间有任何不适的状况、询问客人对于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否满意。
五、工具管理:
1、消毒工具清单的检查,对于每个客人触摸/使用过的物品,一客一消毒制度。
2、对于每个班次的使用消耗量进行盘点及记录。
3、联系后勤部门进行补充采购等工作。
客房部
一、客房准备:
1、已预订客房有条件的可使用紫光灯进行消毒并在客房门上进行安全提示。
2、客房应开窗通风等待客人入住。
3、卫生间内加配抑菌洗手液或洗手香皂,可放置洗手的标准温馨提示。
二、在住房清洁:
1、不建议续住客房每日更换布草。
2、按照续住房标准完成客房清洁。
3、客房内部关键部位(接触较多)的75度酒精进行擦拭,并附上“已消毒”的温馨提示便签纸。
三、离店清扫:
1、进房先开窗通风。疫情期间禁止开放中央空调;
2、注意处理垃圾,及脏布草,规定的位置,与酒店其他物品隔离存放,垃圾封袋并隔离存放,脏布草用布草袋/包进行隔离存放。
3、按照做房标准完成客房清洁。
4、使用过的脏抹布/拖把每班下班前,需用84消毒液稀释后进行浸泡,并放置通风处晾干以备用,增加劳动工具的备用量,以便于消毒流转。
5、已完成消毒操作的客房,门口应张贴或悬挂提示牌,必须用酒精或稀释的消毒剂擦拭的物品有:门把手、各类遥控器、环保塑料拖鞋、马桶、空调出风口,推荐使用紫光灯对整个客房进行消毒。
四、工具管理:
1、每班次使用完毕的工具车/布草车/拖把/抹布/工具篮等清洁工具,须严格完成消毒水浸泡/酒精擦拭等流程并记录。
制定疫情期间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形成每日一报送制度,档案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每日出勤人员姓名、身体状况、工作岗位等。
对于餐饮酒店企业员工集体宿舍,应加强管理和宣传,做好防护。
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
四、经营场所环境要求
保持就餐场所内部环境整洁,餐具等使用前后必须洗净并消毒。
尽可能配备有杀菌作用的洗手液。
每天对就餐场所、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电梯间和洗手间及经常接触物品(如门把手、楼梯扶手等等)进行消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消毒频次。
厨余垃圾加盖、分类及时清理,设专用带盖垃圾桶处理口罩垃圾。
经营场所保持通风,在疫情防控解除前禁止使用中央空调。
五、经营服务规范指南
在疫情防控解除前,餐饮酒店企业建议打包带走暂代堂食,增加打包外卖服务,增加线上平台外卖服务及外卖窗口。
如有必要可适当缩减营业时间,但应在明显位置张贴公告,告知消费者并取得理解。
有条件的经营企业可减少桌椅摆放以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保持用餐间距在1米及以上避免扎堆就餐。
有条件的经营单位可用分餐制。内部食堂等经营单位应根据实际采取分时段用餐、分部门用餐、在岗位用餐、考场式用餐、屏风隔离等分散式供餐用餐模式。
六、经营设备规范指南
1、空调系统和场所通风要求。
制定疫情期间通风系统和空调的检查、清洁、测试和维护计划。
要定期维护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转。
要根据空调使用要求和疫情非常时期的特殊情况,增加过滤器的清洁消毒和更换或每周清洗一次空调送风和回风过滤。
2、电梯要求。
电梯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同时,应增加消毒的频次。
应在电梯间张贴提示语,提醒在电梯间戴口罩并避免交谈。
经营单位酌情限制乘坐电梯的人数,减少接触传染。
3、冷藏保鲜设备要求。
对冷冻冷藏和保鲜设备全面维护保养,保持清洁卫生。
食品原材料坚持储存前覆盖保鲜膜,防止交叉污染。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适量存储。
七、采购进货管理要求
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并在疫情期间允许经营的供货商采购原材料。
落实采购各环节索票索证制度并存档记录,特别是对肉及肉制品做好索证索票工作,尤其是加强对猪肉“两证一报告”的查验,确保肉类来源可追溯。
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
所有原材料应保持新鲜,加强保鲜、冷冻、冷藏环节的处理和使用,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
八、顾客管理指南
应对每一位顾客测量体温,了解客人健康情况。
如发现消费者有发热(体温超过37℃)、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积极劝离并提醒其及时到医院就诊。如获知有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就餐过,应开展终末消毒。
要求顾客除就餐外,全程佩戴口罩,并避免过多交谈。
制定用餐人员可追溯制度,登记至少一名就餐客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推广普及“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倡导顾客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
九、外卖服务及配送指南
1、外卖配送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