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年秋季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精选8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2022年秋季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1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区学校秋季开学各项工作,确保开学后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和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和秋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要求,加强规范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开学工作“按时、规范、正常、有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时间安排

按照市教育局开学时间安排,结合实际,我区各学段开学时间为8月25日学生报到,8月26日开学上课。

三、主要工作

(一)做好开学前疫情防控工作

1.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各校要科学谋划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要求,合理安排学生报到注册时间。按照“一校一案、因校施策”的原则,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三案八制”等方案制度,细化开学后覆盖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疫情应对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2.落实联防联控机制。按照疫情防控“一盘棋”的要求,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制度,在防疫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应急处置等方面与乡镇、社区及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为开学工作提供保障,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要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包干学校协同服务机制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医教协同机制,主动与医疗机构联系,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做好学生健康防护和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共同落实防控责任。

3.强化师生健康管理。各学校要及时将开学安排、返校和防控要求通知到每一名师生,提醒返校师生做好安全防护,不在返校途中扎堆聚集,不随意接触外来人员。要建立健全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全面掌握师生员工的行动轨迹、健康状况,特别要对临聘人员加强监管,有异常症状的人员坚决不得聘用。开学前,各校要对师生员工进行连续14天的体温测量,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并如实上报学校。加强师生及家长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及时掌握了解各项防控制度、疫情形势、防控规定,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注意合理作息,均衡营养,加强锻炼,确保返校前身体状况良好。

4.加强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各校要扎实摸排开学前14天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X返X师生员工及其家属,确保其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对中高风险区来X返X的师生员工及家属,全部落实就地集中隔离14天,期间进行三次核酸检测(第1、7、14天),隔离期间食宿费用自理。对途径中高风险区但无风险区旅居史的来X返X师生员工,居家健康监测14天,并进行3次核酸检测(第1、7、14天)。对省外及其他低风险区来X返X的师生员工,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省内低风险区来X返X师生,持有健康码“绿码”且体温正常的,可有序流动。境外返X人员严格按规定管理。各校要密切关注省内外疫情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情况,及时跟进调整有关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

5.备足防控物资。各学校要全面清点防控物资储备存量,科学预测开校前后应急物资消耗数量,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储备足够的体温检测设备、消毒器具、消毒防护手套、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资,并在教育局及卫健部门指导下做好各类物资使用工作,使防控物资发挥最大作用。加强酒精、消毒液等物资安全管理,做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回收、销毁等工作,严防泄漏、失火、污染等事故发生。同时,要对过期防疫物资及时进行清查处理。

6.积极动员师生接打疫苗。根据市区相关要求和教育局、卫健局《12-17周岁在校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同意、保障安全”的原则,做好师生接种疫苗摸底工作,制定接种方案,扎实安排师生到指定医院接种疫苗,及时对师生接种疫苗工作进行摸排统计,按时上报相关数据,确保应接尽接,应接必接。

7.开展校园环境治理。各学校要全方位改善校园和周边环境卫生条件,对教室、宿舍、办公室、食堂、运动场馆、图书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全面消杀清洁,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提前检查维护水电气等设施设备,确保环境卫生、整洁、健康。全面梳理入校、教学、活动、就餐、放学、住宿等各环节盲点和漏洞,及时加固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漏洞,做到无死角、无遗漏、无盲区。

(二)落实开学后防疫措施

1.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举措。各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将校园疫情防控纳入网络化、全覆盖管理范畴,落实落细校园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每日对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妥善处置。继续贯彻落实“五个一律”要求,校园及校门管理、食堂宿舍卫生管理、教职员工和学生防护措施、校园内师生口罩佩戴等严格按照技术方案执行。

2.全面完成疫苗接种任务。要按照疫苗接种要求及《12-17周岁在校学生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进一步对师生疫苗接种工作进行摸排,再次督促师生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不落一人,确保在规定期限完成教职员工及学生疫苗接种任务。

3.强化舆情宣传引导。各校要建立健全疫情舆情监测、引导、调查和处置工作体系,引导师生员工树立科学观念,不信谣、不传谣。要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针对师生及家长通过开学第一课、健康教育课、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家长会等途径,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注意个人疫情防护,养成“一米线”、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家长做好手部卫生,在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和电脑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4.加强心理疏导。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开设心理咨询、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等方式给予适当心理援助。对未能及时开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开展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关心、理解、呵护学生,及时发现、疏导、化解各类不良情绪。

5.加强食堂管理。加强对食堂的清洁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在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语提示,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疫情没有结束前,中小学幼儿园不得采购、加工冷链食品。加强对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制定专门的卫生管理台账,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和分类投放。加强对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2022年秋季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2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平安与身体健康,维护校内平安稳定,特制定本方法(试行)。

一、校内实行封闭式管理,仅开放校内正大门人行通道闸,校内通勤车和校领导及教职工自驾车全部由国际沟通中心大门进入,并一律停放在国际沟通中心停车场(开门时间为早7:40详细依据通勤车到校时间,晚16:20离校),其它大门一律关闭,正式开学后视状况开启其它校门。

二、校门口设置检测点,每日配置保安对出入人员进行逐一核查、体温检测、登记。

三、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对入校人员发觉特别状况应准时登记报告,无X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登记,且体温不超过37.3℃,方可进入校内。

四、开学前师生不得提前返校。如有工作需要确需返校的教职工一律凭有效证件(身份证、校内卡等)进入校内,进校前必需进行体温检测,体温超37.3℃不得进校。

五、严格掌握外来人员进校,凡需入校办理有关业务的外来人员,须事先联系好学校有关部门,并经有关联系部门确认、出示有效证件、履行登记手续、测温后方可进入校内。

六、驾车进入校内的教职工,车上乘员均须出示相关证件,如有校外人员随行的,应出示有效证件并履行登记手续、测温后方可进入。

七、外来无关车辆、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一律禁止进入校内。

八、校内封闭管理期间,一律不举办大型活动;加强公共区域管理,体育馆、图书馆一律不对外开放;校内全部自动贩卖机、公用吹风机、公用洗衣机等停止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九、加强宿舍楼门禁管理,同学在开学前不得提前返校入住。

十、同学进校报到后,原则上禁止离开校内。如需离开校内应向本学院负责人报备,并凭有效证件出入,测试体温。

十一、师生在校内内需随身携带纸巾,用于手部清洗后擦拭;外出途中须佩戴口罩,进校时要接受检测人员测温,检查有无发烧等症状,必要时进一步确诊(体温检测超过37.0℃的人员,实行记录跟踪,同时进行二次检测,超过37.3℃的人员实行校内隔离观看措施)。

十二、学校服务单位将服务人员名单报备,由保卫处负责按人员信息每日放行入校,并进行晨检,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入校。

十三、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提高校内巡查频次,发觉问题准时处置。

十四、与X有关联(去过或接触过去过X的人)的师生,需自觉居家医学观看14天,不要外出、不要到校。

1.细化领导小组下设机构的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机制,制定各班级具体预案,做好长期应对预备;

2.贯彻落实市训练局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工作要求,做好20年春季开学预备工作,保障开学后正常的训练教学秩序;

职责:负责本小组人员的追访、登记及各项信息报送及接收、传达、带领执行。

四、详细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实行园长负责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预防和救治工作。

1.加强日常管理

※层级管理

园所:

1.成立相应工作小组,制定“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延迟开学”、“防风险”、“特需儿童管理”等多项工作预案,做好事先筹划、过程清楚。

2.全面启动“零报告”和“双报告”制度,明确职责任务,全面落实防控措施。保障各项数据精确     统计、准时上报。

3.针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明确责任人,将各层级教职工分成小组,形成组内监管下信息的统计、追查,确保上报信息、教职工台账信息的真实有效。

4.准时传达各项要求,督促教职工关注身体健康、科学防控。

5.依据区教委防控办的防护方法指导老师、家长做好日常防控工作。

6.发生特别状况马上汇报、

7.做好门卫管理,对于安保人员进行疫情接待培训。将上级防止疫情文件下发并解读,监督保安仔细执行。形成空港一幼疫情防控阶段的来人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出入、园门管理登记、检验流程工作。不轻易接待来访人员等。对来园人员进行测量体温、登记,发觉疫情准时上报园领导。指导保安每天用比例相宜的消毒液擦拭自己的住处及门把手等。

8.疫情期间保证幼儿园信息公开透亮     。

9.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防护物资的使用。

保安:

1.严格掌握外来人员进入园所。

2.本园教职工入园需按程序进行体温测量、登记工作,并在测试前确保自身已做好平安防护。

3.自身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时要实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4.做好每日相关负责区域的卫生及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伙房人员:

1.做好食堂的卫生消毒工作。

2.做好餐具的消毒工作。

3.做好食品的卫生保障工作。

4.严格按带量进行制作,确保伙食养分均衡。

值班人员:

1.做好每日工作的梳理工作。

2.依据上级要求随时完善疫情防控的上报追访资料。

3.关注幼儿、教职工的实际状况。

4.发觉问题准时有针对性进行处理及解决。

5.发觉疫情准时隔离及做好善后工作。

※严格执行相关精神及要求

1.按要求参与各种视频会议,接收各项文件信息,并仔细学习、严格执行。

2.通过视频、微信等多种方式,使会议精神与要求准时传达,各项状况上报、排查精确     、准时。

(二)疫情发生管理

1.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幼儿)

(1)成立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__

职责:一旦发生疫情,第一时间启动传染病应急防控预案,做好总指挥工作。

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年秋季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精选8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2022年秋季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1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区学校秋季开学各项工作,确保开学后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障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和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和秋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要求,加强规范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开学工作“按时、规范、正常、有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时间安排

按照市教育局开学时间安排,结合实际,我区各学段开学时间为8月25日学生报到,8月26日开学上课。

三、主要工作

(一)做好开学前疫情防控工作

1.制定开学工作方案。各校要科学谋划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要求,合理安排学生报到注册时间。按照“一校一案、因校施策”的原则,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三案八制”等方案制度,细化开学后覆盖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疫情应对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2.落实联防联控机制。按照疫情防控“一盘棋”的要求,严格落实联防联控制度,在防疫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应急处置等方面与乡镇、社区及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为开学工作提供保障,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要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包干学校协同服务机制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医教协同机制,主动与医疗机构联系,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做好学生健康防护和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共同落实防控责任。

3.强化师生健康管理。各学校要及时将开学安排、返校和防控要求通知到每一名师生,提醒返校师生做好安全防护,不在返校途中扎堆聚集,不随意接触外来人员。要建立健全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全面掌握师生员工的行动轨迹、健康状况,特别要对临聘人员加强监管,有异常症状的人员坚决不得聘用。开学前,各校要对师生员工进行连续14天的体温测量,记录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并如实上报学校。加强师生及家长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员工及时掌握了解各项防控制度、疫情形势、防控规定,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注意合理作息,均衡营养,加强锻炼,确保返校前身体状况良好。

4.加强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各校要扎实摸排开学前14天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X返X师生员工及其家属,确保其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对中高风险区来X返X的师生员工及家属,全部落实就地集中隔离14天,期间进行三次核酸检测(第1、7、14天),隔离期间食宿费用自理。对途径中高风险区但无风险区旅居史的来X返X师生员工,居家健康监测14天,并进行3次核酸检测(第1、7、14天)。对省外及其他低风险区来X返X的师生员工,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省内低风险区来X返X师生,持有健康码“绿码”且体温正常的,可有序流动。境外返X人员严格按规定管理。各校要密切关注省内外疫情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情况,及时跟进调整有关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

5.备足防控物资。各学校要全面清点防控物资储备存量,科学预测开校前后应急物资消耗数量,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储备足够的体温检测设备、消毒器具、消毒防护手套、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资,并在教育局及卫健部门指导下做好各类物资使用工作,使防控物资发挥最大作用。加强酒精、消毒液等物资安全管理,做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回收、销毁等工作,严防泄漏、失火、污染等事故发生。同时,要对过期防疫物资及时进行清查处理。

6.积极动员师生接打疫苗。根据市区相关要求和教育局、卫健局《12-17周岁在校学生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就近方便、知情同意、保障安全”的原则,做好师生接种疫苗摸底工作,制定接种方案,扎实安排师生到指定医院接种疫苗,及时对师生接种疫苗工作进行摸排统计,按时上报相关数据,确保应接尽接,应接必接。

7.开展校园环境治理。各学校要全方位改善校园和周边环境卫生条件,对教室、宿舍、办公室、食堂、运动场馆、图书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全面消杀清洁,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提前检查维护水电气等设施设备,确保环境卫生、整洁、健康。全面梳理入校、教学、活动、就餐、放学、住宿等各环节盲点和漏洞,及时加固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漏洞,做到无死角、无遗漏、无盲区。

(二)落实开学后防疫措施

1.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举措。各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要求,将校园疫情防控纳入网络化、全覆盖管理范畴,落实落细校园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每日对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妥善处置。继续贯彻落实“五个一律”要求,校园及校门管理、食堂宿舍卫生管理、教职员工和学生防护措施、校园内师生口罩佩戴等严格按照技术方案执行。

2.全面完成疫苗接种任务。要按照疫苗接种要求及《12-17周岁在校学生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进一步对师生疫苗接种工作进行摸排,再次督促师生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不落一人,确保在规定期限完成教职员工及学生疫苗接种任务。

3.强化舆情宣传引导。各校要建立健全疫情舆情监测、引导、调查和处置工作体系,引导师生员工树立科学观念,不信谣、不传谣。要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针对师生及家长通过开学第一课、健康教育课、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家长会等途径,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注意个人疫情防护,养成“一米线”、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家长做好手部卫生,在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和电脑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4.加强心理疏导。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开设心理咨询、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等方式给予适当心理援助。对未能及时开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开展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对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关心、理解、呵护学生,及时发现、疏导、化解各类不良情绪。

5.加强食堂管理。加强对食堂的清洁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在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语提示,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疫情没有结束前,中小学幼儿园不得采购、加工冷链食品。加强对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制定专门的卫生管理台账,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和分类投放。加强对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2022年秋季开学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2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平安与身体健康,维护校内平安稳定,特制定本方法(试行)。

一、校内实行封闭式管理,仅开放校内正大门人行通道闸,校内通勤车和校领导及教职工自驾车全部由国际沟通中心大门进入,并一律停放在国际沟通中心停车场(开门时间为早7:40详细依据通勤车到校时间,晚16:20离校),其它大门一律关闭,正式开学后视状况开启其它校门。

二、校门口设置检测点,每日配置保安对出入人员进行逐一核查、体温检测、登记。

三、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对入校人员发觉特别状况应准时登记报告,无X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登记,且体温不超过37.3℃,方可进入校内。

四、开学前师生不得提前返校。如有工作需要确需返校的教职工一律凭有效证件(身份证、校内卡等)进入校内,进校前必需进行体温检测,体温超37.3℃不得进校。

五、严格掌握外来人员进校,凡需入校办理有关业务的外来人员,须事先联系好学校有关部门,并经有关联系部门确认、出示有效证件、履行登记手续、测温后方可进入校内。

六、驾车进入校内的教职工,车上乘员均须出示相关证件,如有校外人员随行的,应出示有效证件并履行登记手续、测温后方可进入。

七、外来无关车辆、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一律禁止进入校内。

八、校内封闭管理期间,一律不举办大型活动;加强公共区域管理,体育馆、图书馆一律不对外开放;校内全部自动贩卖机、公用吹风机、公用洗衣机等停止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九、加强宿舍楼门禁管理,同学在开学前不得提前返校入住。

十、同学进校报到后,原则上禁止离开校内。如需离开校内应向本学院负责人报备,并凭有效证件出入,测试体温。

十一、师生在校内内需随身携带纸巾,用于手部清洗后擦拭;外出途中须佩戴口罩,进校时要接受检测人员测温,检查有无发烧等症状,必要时进一步确诊(体温检测超过37.0℃的人员,实行记录跟踪,同时进行二次检测,超过37.3℃的人员实行校内隔离观看措施)。

十二、学校服务单位将服务人员名单报备,由保卫处负责按人员信息每日放行入校,并进行晨检,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入校。

十三、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提高校内巡查频次,发觉问题准时处置。

十四、与X有关联(去过或接触过去过X的人)的师生,需自觉居家医学观看14天,不要外出、不要到校。

1.细化领导小组下设机构的责任分工,明确工作机制,制定各班级具体预案,做好长期应对预备;

2.贯彻落实市训练局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开学工作要求,做好20年春季开学预备工作,保障开学后正常的训练教学秩序;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