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食堂防疫措施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食堂防疫措施1
近期,我市已进入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的急性胃肠炎疫情高发季节,常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
市疾控中心监测显示,我市急性胃肠炎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
为做好学校、幼儿园食堂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会同市教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了《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指引》,再次明确了学校食堂疫情防控要求。
一、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食堂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方案,明确职责,落实措施,责任到人。
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
1.学校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2.落实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做好“日报告、零报告”。
当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发热、咳嗽、咽痛或其他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其工作,并及时就医,病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同时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病愈返岗复工的登记报告。
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从业人员,便检连续2天阴性后方可恢复工作。
3.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
加工制作食品前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净手部,并进行手部消毒,手部清洗消毒应符合《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要求。
加工制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并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消毒湿巾和免洗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分餐及售卖过程中均应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手套和口罩。
三、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1.学校应建立食堂环境清洁消毒制度,保持食堂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
每天对食堂通风换气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及时清理餐桌和地面废弃物并清洁餐桌,餐厨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清运,并对存放场所进行清洁消毒。
2.食堂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和充足、合格的消毒、清洁用品,保证供水设施正常使用,引导人员餐前洗手。
3.做好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器)具和加工区域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后应定位存放在密闭保洁设施内,保持清洁。
4.如发生诺如病毒感染,应立即开展消毒工作,重点对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及污染场所进行清理消毒,按照《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进行处置。
四、规范就餐人员管理
合理安排就餐人员错时、错峰有序就餐,同向就餐,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五、开展宣传引导
开展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防控意识,践行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使用公勺公筷或分餐等健康生活方式。
学校食堂防疫措施2
为更好地保障师生在校用餐期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明确学校食堂各环节防控要求和责任分工,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组织编制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食堂工作手册》,供各地各校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详细如下:
一、开工环节
1.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防控小组,加强疫情防控和食品平安讨论部署,制定疫情防控和食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岗位责任。
2.配备与食堂从业人员数量相匹配的口罩、手套、帽子、洗手液、温度计、消毒药械等疫情防控所需物资。
3.开展全体员工开工前出行状况调查,全面把握员工出行地点、是否乘坐过公共交通、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病人有过亲密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等状况。
开展疫情防控和食品平安学问培训、岗位操作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4.配备与供餐量相匹配的餐用具、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及保洁设施,开工前对全部餐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配备足够的洗手消毒设施,张贴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加工后的成品在出售前应密闭盛放,不得无爱护暴露。
27.暂停自助餐等开放式供餐模式。
免费汤粥、调料等疫情防控期间不宜供应。
28.最大程度削减公用餐具使用,鼓舞自备餐具,供应足量一次性餐具。
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用具。
29.食品售卖人员一律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口罩和手套,销售中少用语言沟通,与服务对象保持1米以上平安距离。
七、洗消环节
30.餐用具使用后应准时清洗,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每餐次对使用后的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宜采纳高温热力方法进行消毒。
餐用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式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纳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纳有效氯含量为250mg/L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31.消毒后的餐用具应放置相应的密闭保洁设施内,保持清洁,具备条件的可存放在餐具消毒设施设备中。
32.对食堂内外环境、地面、餐桌椅每天进行全面消毒。
如使用75%乙醇喷洒消毒应避开靠近明火。
八、后厨环节
33.食堂食品处理区严格实行全封闭管理,非本食堂人员不得进入食品处理区,学校及相关部门人员因工作需进入时,要检测体温合格、戴口罩、穿工作衣帽,做好记录。
34.原则上不得将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手机等私人物品如需带入食品处理区应经消毒处理。
35.食品处理区要定时开窗通风或使用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全新风运行,保持空气流通,中央空调系统建议停止使用,确有必要开启须经过疾控部门评估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6.充分发挥"明厨亮灶'电子监控智能管理系统、省中学校校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对从业人员规范操作防控疫情的监督作用,准时督导整改到位。
九、餐厅环节
37.通过定时开窗或运行新风系统保持就餐场所通风良好。
38.就餐场所门口设佩戴标识的平安员值勤,就餐人员应佩戴口罩并经体温检测合格方可进入。
有条件的可安装热成像人体测温仪器。
39.在就餐场所配备足够的可以正常使用的洗手消毒设施,洗手设施上方张贴规范洗手步骤示意图,全面普及"内-外-夹-弓-大-立-腕'的七步洗手法,引导师生餐前洗手并成为习惯。
40.就餐地点地面应设立醒目导引标识。
41.开餐前对就餐场所进行清扫、清洁、消毒、通风,餐后做好准时清理打扫就餐场所卫生,进行环境消毒,做好卫生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定位保管。
42.餐厨垃圾定点存放,准时清运,每天至少进行一次餐厨垃圾存放场所和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43.在就餐场所广泛张贴疫情防控宣扬指南、就餐须知,引导师生把握卫生的就餐方式。
十、用餐环节
44.就餐人员须佩戴口罩取用餐具和到售卖窗口购买,即取即走,坐下吃饭的最终一刻才摘口罩。
就餐结束后马上佩戴口罩并离开。
45.采纳集体用餐单位送餐的,指定专人进行膳食的交接验收,测量中心温度,做好接收记录,排好领餐时间和挨次,削减领餐人员聚集。
46.避开面对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间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沟通、少说话,避开交叉感染。
47.采纳适当方式,削减师生同一时间段内就餐人数,降低就餐场所人员密度,防止交叉污染:①改造符合卫生条件的临时就餐场所;②在就餐场所设置简易分隔装置;③实行分批、分时段等形式避峰、错时就餐;④增加套餐盒饭供应,打包带回单独用餐;⑤支持师生购买饭菜后回宿舍就餐;⑥有条件的走读同学可回家就餐。
48.打喷嚏和咳嗽时应使用纸巾遮挡包裹,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包括废弃的口罩)使用密封袋密封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
十一、应急环节
49.如学校发觉疑似病例要停止供餐服务,并准时向属地训练、市场监管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待通过相关部门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供餐服务。
50.如发生疑似食品平安事故,要准时向属地训练、市场监管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根据本单位制定的食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科学处置。
51.如发生投诉举报和突发舆情大事,要加强信息沟通,第一时间回应处理师生、家长和相关部门疑问关切,乐观妥当予以处置。
十二、其他
各学校依据需要设置。
学校食堂防疫措施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食堂防疫措施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食堂防疫措施1
近期,我市已进入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的急性胃肠炎疫情高发季节,常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聚集性疫情。
市疾控中心监测显示,我市急性胃肠炎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
为做好学校、幼儿园食堂疫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会同市教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了《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指引》,再次明确了学校食堂疫情防控要求。
一、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食堂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方案,明确职责,落实措施,责任到人。
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
1.学校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2.落实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做好“日报告、零报告”。
当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发热、咳嗽、咽痛或其他胃肠道不适等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其工作,并及时就医,病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同时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踪、病愈返岗复工的登记报告。
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从业人员,便检连续2天阴性后方可恢复工作。
3.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手部卫生。
加工制作食品前应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净手部,并进行手部消毒,手部清洗消毒应符合《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要求。
加工制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并严格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消毒湿巾和免洗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分餐及售卖过程中均应使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并佩戴手套和口罩。
三、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1.学校应建立食堂环境清洁消毒制度,保持食堂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
每天对食堂通风换气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及时清理餐桌和地面废弃物并清洁餐桌,餐厨垃圾应定点存放,及时清运,并对存放场所进行清洁消毒。
2.食堂应配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和充足、合格的消毒、清洁用品,保证供水设施正常使用,引导人员餐前洗手。
3.做好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器)具和加工区域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后应定位存放在密闭保洁设施内,保持清洁。
4.如发生诺如病毒感染,应立即开展消毒工作,重点对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及污染场所进行清理消毒,按照《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进行处置。
四、规范就餐人员管理
合理安排就餐人员错时、错峰有序就餐,同向就餐,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五、开展宣传引导
开展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防控意识,践行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使用公勺公筷或分餐等健康生活方式。
学校食堂防疫措施2
为更好地保障师生在校用餐期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明确学校食堂各环节防控要求和责任分工,江苏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组织编制了《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食堂工作手册》,供各地各校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详细如下:
一、开工环节
1.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防控小组,加强疫情防控和食品平安讨论部署,制定疫情防控和食品平安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岗位责任。
2.配备与食堂从业人员数量相匹配的口罩、手套、帽子、洗手液、温度计、消毒药械等疫情防控所需物资。
3.开展全体员工开工前出行状况调查,全面把握员工出行地点、是否乘坐过公共交通、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病人有过亲密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等状况。
开展疫情防控和食品平安学问培训、岗位操作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4.配备与供餐量相匹配的餐用具、餐用具清洗消毒设施及保洁设施,开工前对全部餐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配备足够的洗手消毒设施,张贴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