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红黄码之后要尽快进行应急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园红码黄码处理应急演练方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红码黄码处理应急演练方案篇1

1.幼儿家长在家中发现红码或黄码,立即上报班主任班主任提醒幼儿家长同时上报所在社区,并根据社区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相关处置,班主任向园长汇报。

2.园长立即上报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和县疾控中心,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通知园保健医生到班上将其幼儿带到隔离室等候。

3.班主任将此幼儿与班上幼儿隔离并帮其戴好口罩和测温,联系家长,说明情况。

4.保健医生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把该名幼儿带至隔离室,再次水银测温,并对幼儿进行信息摸排、登记。

5.其他幼儿及老师戴上医用口罩,对班级幼儿进行体温监测登记,停止一切活动。相关班级师幼撤离到户外。

6.防疫副园长马上播放紧急广播,提醒班级老师安抚幼儿做好隔离措施,并进行封校管理,落实不进不出原则。

7.保安负责拉好警界线。

8.后勤人员对密接者途经地点进行卫生消杀。

9.县卫健局派转运专班下医务人员在园门口进行登记,并将该名幼儿带至指定隔离点进行医学隔离。

10.我园师生配合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全园大规模核酸检测。

11.我园上报书面材料至县疾控中心和县教育局,并紧密追踪其行程、了解疾控、居委和医院指示和其身体健康状况,直至回园。

幼儿园红码黄码处理应急演练方案篇2

一、目的意义

针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变化形势和师生返校在即的实际,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xx年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的通知》和《xx省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市教育体育局指示精神,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传染病的发生,全面提高我园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和组织协调能力,熟悉应急处置具体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促进学校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提高全员防控能力,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染,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经幼儿园研究决定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组织机构及分工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新苗幼儿园保健室,办公室主任由xx担任。

(二)分工

1、xx幼儿园疫情防控指挥小组

组长:xx负责突发事件指挥全面工作

副组长:xx协助园长负责突发事件指挥工作

成员:XXXX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指挥工作。

2、疫情报告小组

组长:XX负责疫情报告全面工作

副组长:XX(兼疫情联系人)、协助园长负责疫情报告全面工作。

成员: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各班疫情报告。

疫情上报电话:班主任——XX——XX——XX上报市教育体育局和市疾控中心

3、疫情处置组

组长:XX负责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组织工作

副组长:XX协助园长负责疫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副组长:XX负责组织班主任及家长隔离和医疗救助。

成员:XX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突发事件指挥工作。

隔离室观察人员:保健医生。

消毒:各班保育员、两位门卫

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排查:各班班主任以及周围人员

1、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幼儿园红码黄码处理应急演练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各级通知精神为指导,在上级部门的周密部署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可行的抓好防控工作的组织与落实。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积极开展传染病的控制、宣传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严防传染病的发生。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班老师、其他工作人员

1、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应急小组成员手机24小时开通,保持应急联络畅通。

2、实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第一时间紧急上报;拨打紧急救护电话;稳定教职工及幼儿情绪、与幼儿家长联系等)。

三、传染病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组长、副组长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范新型病毒情况。

(二)副组长xxx落实每日12:00前上报工作。

(三)后勤主任xxx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及厨房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落实督查全园防治新型病毒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四)保健医生负责对幼儿进行严格晨检、和幼儿身体异常状况上报,发现有疑似症状的幼儿,请家长立即带离就诊或回家观察。

(五)各班班主任负责幼儿午检及全日观察工作。做好缺勤幼儿的追踪及因病缺勤幼儿的监测工作,每天15:00前详细记录在册并交到保健医处。发现疑似病例和本班幼儿出现传染病疫情时,及时上报,同时班上立即采取消毒隔离等防控措施。对家长进行防治新型病毒的知识普及宣传。提高家长、幼儿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意识。

(六)各成员负责本班的通风、卫生消毒工作。对园内公共区域楼梯扶手、门帘、墙裙、成人卫生间等进行每日消毒工作。

(七)食堂人员严格落实食品卫生制度。

四、日常工作要求

(一)晨检工作:负责人为保健医生。对来园幼儿进行口腔、体温排查,发现有疑似症状的幼儿,请家长立即带离就诊或回家观察。各班教师在门口接本班幼儿,家长一律不得入园。保健医必须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隔离服、体温计、手电筒。口罩、手套每天更换,如遇疑似病例须及时更换;体温计、手电筒每天做好消毒工作,如遇疑似病例须及时消毒;隔离服须每天清洗暴晒。

(二)幼儿的午检及全日观察工作:负责人为主班教师

1、每天午睡前及午睡后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

2、全天重点关注服药儿的精神状况,如:饮食、睡眠、大小便、活动等。

(三)消毒工作:负责人为生活老师、食堂人员

1、班级认真开展好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工作。

(1)早、中晚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中午起床、晚上离园后开紫外线消毒灯20――30分钟。

(3)离园前对桌椅、地面、水龙头、楼梯扶手用1:100配置消毒液用抹布进行擦拭消毒。

(4)玩具、图书,进行晾晒、或消毒液配比浸泡、擦拭消毒。

(5)地面及厕所:请按照1:50的比例配置消毒液,按照地面随脏随拖厕所随用随冲随消毒的方法,每天至少两次对厕所和地面进行消毒。

(6)餐具:每餐用完后,请老师务必将餐具送厨房蒸车里高温消毒。

(7)水杯:每天孩子离园后,请老师将水杯放班级消毒柜进行消毒。

(8)毛巾:每周两次将毛巾投放在1:200比例配置的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然后清洗干净日晒晾干。

特殊情况:若班内出现疑似患儿,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生活老师进行彻底消毒。

2、食堂加工食品要确保煮熟煮透,保持食堂环境清洁,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五、应急处理办法

1、班级教室发现在园幼儿出现疑似症状,立即上报园长,第一时间带至保健室观察隔离,同时通知家长来园接幼儿去就诊。并带领本班幼儿到单独指定区域活动(走廊),生活老师对班级进行全面消毒。班主任随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幼儿病情。

2、班主任要对缺课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如果经医院诊断为病毒病例或疑似病例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将本班级教师、幼儿进行隔离,同时立即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教育部门报告。康复出院的幼儿要留在家中休息1至3周,病情确定无反复方可回园。

3、疑似患儿经医院诊断排除新型病毒后,家长需持就医病历交由保健医鉴定无误后方可入园,病例须复印存档。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