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汇总的个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合集8篇,欢迎大家借鉴和使用。
个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合集1
过去的一年,我担任教学处主任,副校长,分管级组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场室管理、教学装备,担任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爱护、指导下,在全体同事的支持、配合、帮助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现就总体情况述职如下:
一、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
一年来,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进取心,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在2012年6月,我有幸成为省骨干教师的培培养对象,通过培训、跟岗、学习,切实将我带入自我学习、反思的状态中,在与名家、名师的互动、交流和感召下,我读了李镇西的《把心灵献给孩子》、《做最好的老师》、刘良华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肖川教授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等教育教学专著,建立了个人教育教学博客,以书本、博客为平台、博览群书、学习吸纳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认真审思撰写教学心得、教学反思,以此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我始终以敬业不息为信念,以领导就是服务为宗旨,以虚心学习、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为工作原则,积极主动地落实学校、级组的各项工作。特别在刚过去的初三上学期,感谢校长给予我们初三领导小组的最大信任,让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带领整个初三年级,齐心协力、稳健前进,感激黎主任、麦主任、黄级长为把级组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经常坐在一起出谋献策、不分彼此地快乐合作、努力工作着,也非常感激教研组长、班主任及全体科任老师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2013年中考中力创佳绩、实现突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力合作,让级组各项工作在繁忙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也感谢教学处的其他拍档,让我全身心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初三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去。作为初三的物理教师和下级行政,我在全力打造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用心上好两个班的物理课的同时,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深入课堂、备课组,全力组织开展、跟进落实初三新课教学增效课的听评课活动、尖子生的打造、青年教师的成长、数理化全国竞赛辅导、特长生、临界生辅导及每次阶段性的学科综合测试的准备、开展、分析等工作。
一学年来,通过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学习、反思和辛勤的付出,收获了可喜的成绩:
1、对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和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素养有了更高的认识,积极践行着“快乐课堂、高效学习、幸福工作”教育教学理念。
2、一年内,分别在省、市、区的教学研讨会上作有效教学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发言,内容实在实用充实,深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3、撰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我的教学风格——激情、幽默、互动》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闫德明博士主编的国家级专著《如何形成教学风格——名师典型案例的多维解读》中发表出版(书中编写了广东教育界12位初中名教师的优秀教学风格案例)。
4、撰写的论文《活力课堂、高效学习》荣获佛山市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
5、荣获“Xx区名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优秀学员”、“广东省名师工作室成员”等称号。
6、热爱教育事业、心怀童心、爱心和感恩之心的我,能与学生心与心沟通和交流,很好地赢得孩子们的尊重和喜爱,课堂教学真正实现“轻负高效”的教学效果,任教班的物理成绩名列级组前茅。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总结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这既是一种自我激励和加压,也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就我个人而言,尽管尽了自己最大的主观努力,但对照一名好领导的标准来说,仍相差甚远,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好,需要进一步努力完善:比如,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加强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探讨尖子生培养的得力措施、教师队伍建设和新课改革下的高效课堂的问题等,让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回顾一年来,有感动、有失落、有成功、有遗憾,当然更多的是收获着进步、快乐和幸福,收获着对工作无限的热情、激情和动力。俗话说得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将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真听取同志们的意见,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学习和反思,努力提升自我,尽我所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述职,报告内容请各位领导、老师们审议,谢谢大家。
个人工作年终总结范文合集2
悠悠万事,制度为先,安全为大,质量为本,这是我今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计划作为先导,以管理贯穿过程,以效益注释成绩。我在部门负责施工管理、安全生产、质量控制、计划统计、维修回访等5个方面的工作。下面就我个人全年的工作总结
一、建章立制明确责任
公司运作后不久,在领导支持下,部门对全年的工作做出安排。在专业会上,公司领导与所属11个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安全责任状,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参照《项目管理手册》、安全责任状、质量创优等资料,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安全检查制度》等12个管理规定,规范机关和项目的管理,从根本上理顺了公司与项目经理部工作的责任和权利的关系,使公司施工生产日常工作有序进行。
二、计划施工文明生产
20xx司的生产任务,相比而言,结构要合理一些。在建的6个项目中,XXXXXX工程在进行地下室施工,XXX,XXX两项目在进行主体施工,XXX、XXX在进行装修收尾,进场作前期准备。9月底,XXX、XXX项目先后交付业主使用。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20xx累计完成施工生产产值3、6亿元,其中自行完成2、23亿元,目前在建项目4个,建筑面积251130㎡;竣工项目2个,竣工面积94733㎡。
我受领导委托,主管公司施工生产,从施工计划入手,在监督、协调、控制、组织等方面,在公司班子的领导下,在机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对施工各项目做了一些工作。坚持每月的安全检查和生产调度,协助项目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疑难,总是在第一时间到存在质量、安全等的问题施工一线,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在抓生产的同时,我十分注重现场的文明施工。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且为项目创造和谐的施工环境。所以在每月的检查和巡视中,都将文明施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积极协助项目开展CI创优工作。
三、安全预防立体防护
坚持项目施工检查,每月18~20日,公司部门安全管理人员依实际对各项目的不同阶段,有侧重的检查;每季度的第三个月,组织了项目施工检查组,工程、物资、财务、综合等部门参加,对所属的在建项目,进行了以安全生产为主的项目施工综合大检查。对脚手架、井字架、塔吊等重要设施,对高处作业、“三宝四口”、临边防护,施工用电的等进行了重点检查。
今年前11个月,共发整改通知单44份,提出整改措施192条,累计罚款5188元。对检查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当场进行纠正,查出的安全隐患,发整改通知单,限期进行整改。项目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回复,按照整改通知的要求整改完毕。
要加强安全工作的统一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就必须实行垂直管理制度,而召开安全例会是实现垂直管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部门重新完善了安全班例会制度,每月22日全体安全员在一起召开安全例会。主要内容为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汇报工作情况和困难,以及在项目进行检查交流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公司能够更加及时的了解项目安全生产情况,增进安全员之间和安全员与公司之间的沟通,及时解决安全员工作中的困难等等。使公司安全工作开展得更全面、有效。
四、全员教育专业培训
强化教育、培训工作是我工作重心之一。为提高公司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公司全员工程质量创优意识,部门订购了《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警示录》7本,建筑安全宣传挂图9套,安全专题知识展板35㎡,《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释义》20本等安全教育宣传资料,常年订阅《建筑工人》杂志,分发到项目和机关有关部门。
为加快公司发展,改变目前人才紧张的局面,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推动公司管理向纵深发展,适应建筑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式,面对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实际,提供员工个人发展的空间,将公司办成“学习型”的企业,由部门和办公室牵头,开展全员教育和培训工作,将公司创建成为一个员工接受学习和再学习的学校。依据公司施工生产的实际,机关和项目经理部两个层面,开展全员学习的活动,先后学习了《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国标预拌混凝土》、《竣工工程质量技术资料验收管理规定》、《安全奖罚条理》、《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管理资料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收到良好效果。在紧张的日常事务中,抽出时间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五、维修回访实现双赢
到去年底,公司有5个项目交付业主使用,我们在交钥匙时,就将公司的维修小组的电话告知,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维修,及时帮助业主想办法出主意,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业主和主管部门的交口称赞。
同时,对所有交工项目公司按计划,主动、及时进行三轮回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维修和处理。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接到一起业主投诉和曝光电话。
通过上述工作,不仅履行了我们的职责,更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业主称赞我们是一支过硬的队伍,为我们工程结算和后续工程承接作了良好的铺垫。
六、质量创优过程精品
为进一步扩大分公司在当地的知名度,为经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持强调精品意识,在公司在成立之初,明确工程质量的创优目标,响亮提出精品战略口号,按相关规定,建立了质量委员会,健全了内部监理机构和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为100、施工时做到了事先策划,强调了过程控制,工程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没有发生一项工程质量事故。工程资料基本上与施工进度同步,工程实体都能代表系统的水准。5个工程主体验收均一次通过。
七、总结不足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