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九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九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前五版托幼机构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基础上,结合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实际和应急处置经验,指导托幼机构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本方案。
一、开园准备
(一)托幼机构的准备
1.重视开园准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和托幼机构增强疫情防控风险意识,根据疫情形势和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要求,做好新冠肺炎和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做到准备充分、妥善有序开园。
2.落实多方责任。
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和个人责任。
托幼机构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开园前须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做好日常症状监测,及时告知家长入园疫情防控要求,家园共同做好开园准备,仔细检查落实。
3.坚持联防联控。
在卫生健康、疾控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托幼机构应加强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教育、卫生健康、疾控、托幼机构和家庭“点对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开园前托幼机构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巡查、培训和联防联控全覆盖。
4.加强应急演练。
开园前,托幼机构与属地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公安机关等做好对接,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
针对性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培训和演练,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
5.做好物资储备。
做好儿童和成人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储备,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和校对,确保物品在有效期内且存放安全。
设置足够数量的盥洗设施,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
按照标准设立观察室或临时隔离室以及应急备用教室,安排专人负责,并针对工作人员做好防控管理。
6.加强环境消毒。
落实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园内全面清洁消毒工作。
开园前,应对园内重点场所、公共用具和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做好垃圾清理,对户外大型玩具、门把手、扶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落实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洗手间等各类生活、保育室内场所及公共场所通风换气。
7.保障饮食饮水安全。
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38号)要求,开园前对托幼机构食堂及饮用水设备设施进行彻底检查和清洁消毒,所有饮用水设备设施均应取得行业监测、检测合格资质,及时检查、监测、消毒设备,确保饮用水安全。
严格规范食材进货渠道,检查食品原材料有无过期变质,发现有问题的食品原料要立即销毁。
开园前,对食堂所有员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持证上岗。
(二)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的准备
8.报备健康状况。
按照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和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提前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和旅居史报告,如实上报园方,配合园方做好开园返园的健康监测。
对有疑似症状的,应当及时就医,暂缓返园。
9.主动减少聚集。
开园前7天,家长做好幼儿看护和防疫物资准备,教职员工和幼儿家庭减少聚集性活动,如需前往公共场所应遵守防控要求,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
10.接种新冠疫苗。
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力度,加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疫苗接种。
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倡导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幼儿及共同居住人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11.落实返园要求。
低风险区教职员工和幼儿经园方审核健康状况符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即可返园。
从中高风险区返回,要严格落实属地防控政策,符合条件,方可返园。
(三)加强监督检查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加强对托幼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认真排查辖区托幼机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
二、培训对象
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分层进行培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三、培训内容
(一)防控政策培训
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71号)、《关于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通知》(XX协调机制办发〔2022〕33号)及《关于暑假期间落实好出X及进返X相关要求的通知》(X教防组发〔2022〕17号)等文件要求,
特别对与7月以前相比需要调整、完善和优化的防控措施和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尤其是对于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疫情控工作采取的防控措施,如进返X政策、返校政策、口岸入境人员管理、风险人员管理、重点人群筛查等,要进行重点培训。
(二)专业技术培训
学习贯彻有关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强化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对校园防控培训,环境卫生与消毒培训,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培训,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培训等。
四、培训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党政一把手第一时间协调并部署培训工作,要求制定培训工作方案,更新细化培训内容,精心组织实施,提高培训实效,同时做好舆情化解处置工作。
(二)全员覆盖,真训真练
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组织教职工(含外聘人员)全员培训,学习贯彻《防控方案(第九版)》和“九不准”等防控工作要求,随时关注国家、XX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政策发布,把握最新政策要求,确保应知应会。
五、培训安排
(一)8月5日: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参与市级举办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的培训,由防疫小组成员郭XX主任、XXX老师等共同研究区级新冠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并讨论学校培训方案的制定。
(二)8月6日-8月7日:疫情领导小组准备各项培训工作材料
(三)8月8-11日:全体教职工通过培训材料开展线上培训
(四)8月13日--8月15日:下发问卷星进行测试,确保培训效果
(五)8月15日:对编外人员进行线下培训
(六)8月15日—8月19日:进行新冠疫情专项培训材料的汇总并完成上报工作
9.加强近视防控。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内容和形式适宜的体格锻炼,每日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3岁以上幼儿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
引导幼儿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严格控制视屏时间。
平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作息,确保充足睡眠时间,提高免疫力。
三、疫情监测
(一)关注疫情变化
及时关注托幼机构所在地、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
一旦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提高,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二)强化监测预警
托幼机构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实施教职员工和幼儿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晚检和因病缺勤追踪与登记等措施。
入园前,教职员工、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立即报告,采取居家观察、就医排查或隔离措施。
在园期间,教职员工和幼儿如出现疑似症状,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托幼机构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旦托幼机构所在县(市、区、旗)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感染者,在当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支持和保障下,及时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属地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规范应急处置,如教职员工和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托幼机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2小时内向疾控机构报告。
托幼机构出现疫情后,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部门和机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和暂缓返园等处置措施,配合疾控机构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流行病学调查,落实防控措施。
五、病愈返园
教职员工和幼儿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返园。
返园时,幼儿园查验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第九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