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方案篇1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的通知》和教育科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减负提质工作的通知》精神,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效果,确保加强“五个建设”和打赢“五个攻坚战”落到实处,确保“减负提质”工作扎实开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加强对“
成立“减负提质”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学校“减负提质”工作。
实行组织、培训、宣传、监督、评价一体化管理。
组长:
成员:
“减负提质”工作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教育局部署的“五个建设”和打赢“五个攻坚战”有机结合起来。
积极向师生、家长宣传“减负提质”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对“减负提质”工作的深刻认识,为“减负提质”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思想基础。
(二)加强教师管理。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切实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减负意识。
以暑假后教材改革的年级、学科和思政课创新为重点,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教材、课堂和现代媒体驾驭能力。
通过传帮带等各种活动,强化青年教师培养,培养领军人才,打造素质精良的教师团队。
(三)加强作业管理。
加大减负工作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工作合力,确保减负工作有关规定落到实处。
加强假期、家庭作业创新,全面推广“分层次”作业制度,通过布置活动性、探究性、趣味性作业,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四)加强学法指导。
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的“追究思维过程”上做文章,精研教材、精心设计,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五)加强名师标兵管理。
积极发挥区、校级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专业培训、展示研讨、学科教研、课题研究等途径,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领带动作用。
(六)加强教研活动管理。
以常态教研、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教研组为主阵地,广泛开展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教研活动。
按照教育科的要求,深挖、梳理教学存在问题并建立台账,采取“问题即课题”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确保教研工作推动教学开展。
(七)加强学科教学与现代技术融合。
加强教师现代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现代技术整合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
充分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服务。
(八)加强特色化办学研究。
坚持“教学质量目标等级评价”制度,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
开展好文化课堂——弟子规的教学工作,把文化课堂——弟子规教学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政课创新一体化有机结合,创出学校教育教学特色。
四、加强对“减负提质”工作的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实事求是地认真查摆在课业负担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建立“减负提质”工作台账,并将台账及整改情况传送教育科,接受教育科监督。
五、将“减负提质”工作纳入干部、教师年终量化,在“减负提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教师给予专项奖励,对“减负提质”工作的相关优秀案例,给予专项表彰。
对在“减负提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工作落实不到位,课堂教学欠规范,作业量超标,违规考试,查证属实的相关举报等),给予批评教育,问题严重的,提交校务会议讨论,给予行政处分。
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市、区教育局《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通知》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按照“减轻学业负担,丰富课余活动,关注课堂实效,保证教学质量,加强体能锻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全面推进教改,努力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二、具体措施:
关注课堂,提高效益。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更是落实“减负增效”的主阵地。
结合学校减负工作要求,进一步关注课堂,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化工夫。
1、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大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力度,改革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与针对性和研究性,集思广益,通过提高备课质量来为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打下基础。
2、重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索,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开展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努力探索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途径与方法。
3、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
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大比武、命题研究等活动,以外在的形式促使教师内功的提炼,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为真正的减负增效提供有力的保障。
4、加大对平时课堂教学的调研力度,听好“推门课”,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开展学科教研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教师互动听课评课及二次备课研究活动,关注课堂,提高效益。
适时反思,不断提升
“减负”工作从实施开始,我们将分阶段及时小结、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努力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有所成效。
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轻负优质教育的实施意见”为依据,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全面推进教改,努力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出成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具体措施:
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实现四个转变。
“减负”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
减负”应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即“减负”不减质量。
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减负”是一项涉及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社会各界应该统一认识,协力合作,共同来完成。
自觉从三方面“负重”,努力使学生“减负”。
欲得学生“减负”,教师须得自觉“负重”。
一是思想上“负重”,从实施素质教育精神的大局出发,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作为已任,勇挑重担,不负重托;二是在业务提高上“负重”,自我“加压”,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和能力;三是在教学实践上“负重”,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备、教、改、辅等各项工作,以高效、创新的劳动切实为学生松绑,提高教学效益。
1、教师认真编写课时计划,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训练,板书设计等。
教学目的要求要具体明确,重点难点要认真研究处理,做到分散难点,减少坡度。
对重、难点及最基础的内容,要舍得花工夫去钻研,夯实,请保留此标记学生基础。
2、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智力状况,根据学科、教材内容特点,优选教学方法,正确运用教学原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要落实三要素,即: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
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满堂罐,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做到“三动”,即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保证在课堂上留3—5分钟的作业时间。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合格的基础上培养优秀,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发展个性。
4、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挪上它课,不私自调课,技能科课一律按要求上足课时,课堂不得挤占他用。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育德效益。
在加强对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要认真研究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德育在学科教学环节中的德育渗透。
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多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习惯,锻炼学生能够关心集体、互相帮助、遵守纪律,热爱学习,兴趣广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加强“减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1、成立学校管理工作家长委员会,每学期一次召开学生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减负”工作的建议和要求,沟通家长的心里,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