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篇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两会期间我单位疫情防控及会务保障工作,确保职工健康安全及两会期间的宣传,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及会务保障,做好两会期间的宣传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及会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主要职责:贯彻落实我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工作部署,全面统筹和协调我台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收集掌握本单位职工实时动向和健康状况,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带领各部门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和两会会务保障等相关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疫情防控措施

1、各部室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本部室工作实际,科学筹划部署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及会务保障各项工作,切实做到措施有效、防控到位

2、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通知精神,向职工及时通报疫情、规范政策解读、发布防控措施、明确有关纪律规定,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职工科学理性对待疫情,主动学习防疫知识,增强自我防控意识

3、严格人员管控,尽量减少公务出行,严格控制职工因个人事由离开本县

加强人员出入管理,在门卫设立检查点,严禁外来无关人员进入单位,确需进入的,要进行登记并测量体温

4、配备电子温度计,职工每日两测体温;库存一定数量的消毒液、口罩,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每日对各部室进行喷洒消毒液;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消毒工具、设备不足的,要及时采购补充

三、有关要求

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全面做好两会期间宣传报道工作,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1、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要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疫情防控责任要求,实时掌握疫情信息,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工作任务、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2、切实增强责任意识

分管领导及各部室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各方面具体防控措施的贯彻落实

各部室领导对本部室疫情防控工作负第一责任,要实时掌握本部室人员的健康状况,带领本部室人员履行防控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和纪律落实到位

3、扎实落实防控措施

职工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自觉做好个人防护

要注意居家卫生,做好室内清洁,餐具要经常消毒;要尽量减少外出的机会,尤其是不去人流密集处;要做好宣传员,积极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4、严格遵守纪律规定

全体职工原则上不要离开本县,因特殊事由确需离开的,要履行书面请假手续逐级请假并说明情况,返回后要及时销假

严禁各种理由、各种形式组织的聚餐,减少各种形式的聚集活动

党员干部要带头尊重医学常识,落实防控要求,自觉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5、及时汇报相关情况

各部室负责人要每日汇报本处室人员的健康状况

综合办要每日收集职工的疫情防控情况并按要求上报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篇2

为做好各类会议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方案所指会议为50人及以上且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同意的会议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会前健康申报

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须在会前依法如实进行健康申报,健康申报正常并取得健康码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

(二)会场准备

1.会议举行前对会场等相关场所严格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并配备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2.会场应设置临时隔离场所

临时隔离场所设于相对独立区域,与会场不在同一楼栋或同一楼层,尽可能保持间隔距离,避免人流交叉

临时隔离场所内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卫生设施、消毒药械,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3.会场消毒和通风

在人员进入会场前1小时,对会场、卫生间、公共休息区等重点部位及场所公用扶手、门把手、座椅等公众接触部位清洁消毒,并开窗通风换气

4.做好个人防护

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前往会场途中,全程戴好口罩

乘车尽量开窗通风,一般不开空调

小型车辆一次仅坐2人(不含驾驶员);乘坐公交车辆,应隔位坐人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会场要求

1.在进入主会场的相关通道外围设置体温检测和签到处、医疗岗和卫生防疫岗

2.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实行“亮码+测温”,做好测温记录,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绿码的方可进入

如有咳嗽、发热(体温≥37.3°)、乏力、腹泻等症状者,应禁止参会

3.会场主席台座位原则上保持1米以上,大会主席台与会人员戴口罩

主席台下座位隔位就座、前后排错位就座,参会人员需佩戴口罩

休会期间也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近距离接触

所有工作人员在会议服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

如会场容量有限,可将参会人员分散安排在几个分会场,与主会场间以视频方式进行连接,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

(二)用餐要求

会议不得提供集中用餐服务

(三)健康监测

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在会议前和会议期间,应主动报告健康状况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或工作人员如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立即送至临时隔离场所进行隔离观察

三、应急疫情处置

如在会场发现健康异常人员,迅速转送至临时隔离场所,立即报告驻点医务人员,并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疫情处置等工作

四、完善组织保障

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分组,分组下设综合协调小组、现场保障小组、物资保障小组、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各类会议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风险监测、物资保障、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等工作

(一)综合协调小组

负责会议期间疫情防控综合协调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信息,与党政办、党群办、民社办、平安办、应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各村居等相关部门保持沟通联络

组长:沈迎春,成员由党政办、党群办、民社办、平安办、应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各村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现场保障小组

负责制定会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导各会场落实重点部位预防性消毒、人员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组长:任虹,成员由民社办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各村居负责人组成

(三)物资保障小组

负责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

组长:唐彬,成员由党政办、财政办工作人员组成

(四)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做好可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迅速转移病人,判定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对疫点进行消杀

组长:任虹,成员由民社办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各村居负责人组成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篇3

为全面做好20xx年春节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保障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春节,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总体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坚持“人物同防”,筑牢外防输入防控圈

(一)严格入境人员防控管理

加强源头管理,做好入境人员检疫工作,落实入境来X人员服务保障与管理,突出抓好入境检疫、闭环转运、隔离服务点医学观察等环节,实行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无缝对接,坚决防范境外输入性病例导致的疫情扩散和蔓延

按照“非必要不批准”的原则,从严控制“快捷通道”办理

对有高风险国家旅居史的人员,在结束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继续居家健康管理7天,满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并适度加密核酸检测

(二)严格疫情重点地区入X返X人员摸排随访与健康检测

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在入X返X前要向所在社区、单位提前报备个人行程及抵达日期,携带7日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于划定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建议暂缓出行

健全落实村(居)、交通场站、住宿宾馆等场所对外来人员的摸排随访机制

对排查确认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辖区内人员,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要立即纳入当地疫情防控管理,及时落实相应的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措施

(三)严格冷链食品防控管理

严格冷链物流运输、装卸等环节疫情防控操作规程,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检测,采取严格的环境监测和卫生措施

健全完善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制度,落实专仓监管、口岸防控、专仓运行、出仓流通、全程防控防护等措施,做到第一道关口彻检彻控

加强冷链环节人员防控,严格落实“应检尽检”,规范个人防护,稳妥开展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

健全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追溯监管体系,坚持打防并举,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家庭个人防护责任

二、错时错峰放假,有序安排交通出行

(四)统筹规划错时错峰放假出行

节假日期间减少人员流动和旅途风险,加强个人防护,提倡就地过年

鼓励用人单位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弹性休假

执行“错时放假”,统筹各大中专院校学生寒假放假时间,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放假离校,合理安排从校门到车站、“点对点”等多种定制式运输方式,避免聚集扎堆

对在外务工人员确需集中返乡的,由劳务输出单位统一组织,原则上采取“点对点、门对门、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原则上在省内过年,不到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

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坚持非必要不出行的原则,由所在村(居)做好沟通与服务保障

(五)加强交通出行管理

严格落实通风消毒、体温检测、客座率控制、乘客信息登记等措施

增强运力供给,优化运力配置,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做好多种运输方式接续接驳,畅通旅客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

科学调整登乘时间,增加服务通道,减少等待排队时间,引导乘客分散就座,降低人群密度,车辆内设置隔离座位

提醒督促旅客出行期间严格遵守防控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减少进食次数

三、强化重点场所疫情防控管理,确保节日期间正常运行

(六)抓实公共场所和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

进一步加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运动馆等公共场所、娱乐场所、重点场所以及外卖平台人员健康监测和出入管理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科学规范消毒、人员防护、检测筛查、空调使用、环境监测、预约错峰、限量限时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设置“一米线”,督促要求服务人员、顾客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推荐顾客自助购物结算,有效缩短排队等候时间,鼓励采取线上营销、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分流线下人员聚集压力

(七)强化学校防控措施落实

加强期末考试疫情防控管理,做好考场环境清洁等工作

健全放假期间学校、家庭、学生联动机制,确保离校学生底数清、返家行程可追踪

严格执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寒假期间,师生应尽量避免到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如确需前往须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

做好跟踪随访

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合理控制在校时间和人员密度,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八)强化其他特殊场所管理

落实落细幼儿园、养老院、福利院、光荣院、军休所、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监管场所等特殊场所的防控措施,制定周密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严防疫情输入和内部传播

从严从细做好人员出入管理、内部人员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医疗服务、卫生管理、物资储备等工作

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落实对流浪人员的疫情防控管控措施

四、加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夯实基层防控基础

(九)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

建立县、乡(街道)、社区(村)三级网格包干机制,健全基层疫情防控组织,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网络化管理体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重点加强对发热、咳嗽等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和报告

要动员群众共同防控,推动左邻右舍达成共识,形成自发防控网,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社区(村)委会报告,乡镇(街道)要立即组织核查,异常情况迅速如实详细上报,确保可追溯

(十)加强重点人群管理

以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冷链物流从业人员、返乡人员(特别是边境地区和境外返乡人员)、外来人员等为重点,加强人员管理,掌握人员动向

乡镇(街道)政府、社区(村)要指定专人开展返乡人员情况排查和信息登记工作,做好返乡前、返乡途中、返乡后相应宣传引导

对不同风险程度的返乡人员实施分类精准管理,督促落实防控措施,返乡14天内做好日常健康监测,减少串门走动

五、加强会议活动和文旅活动管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十一)严格控制大型会议活动数量规模

严格按规定做好各类会议活动、走访慰问活动疫情防控管理,严防会议活动期间发生疫情

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加强大型会议活动规范化管理,提倡采取视频形式召开,原则上不举办大规模聚集性会议活动,确需举办的应严格控制人数和规模

严格审批大型文体活动,原则上不举办各类庙会、体育赛事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在慎重评估的基础上,从严审批

各单位一律取消300人以上的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餐等活动

50人以上活动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预案

严格限制集体走访和入户走访活动的次数和人员数量,简化走访慰问形式,能书面致信、书面介绍情况的,尽量采取书面形式

(十二)加强文娱活动和旅游景区管理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座位数的75%,上网服务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

中、高风险地区,暂停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暂停营业各类文化经营场所

各类旅游景区要分类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和公共卫生

落实实名制售票和查验规定,确保记录保存一个月以上,便于疫情发生后流调追踪查找

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落实预约制,合理控制游客流量

在景区出入口、重要参观点、休息餐饮区、缆车上下站等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区域设置专人,加强疏导,提醒游客佩戴口罩,保持“一米线”避免拥挤

六、做好节日期间医疗救治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十三)做好节日医疗服务安排

各有关医疗机构安排好医疗技术力量,加强急诊室、病区、手术室的医疗技术力量,保证急诊正常开放,做好急诊医护人员的交接班工作,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做好人员梯队安排,落实防护用品和药品等保障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