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一假期景区应急处置预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供大家参考。
五一假期景区应急处置预案1
为切实保障XX风景区xx年“五一”假期期间旅游道路畅通,交通安全有序,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景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切实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结合风景区道路交通流量规律特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单位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区政府值班领导的统一指挥调度下,通过科学有效的交通组织、各方参与的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风景区道路交通畅通;以防事故、保安全、促畅通为核心,主动预防、科学应对,确保“五一”假期期间风景区道路交通畅通。
二、应急安全措施
(一)疫情防控安全管理措施。
1、XX风景区室内景点包括地质博物馆、汉淮南王宫、白塔寺暂时停止开放。
2、“五一”假期期间风景区实行预约游览方式,广大游客需采取:
(1)线上预约游览,使用美团、携程网上预约,实名制购买景区游览门票。
(2)电话预约游览,直接拨打景区服务电话进行预约游览。
(3)微信预约游览,关注“XXX”公众号,选择“在线预约”。
3、风景区实施游客限流政策,按照XX风景区地质公园景点单日最高人流量的30%限制游客人数,即单日最高入园人数不得超过XXXX人。
4、景区售票处划分网络购票、现金窗口和年票办理三种购票方式,分流景区购票游客;同时设立游客体温登记点,按照“先测体温后购票”的要求,实施“测温+健康码”防控措施,落实实名制购票入园。
(二)景区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实行交通分级管控。
“五一”假期期间每天上午9时起,启动一级响应,实行车辆分流管控,启动文体中心广场临时停车场,设置临时停车场指示牌,视现场情况适时关闭北大门停车场;同时对风景区道路实行单行道环线行驶,即车辆从XX村路口进入景区,从XXX路口或XX村路口驶出,不得逆向行驶;XX路口作为应急备用路口,适时开放。
2.增设景区摆渡车辆。
租赁两辆公交车作为风景区临时摆渡车辆,运行时间为5月1日—5日每天9:00—18:00。
摆渡车起点设在文体中心广场,并在起点处设置旅游摆渡车乘车指示牌、遮阳棚、隔离栏等设施;终点至景区门口地质公园公交车站;乘车游客需遵守防疫措施,佩戴口罩并扫描“健康码”上车。
摆渡车数量根据假日客流量酌情增减。
3.道路交通临时管制。
交警大队负责实行“五一”假期景区道路交通临时管制工作,建议公安、交警、行政执法三部门在景区主路段(XX路口-景区北大门)按段固定设置执法力量,次路段(景区北大门-XX-XX路口)设置流动执法人员维护风景区道路交通秩序。
4.增加景区标识标牌。
新增景区道路临时标识标牌若干,依照节假日期间道路交通实际流量酌情放置,包括(单向行驶交通指示牌、风景区人员限流饱和标示牌等);封闭景观大道两旁观景平台停车位,严格控制进入景区车辆。
(三)景区管理人员网格分配
1.增加景区管理人员。
以购买服务方式,假期期间临时增加10名安保人员,同时招募志愿者20名,参与景区秩序维护工作;节假日期间每天安排区文旅局工作人员7名负责协助管理景区各项事宜。
2.实行网格分配管理。
重点区域管理人员统一配备对讲机,方便沟通。
建议人员实行网格化分配,人员分配表附后。
三、其他安全措施
(一)着重抓好节假日期间旅游安全保障工作,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大对旅游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治安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力度,强化对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坚决防范和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严防火灾、食物中毒、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确保旅游接待安全有序。
(二)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本着群众生命财产为第一的原则,坚持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联动协作。
按照相邻就近的原则,争取警力支援配合,开辟医疗、抢险等救援通道,全力确保对交通事故伤亡人员的第一时间救助。
工作人员自身也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发生旅游道路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实施应急处置结束后,要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节假日期间景区管理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由XX风景区管理处负责,区政府办提供相应帮助。
四、相关部门职责分工
宣传部:负责节假日期间的新闻宣传工作,正面引导配合媒体开展节假期间策划宣传,对网上舆情进行及时监测与应对。
1.由旅游企业现场人员(导游、司机或设备操作人员)第一时间拨打120应急救援电话,并采取有效的现场救援措施,将相关情况报所属旅游企业。
2.所属企业应立即将情况报当地安全生产、文化和旅游等业务部门和主管单位,并主动配合做好相关救援及善后工作。
3.文旅局在接到旅游企业相关报告情况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赴现场配合调查了解情况、组织现场救援,并根据事件进展配合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根据事件等级及影响,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汇报。
4.县文化和旅游局在接到相关报告后,及时了解、核实有关信息,根据事件等情况,及时将情况报告县委、县政府和市文化和旅游局;配合政府及相关应急救援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三)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1.旅游团队在行程中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随团导游人员要立即拨打120送医就诊,同时向所在地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事发地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协助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调查团队用餐场所,采取相应措施。
3.事发地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向上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的同时,应向组团旅行社所在地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积极协助处理有关事宜。
4.县文化和旅游局在接到相关报告后,要主动了解、核实有关信息,及时协调相关地区和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根据情况及时报告。
(四)突发公共卫生(新冠肺炎疫情)事件
1.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一旦出现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病例,应迅即启动应急响应,各类人员立即到岗到位,按防控预案、指南等落实防控措施。
第一时间同时将疫情情况报告给属地社区、疾控部门及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并严格落实属地指挥部防控要求。
2.当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要在当地政府及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指导涉疫单位配合开展人群管控、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各项措施的落实。
组织涉疫单位通过公告公示、网站、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及时发布应急安排,暂停一切经营和服务活动。
3.县文化和旅游局在接到相关报告后,要及时了解核实有关信息,并将情况通报全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组织相关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视情将涉疫程度、过程及后续处置等报县委、县政府、市文化和旅游局。
四、加强应急处置相关保障
(一)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主动收集掌握气象灾害、疫情风险、安全生产相关重大事件预告信息,结合本地相关实际情况,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官方网站及景区宣传栏、小广播发布本地相关旅游警告、警示,并及时将情况逐级上报。
县文化和旅游局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和资料,实时向全县发出相关的旅游警告或者禁止令。
(二)加强应急处置演练。
全县要围绕“五一”假日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演习,做到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和程序,了解有关应急支援力量、医疗救治、工程抢险等相关知识,掌握设施设备操作要领。
(三)畅通指挥处置渠道。
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带班领导要在岗在位、掌握了解情况、熟悉应急处置流程,能够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
五一假期景区应急处置预案3
为切实做好我镇“五一”旅游工作,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为我镇旅游业快速发展,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现就做好xxxx年“五一”旅游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积极准备各村、各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夯实责任,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五一”的各项组织接待工作,确保“五一”期间平安有序,安全稳定。
二、加强治理,确保安全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各村、各相关单位要在“五一”前认真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
一是突出抓好旅游交通安全工作。
派出所要对营运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况良好,杜绝车辆带病上路。
要进一步强化对司乘人员行车安全方面的管理和教育,消除驾驶人员麻痹思想。
二是中心卫生院要加强食品卫生和食品加工场所的监督管理,对旅游接待酒店及农家乐的食品卫生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是要做好防汛、防火等安全工作。
四是严格监管大型节庆娱乐活动。
节日期间节庆活动丰富,元坝派出所等单位要严格监管“五一”期间举办的节庆及其他公众聚集活动,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安全”的原则,精心制订好活动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确保节庆活动安全。
三、强化检查,整顿秩序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一方面对镇内酒店、农家乐和带有危险性、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旅游项目进行全面拉网式检查,对宾馆、饭店、餐厅等公众聚集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对各种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消防栓及各类灭火器材等消防设施处于完好有效状态,消防安全疏散通道要确保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