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流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流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粤防疫指明电〔2020〕19号)以及国家和省分区分级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分级情况,毫不懈怠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防止疫情反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各类有关物流运输、仓储、搬运装卸、物流加工、配送、包装、货代、以及相应物流服务活动各环节的企业和营业门店,以下简称“各单位”。
快递行业参照《关于印发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健康防护指南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08号)及《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关于印发广东省快递行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粤卫疾控函〔2020〕122号)执行。
冷链配送行业参照广东省冷链行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有关指引执行。
三、职责分工
各单位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属地各业务主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组织、联合相关行业协会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及特点制定细化的操作指南,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疫情防控技术指导。
四、主要措施
(一)健全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
各单位法定代表人为疫情防控第一负责人,成立健康管理小组并同时设立健康管理责任人,要组织制定本单位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并部署实施,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应急预案。
具备条件的单位(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逆向物流等)建立疫情物流应急保障组,确保疫情期间居民生活和部分企业生产的供应和回收。
(二)做好防护物资储备。
各单位根据自身规模大小、从业人员数量等实际情况,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并准备好人员健康登记表及台账。
各类消毒用品应当在安全、阴凉、通风处分类单独储存,远离电源或火源。
(三)单位内部健康管理。
1.落实员工分类管理。
各单位对员工进行风险评估,实行分类管理。
(1)对于近14天有疫情高、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须提供抵粤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正常出行生活和工作;如无法提供上述核酸检测阴性信息,抵粤后应当立即接受核酸检测(待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正常出行工作、生活)或14天隔离医学观察。
(2)对于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的人员,持健康通行码“绿码”,体温检测正常可正常出行生活和工作。
(3)对本省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及境外来粤人员,认可其出院证明、解除隔离通知书。
2.加强员工健康监测。
各单位要落实员工健康管理主体责任,设置健康管理员,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员工如出现发热(≥37.3℃)、干咳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时向本单位报告,并做好防控措施。
每天汇总员工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设置临时隔离观察间。
根据员工数量和场所等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医学观察点和单独隔离观察间,临时医学观察点用于初测体温≥37.3℃人员的体温复测和待送人员停留,单独隔离观察间用于不需要在医院隔离的具有发热等症状人员的隔离观察。
观察点要设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需配备1-2名工作人员,负责体温检测和发热人员的管理,并配备红外测温仪、水银温度计、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消毒纸巾、医用乳胶手套、快速手消毒剂、84消毒剂等物品。
有条件的配备木制或铁制椅子,不宜配备不易消毒的布质材料沙发。
4.减少聚集性活动。
减少聚餐聚会,引导员工不扎堆聚集,尽量减少前往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场所。
(四)物流服务过程防控。
1.做好客户健康宣传与日常排查。
各单位在醒目位置张贴并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告知客户服从、配合场所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采取的各项措施。
入口处设立体温监测岗,对于进入密闭式生产作业场所的用户等外来人员,应当提示其正确佩戴口罩并配合测温。
对外营业场所应当提示用户等外来人员在店内注意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交谈和接触。
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有发热(体温≥37.3℃)、干咳等症状者,不得入内,建议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医。
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存放,尤其在处理生肉、生水产品等食品时应格外小心,避免交叉污染。
(2)食品加工场所清洁卫生。
具有安全合规的食品加工场所,定时对食品加工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并保证避免消毒液、酒精等直接接触餐具、食材和菜品。
(3)食品储藏防止交叉污染。
加强肉、海鲜类等冷冻食品储藏安全,食品原材料坚持覆盖保鲜膜或加盖再进行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4)用餐环境清洁卫生。
保持用餐环境卫生整洁,设置洗手设施和配备消毒用品,供就餐人员洗手消毒。
做好炊具、餐具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5)用餐者保持一定距离。
通过减少桌椅摆放、间隔1米、错位用餐等措施,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实行分批次就餐。
选择非直接接触的方式点餐、付款。
五、应急处置要求
(一)疑似症状人员处置。
如发现单位内或物流活动中有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时,应避免继续接触他人,在临时医学观察点或单独隔离观察间执行隔离观察,做好防护并送当地发热门诊就诊排查。
(二)病例处置。
核酸筛查阳性病例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应立即转送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排查,要积极配合当地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尽快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在当地疾控中心的指导下,依法依规、精准管控,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位,果断采取限制性防控措施。
(三)终末消毒。
相关场所在当地疾控中心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
(四)其他处置措施。
密切接触者和场所管控按照最新防控方案和我省相关应急处置预案做好防控措施。
物流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应对疫情市场供应和监管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把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助力疫情防控与应急物资保障。
现对我区物流重点行业做好防疫措施提出如下建议方案:
一、制定应急防疫预案,备齐应急防护用品。
物流企业要制定各自具体防控预案,建立工作责任体系。
在单位备齐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体温计、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并明确专人负责,科学分发和使用防护用品。
强化疫情期间用工机制,动员专门负责人对疫情期间拟上岗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筛查,确保上岗工作人员健康。
二、确保服务不中断,保障措施强有力。
物流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保证通讯畅通。
各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要坚守工作岗位,确保服务工作不中断,特别是涉及快递快运的企业要制定从寄出包裹的安全防控方案,做到及时、准确、安全、无误。
三、加强在岗职工健康防控,确保在岗职工健康安全。
物流企业要提升管理运行机制,包括提升办公场地、食堂卫生水平,切实做好交通运输工具清洁卫生和消毒,在工作场所采取通风、测体温等必要措施,确保在岗职工卫生和健康安全。
四、做好应急物流预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物流企业在关键时刻,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随时响应各级政府的号召,确保运输资源和仓储资源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保障应急物资物流顺畅。
各物流企业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防疫意识,开展防疫工作。
在企业内部强化宣传指导,加强督导检查。
在人民需要时,响应区政府指令和社会需求,积极协调物资的调拨和运输方案的跟踪和落实,及时确保物资到位。
物流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3
为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疫情防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强化责任落实、工作落地,有效防控疫情风险,加快建立与新形势、新挑战相适应的冷链“物防”体系,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