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一、工作目标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与生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上级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文件。

三、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鱼台县育才国际学校学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应对、快速反应,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的工作原则。以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为中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五、机构职责

学校成立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好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的联络沟通,配合地方疾控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依据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工作责任制度,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信息报告人;具体实施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及时向县教体局和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报告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六、事件分级标准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当前疫情实际,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其中Ⅲ级为出现发热、咳嗽、无力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患者;Ⅱ级为出现疑似病例;Ⅰ级为出现确诊病例。

七、信息报送

学校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

(一)信息报送原则。一是迅速。学校应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向县教体局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不得延报。二是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三是直报。发生Ⅰ级(特大)事件,除了向县教体局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外,可直接报市教育行政部门。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及时续报。

(二)信息报告时限及程序。责任报告人为学校指定的信息报送人员。

1.初次报告。学校发生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向县教体局和县卫生健康部门进行初次报告。

特别重大(Ⅰ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学校可以直接报告市教育行政部门。

2.进程报告。Ⅰ级和Ⅱ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县教体局。

Ⅲ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县教体局。

3.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县教体局。

(三)信息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患病人员症状、患病人数、事件经过、可能的原因等。

2.进程报告内容:患病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事件控制情况、造成事件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3.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包括事件性质与发生原因)、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八、预防措施

(一)坚持校内所有人员每日体温“晨午两检制度”。填写体温登记表。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上班。

(二)坚持“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班主任填写因病缺勤登记追踪表。追踪学生体温、病情变化情况,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

(三)落实“消杀记录制度”。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包括教室、宿舍、餐厅、办公区、音乐室、舞蹈室、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的消毒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要求一批学生进去消毒一次,并填写消杀记录表。

(四)掌握校内所有人员动态情况,严格落实去向追踪制度。

(五)疫情防控期间,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不安排师生外出活动。

(六)加强师生健康知识教育,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及时洗手,落实手部卫生,配备洗手液或肥皂,推行七步洗手法,佩戴口罩,加强体育锻炼等提高防病能力。

(七)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工作。

九、应急处置

(一)发热处理流程

在晨午两检中,对体温高于37℃,或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如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的患者,由班主任带至临时隔离点,并第一时间逐级上报,学生交由临时隔离点进行管理。校医应佩戴N95口罩、无菌手套,穿上防护服,注意个人保护,把患者置于单间,避免交叉感染。具体管理内容包括:

①复测体温。

当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局部多发,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庆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扎实做好国庆节假期及收假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请各校园在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加强人员健康管理

(一)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各校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严峻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保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不变,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广泛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加强自我防护,减少到人群聚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学生及家长要密切关注属地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要求,学校全力配合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二)加强人员出行管理。各校要对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在外情况及国庆节期间出行意向进行摸底,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非必要不出勐海,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地,尽量避免或减少跨区域流动。广大教职员工要带头就地过节,确需外出的,要严格落实报备审批制度,科学规划出行行程,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做好往返过程中的个人防护,节假日期间不到人员聚集场所,不参加、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

(三)持续做好健康监测。各校进一步压实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工作,严格落实晨午晚检、“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放假期间学校要落实对师生健康状况的监测,了解掌握师生员工假期的身体状况,为收假返校提供相关判断依据。此外,根据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安排,国庆节收假时师生员工需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考虑到涉及人数较大,结果未出的师生员工可提供检测收费依据)。

(四)加强留校师生监管。学校要做好国庆期间留校师生员工的管理与服务,在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同时提供必要的人文关怀,为留校师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生活保障,关注留校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

二、全面加强聚集性活动管控

各校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文件要求,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大型会议、活动数量和规模,必须举办的,要严格落实报备制,并不得邀请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参加。要引导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严格落实个人防护责任,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倡导非必要不跨县流动,不组织、不参与聚餐聚会活动,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减少到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次数和时间。提倡“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

三、全面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一)加强校园封闭管理。各校要在校门口设置好场所健康码,明确带班值班人员和校园门卫职责,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校园。对经批准入校人员及校内住户要严格落实身份核实、扫场所码、查验“两码一证”、测温登记、佩戴口罩等措施;发现有身体不适症状、“两码一证”异常的,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二)做好重点场所防控。学校在放假前后要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预防性消毒。放假期间,要坚持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食堂、宿舍、浴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消毒及卫生保洁,降低疫情病媒及环境传播风险,营造干净整洁、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三)全力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准备。各校要全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等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密切相关文件的全覆盖学习、培训活动,做到人人培训到位、人人掌握到位,把握好政策规定,提高校园疫情防控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要根据防控方案、技术方案、应急处置预案等文件的最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校园疫情防控的各项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科学、精准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要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和教职员工数量,配备一定数量的口罩、体温检测仪、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对已经储备的物资要进行全面盘点,清理过期、临期和损毁物品,及时按需补齐。要做好防疫物资登记、保存和使用管理工作,确保保存和使用中的安全。

(四)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各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和信息报送机制,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确保信息畅通。要完善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安排好值班人员和护校人员,强化工作纪律,加强门卫管理和校园巡查工作,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保持通信联络渠道畅通,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及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事故。要严格落实事故报告制度,对重大事件不得迟报、瞒报、漏报和错报。

勐海县教育体育局

2022年9月22日

小学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

为了贯彻市县疫情防控的文件精神,继续做好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特制订本要求。

一、严格校门管控

1.假期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加强假期校门管控力度,除值班人员,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特殊情况确需进校的,须得到校长的同意,并由值班人员查看健康绿码,测量体温,做好信息登记,做到一视同仁,一个不漏,保证进校人员身体状况无异常。

2.假期后师生员工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放假前各班级要召开专门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告知师生员工,在返校前要向学校提供个人(小学低年级学生提供监护人)健康绿码,进校时必须逐一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对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人员,拒绝入校,督促其及时就医,患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带病工作。

二、加强出行管理

1.做好宣传教育。各班级在放假前和假期间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召开班会和校会,利用班级微信群,通过家校合作,共同织牢师生员工防疫安全网。

2.假期中全体教职员工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不接触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归来人员,尽量保证活动空间相对固定。全体师生员工不得前往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尽可能不跨市出行。教职工如确需离开本县,须向校长报告去向及起止时间,做好个人防护,由校长向中心校报告;学生如确需离开本县,须向班主任报告去向及起止时间,做好个人防护,由班主任向校长报告。

三、从严核查行程

要随时掌握放假期间师生员工活动轨迹。防疫负责人要通过班主任及时沟通信息,有关信息依据上传信息及时完成上报。若有特殊情况,由防疫负责人向校长汇报并组织做好应急处置。

四、坚持上报信息

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防疫负责人要全面掌握全校师生员工疫情防控相关信息,每日坚持将本校疫情防控信息上报。

五、强化重点人员管控

要强化对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人员的管控。及时关注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从中高风险地区、境外返怀的师生员工(包括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须严格按照防控要求提前向社区和学校上报返怀信息,到怀后第一时间到当地社区报备。隔离期满、核酸检测正常、做好个人防护后方可返校,学校要加强对上述人员的健康服务。

六、坚持多病同防

1.做到多病同防。秋冬季是流感、乙脑、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及急性肠胃炎等疾病高发期,师生员工均要做好防范。选择管养卫生的食品,慎食生冷海鲜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保障饮食安全。家庭聚餐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和病菌的交叉传播。

2.提倡健身运动。各班级要提倡鼓励学生利用元旦假期适当进行健身运动,学习掌握运动技能。注意劳逸结合,学习之余要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多做户外运动,注意保护视力。

3.保持校园整洁。放假期间,后勤部要安排好校园重点区域的卫生保洁,添置足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开学前,提前一天做好各场所的通风消杀。

七、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按照教育局假期疫情防控通知要求,学校对各自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复查,做好学校假期疫情防控工作。对问题突出、自查自纠不力的学校通报批评,督促落实;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报上级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小学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5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确保校内不发生疫情传播。

二、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提高政治地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联防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