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名教师写教案是必备的技能,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1

【学习⽬标】

1、熟读课⽂,想象课⽂描写的“我”在祖⽗的园⼦⾥的⽣活情景,感受童年⽣活的情趣。

2、认识8个⽣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出⽰课题,介绍作者

1、出⽰课题:

祖⽗的园⼦

2、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龙江呼兰⼈。1933年与萧军⾃费出版第⼀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死场》,开始⽤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说《呼兰河传》。

⼆、初读课⽂,整体感知

1、⾃由朗读课⽂,把课⽂读通顺,同时思考:

祖⽗的园⼦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中的哪些地⽅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中找出有关的词句,⾔之有理的,都应该⿎励。学⽣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⑴祖⽗的园⼦是⼀个好玩的地⽅。

⑵祖⽗的园⼦⾥充满了快乐。

⑶祖⽗的园⼦⾮常美丽。

⑷祖⽗的园⼦是⼀个很⾃由的地⽅。

……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进园⼦,品味童年

1、默读课⽂,园⼦⾥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的回答随机指导:

⑴园⼦⾥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个词概括园⼦⾥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机勃勃的感觉。

⑵我和祖⽗在园⼦⾥边⼲活边玩。

①默读课⽂4~15⾃然段,画出“我”⼲活和玩的句⼦,细细地读读,想象“我”。

A、其实,不过是东⼀脚西⼀脚的瞎闹……

B、其实哪⾥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锄头乱钩⼀阵……

C、⼀抬头,看见⼀个黄⽠长⼤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去了……

D、祖⽗浇⽔,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是拿着⽔瓢,拼尽了⼒⽓,把⽔往天空⼀扬,⼤喊着“下⾬啰!下⾬啰!”

……

②讨论:

我在园⼦⾥到底是玩还是⼲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习第13⼩节

(1)这⼀⼩节⼜告诉我们这个园⼦是个怎样的园⼦?(相机板书:、⾃由、快乐)

(2)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在⾃由地飞,倭⽠、黄⽠、⽟⽶在⾃由地长,园⼦⾥⽣机盎然。可以说(课件:出⽰引读)⼀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由的。

(3)你最想做这⾃由的园⼦⾥的什么?

⾃由地说说你在这个园⼦⾥怎么快乐怎么⾃由。

你们现在在什么地⽅?你是什么?

(若学⽣说到黄⽠时,顺势讲解“谎花”:“谎花”你见过吗?这个花只开花,不结果,向你撒了个“谎”,简称“谎花”。

(4)是啊:(引读)

要做什么,——;要怎么样,——,

我们在课堂上想打瞌睡就打瞌睡,想唱歌就唱歌,想玩就玩,想⾛出去就⾛出去,⾃由吧?

(话锋⼀转)可能吗?不可能。倭⽠、黄⽠可能吗?这就叫“⾃由”,这个⾃由是通过“愿意……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让我们⼀起快乐⾃由地读⼀读这⼀⼩节吧。

四、分析写法,练笔迁移。

1、读着这么优美的⽂字,我不禁在想:作者萧红⼥⼠运⽤了哪些写法,才让我们对园⼦的丰富多彩、美丽动⼈、温馨可爱、⽣机盎然、⾃由⾃在有这么深切的感受的呢?请⼤家再读这两⼩节。

排⽐、拟⼈、⽐喻

6个“愿意——就”

总分段式

2、练笔(⽤我们的笔也来写⼀写这个园⼦,看看这个园⼦在你的笔下有什么不⼀样的美。)

a这园⼦⾥蜂⼦、蝴蝶、蜻蜓…样样都有。蜂⼦嗡嗡地飞着,满⾝绒⽑,落到⼀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个⼩⽑球似的不动了;蝴蝶 ;蜻蜓

b园⼦⾥的⼀切都是⾃由的。花 ; 鸟;⾍⼦ 。

第⼆课时

教学⽬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通过对⽂本语⾔的触摸,感悟,还原语⾔的形象性,拓展学⽣的想象,丰富语⾔的积累和运⽤表达的能⼒。多层次多⾓度地“看”园⼦,理解作者童年⽣活的⾃由和快乐,理解“园⼦”的精神意义。

教学过程:

⼀.导⼊。

师: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这样⼀本书,读着读着,就让⼈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活⾥,这本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作者萧红。在书中,萧红通过⼀个四五岁⼥孩的视⾓,写下了她童年的⽣活,以及对故乡的记忆,读起来⾮常动⼈。今天我们⼀起⾛进园⼦。齐读课题——

师:这园⼦⾥蜂⼦——学⽣读课⽂,出⽰第⼆段

(是呀,这园⼦真―(美、五彩缤纷、充满神秘、充满⽣机)

还是⼀个怎样的园⼦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

⼆.学习第13节。(感受快乐和⾃由。)

▲师:谁来读第13⾃然段[出⽰13节]

读着读着,⽂中哪种⽓息扑⾯⽽来啊?(⾃由)

师:看看,你从哪⼉感受到这份⾃由?

师:是啊,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愿不愿意请个同学⼀起来帮你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妙的感觉读出来?(⽣请)你是⼀起读,还是请她读?(⽣:请她读。)你觉得怎么样?

师:还从哪⾥感受到了这份⾃由?

⽣:倭⽠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师:它是爬上架还是爬上房,由⾃⼰决定。黄⽠结不结果,由⾃⼰决定。⽟⽶长多⾼,由⾃⼰决定。蝴蝶飞哪⾥去,由⾃⼰决定。这是⼀份多么⾃由的感受啊。

▲师:这段话写得⾮常特别,看看哪个句式出现得最多?“愿意……就……”不觉得罗嗦吗?⽣:有⼀种⾃⼰决定的感觉,不觉得拘束。给⼈特别⾃由的感觉。

师:让⼈感觉到那是从⼼底流淌出来的。怎么能把这份随⼼随性的⾃由读出来呢,

指名分读(倭⽠、黄⽠、⽟⽶和蝴蝶)

做为一名教师写教案是必备的技能,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1

【学习⽬标】

1、熟读课⽂,想象课⽂描写的“我”在祖⽗的园⼦⾥的⽣活情景,感受童年⽣活的情趣。

2、认识8个⽣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出⽰课题,介绍作者

1、出⽰课题:

祖⽗的园⼦

2、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龙江呼兰⼈。1933年与萧军⾃费出版第⼀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死场》,开始⽤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说《呼兰河传》。

⼆、初读课⽂,整体感知

1、⾃由朗读课⽂,把课⽂读通顺,同时思考:

祖⽗的园⼦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中的哪些地⽅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中找出有关的词句,⾔之有理的,都应该⿎励。学⽣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⑴祖⽗的园⼦是⼀个好玩的地⽅。

⑵祖⽗的园⼦⾥充满了快乐。

⑶祖⽗的园⼦⾮常美丽。

⑷祖⽗的园⼦是⼀个很⾃由的地⽅。

……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进园⼦,品味童年

1、默读课⽂,园⼦⾥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的回答随机指导:

⑴园⼦⾥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个词概括园⼦⾥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机勃勃的感觉。

⑵我和祖⽗在园⼦⾥边⼲活边玩。

①默读课⽂4~15⾃然段,画出“我”⼲活和玩的句⼦,细细地读读,想象“我”。

A、其实,不过是东⼀脚西⼀脚的瞎闹……

B、其实哪⾥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锄头乱钩⼀阵……

C、⼀抬头,看见⼀个黄⽠长⼤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去了……

D、祖⽗浇⽔,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是拿着⽔瓢,拼尽了⼒⽓,把⽔往天空⼀扬,⼤喊着“下⾬啰!下⾬啰!”

……

②讨论:

我在园⼦⾥到底是玩还是⼲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