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制度1

一、出入口管控

1、疫情期间对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车辆进入必须戴口罩、测体温、验码。

本市如发生疫情,根据防疫部门的要求,各小区原则上只保留一个进出通道。

对封闭小区消防通道的,物业企业应做好应急措施。

2、贯彻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重要岗位专人值守,公示物业24小时值班电话,在业主需要帮助时,及时协助处理或上报相关部门处理。

3、物业管理项目的工作人员每天保持测温后上岗,测温记录主动向业主公示。

二、送货及物品管理

1、本市如发生疫情,快递、外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小区,相关人员将货品送至小区门口快递、外卖临时摆放点,由业主到大门外自行领取物件。

2、临时摆放点的快递物品不得随意堆放,应当采用货架或桌子统一放置,并架设帐篷,以保持物品完好,有条件的可增设监控设备。

每天定时对临时摆放点进行消毒,减少摆放区域的污染风险。

3、临时摆放点的外卖熟食应当放置于保温泡沫箱内,应保持外包装完好,不得随意拆开。

4、对行动不便、居家隔离人员的快递或外卖,门岗应通知其他人员送货上门;对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外送服务的员工,应做好防护,同时做好相关区域的消杀。

三、外来人员管理

1、严格外来人员进入登记制度,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入小区,必须出示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入内。

2、本市如发生疫情,出租车、网约车、代驾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小区,引导业主至大门外等候。

3、本市如发生疫情,保姆、月嫂、装修等人员首次进入小区应提供核酸检测证明,不能提供的经社区审查同意后方能进入小区,物业管理项目应为其制作出入证件,并落实其行动轨迹管理。

四、环境卫生清洁防护

1、物业服务企业每天保持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消杀建议采用酒精或84消毒液、泡腾片消毒水等。

消杀区域包括公共门厅、电梯轿厢、物业服务中心、会所、健身场地、游乐设施、地下停车场等。

消杀记录应主动向业主公示。

2、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加大防控工作宣传,及时对垃圾及收集容器消毒。

对果皮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应每天清理、收集垃圾1次以上。

对垃圾量大的收集点,要随满随清。

收集容器每天用水清洗一次,并用消毒液消毒一次。

3、规范废弃口罩投放。

如本市发生疫情,物业服务企业应增设专门垃圾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废弃口罩。

收集容器应内设塑料袋,避免废弃口罩投放时与容器直接接触。

废弃口罩用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按“其他垃圾”处理。

4、做好垃圾转运站、环卫工具房消毒。

垃圾转运站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全面冲洗一次,再用消毒液对墙面、地面、站台、压缩装置、周围环境喷洒消毒一次。

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将手推车、垃圾运输车等环卫工具冲洗一次,再用消毒液对环卫工具喷洒消毒一次。

5、消杀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并组织相应培训,以确保消杀效果。

五、专有部位维修管理

遇到业主专有部位报修,应确保上门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同时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可以配发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

六、生活必需品代购

鼓励和提倡物业企业开展业主生活必需品的代买和配送服务。

物业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客观实际,量力而行提供便民服务。

倡导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与市新消费促进会以及其他商业、农业等合作单位联系,选择有资质、信誉高的大米、蔬菜、水果、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单位,组织生活必需品供销和配送,方便业主生活。

2、制作“本区域已消毒”的`临时标识,标识底端空白处预留数行消毒时间、责任人签字栏,张贴于主要客户及员工活动的区域。

例如:

3、在大厦入口、电梯等位置配置免洗的手部消毒液,张贴标识,提醒客户及员工积极进行手部消毒。

二、人员防控要求

1、项目应储备红外测温仪,根据疫情进展配置在人流出入口。

使用前应充分与客户沟通取得其同意,外接商务项目应提前征得甲方许可,自有项目应取得区域总批准。

2、所有密切对客服务人员,如大堂保安、前台客服、客户区域清洁人员等,在工作时应佩戴好防菌口罩。

3、项目可采购一批防菌口罩,提供给特殊情况下急需的人员使用。

其他客户群体,应提醒其自购和进行防范。

4、每日班组会议前,各员工应主动申报自己是否有无“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

如有疑似病例,应立刻按应急要求处理。

三、成立现场疫情应急防范小组

1、应急小组需包括通讯指挥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现场救援组等,确定各组成员和职责分工,事先应对参与应急的全体成员进行应急流程培训,并进行现场演练,相关应急活动应在保证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2、如项目出现疑似病例:

项目经理担任总指挥,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区域和公司,外接项目还需同步上报至甲方。

通讯指挥组由中控室人员参与,负责收集应急各环节进展信息,及时传递至各应急分队。

应急启动后,中控室应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或当地疾控中心救援。

安全保卫组立刻对病例所在楼层进行警戒隔离、安排人员巡楼检查有无同类情况,同时在外围进行警戒,劝导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敏感区域。

后勤保障组准备好备用口罩、测温枪、担架、防护服(如有)等应急物资。

在征得甲方或上级部门允许下,发布“疑似病例通知”,通知客户及员工进行体温自测,同时通知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按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14天医学隔离观察。

现场救援组负责引导120车辆进入,协助进行疑似病例转移。

然后再次对有污染区域进行重点消毒。

现场应急人员均需佩戴好防菌口罩。

信息发布应由总指挥或其授权人员进行,其他应急成员不得通过任何渠道向外发布信息。

四、消毒片使用方法及推荐品牌

(一)健之素牌消毒泡腾片

1.使用方法

每片1g加水0.4-1kg(80-200mg/L),溶解后浸泡、擦拭、喷洒,用喷洒的方式是消毒液于被消毒物体表面接触10分钟。

2.适用范围

用于饮水、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

3.规格

A:片重0.65g/片每片有效氯250mg;

B:片重1.25g/片每片含有效氯500mg。

4.消毒剂使用方法

本使用方法是按照B片重1.25g/片的含氯量500mg规格进行配比,如使用xx的规格,数量上请加倍。

4.1洗手间消毒除臭除味:

使用浓度200mg/L[1片(1g)兑500g水]喷淋、擦洗10-30分钟。

即每500 ml自来水加一片健之素,溶解后用抹布对洗手间所有设施擦洗10-30分钟,滞留5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注意滞留时间过短达不到消毒作用)。

4.2物体表面消毒:

适用于台面、电梯、家具、门把手、餐具、茶具、桌布等消毒:使用浓度50㎎/L[1片(1g)兑2000g水]浸泡、擦拭5-10分钟即可。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制度1

一、出入口管控

1、疫情期间对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车辆进入必须戴口罩、测体温、验码。

本市如发生疫情,根据防疫部门的要求,各小区原则上只保留一个进出通道。

对封闭小区消防通道的,物业企业应做好应急措施。

2、贯彻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重要岗位专人值守,公示物业24小时值班电话,在业主需要帮助时,及时协助处理或上报相关部门处理。

3、物业管理项目的工作人员每天保持测温后上岗,测温记录主动向业主公示。

二、送货及物品管理

1、本市如发生疫情,快递、外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小区,相关人员将货品送至小区门口快递、外卖临时摆放点,由业主到大门外自行领取物件。

2、临时摆放点的快递物品不得随意堆放,应当采用货架或桌子统一放置,并架设帐篷,以保持物品完好,有条件的可增设监控设备。

每天定时对临时摆放点进行消毒,减少摆放区域的污染风险。

3、临时摆放点的外卖熟食应当放置于保温泡沫箱内,应保持外包装完好,不得随意拆开。

4、对行动不便、居家隔离人员的快递或外卖,门岗应通知其他人员送货上门;对居家隔离人员提供外送服务的员工,应做好防护,同时做好相关区域的消杀。

三、外来人员管理

1、严格外来人员进入登记制度,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入小区,必须出示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证明方可入内。

2、本市如发生疫情,出租车、网约车、代驾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小区,引导业主至大门外等候。

3、本市如发生疫情,保姆、月嫂、装修等人员首次进入小区应提供核酸检测证明,不能提供的经社区审查同意后方能进入小区,物业管理项目应为其制作出入证件,并落实其行动轨迹管理。

四、环境卫生清洁防护

1、物业服务企业每天保持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消杀建议采用酒精或84消毒液、泡腾片消毒水等。

消杀区域包括公共门厅、电梯轿厢、物业服务中心、会所、健身场地、游乐设施、地下停车场等。

消杀记录应主动向业主公示。

2、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加大防控工作宣传,及时对垃圾及收集容器消毒。

对果皮箱、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应每天清理、收集垃圾1次以上。

对垃圾量大的收集点,要随满随清。

收集容器每天用水清洗一次,并用消毒液消毒一次。

3、规范废弃口罩投放。

如本市发生疫情,物业服务企业应增设专门垃圾收集容器,用于收集废弃口罩。

收集容器应内设塑料袋,避免废弃口罩投放时与容器直接接触。

废弃口罩用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按“其他垃圾”处理。

4、做好垃圾转运站、环卫工具房消毒。

垃圾转运站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全面冲洗一次,再用消毒液对墙面、地面、站台、压缩装置、周围环境喷洒消毒一次。

每次作业完成后,用水将手推车、垃圾运输车等环卫工具冲洗一次,再用消毒液对环卫工具喷洒消毒一次。

5、消杀工作应安排专人负责,并组织相应培训,以确保消杀效果。

五、专有部位维修管理

遇到业主专有部位报修,应确保上门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同时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可以配发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等。

六、生活必需品代购

鼓励和提倡物业企业开展业主生活必需品的代买和配送服务。

物业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客观实际,量力而行提供便民服务。

倡导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与市新消费促进会以及其他商业、农业等合作单位联系,选择有资质、信誉高的大米、蔬菜、水果、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单位,组织生活必需品供销和配送,方便业主生活。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