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2023企业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2023企业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1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体职工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公司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公司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职工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一)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二)对象:公司全体人员(包括在同一大楼上班的下属三个企业职工)。

(三)时间:20XX年10月17日早上8:50。

三、演练准备

1、下发实施方案

2、对职工进行防震、紧急疏散的教育。

3、演练前动员,让职工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楼层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4、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以楼层为单位,严密组织,认真对待,以免不安全事故发生。

五、组织机构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

指挥员:xx

联络组组长:和xx

救护组组长:

信息组组长:xx

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避难场所指挥工作组:

值班室人员

六、各演练人员职责

总指挥:负责全面调度

副总指挥:分散到各个方位,负责整幢大楼的一切指挥、监督工作,分配具体楼层负责人、安排具体措施。

指挥员:“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职工进行室内避震,纠正职工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职工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联络组:负责演练过程中的职工秩序和联络工作。

救护组:准备好各种救护用品,负责整个演练过程的救护工作,办公室设在四楼办公室(电话:XXXX),救护组人员在办公室集中待命,有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里赶到现场。

信息组:负责演练过程中信息的发布,演练结束时职工人数的统计工作。

副组长(***):主要职责是接受总指挥的工作安排,组织实施紧急疏散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

及时向指挥部报告进展情况。

**:主要职责是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地震紧急疏散、救援车辆及人员的引导工作。

**:主要职责是负责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地震后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主要职责是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地震后抢险救援工作。

**:主要职责是负责协助施工单位做好现场伤员的救护,协助项目部定点医院救援人员转移、救护伤员等工作。

**:主要职责是负责与其他各组人员、接警单位、社会救援力量的通讯和联络。

**:主要职责是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以及疏散、受伤人员的转运等工作。

三、项目经理部所属各队和人员都有参加地震后急救抢险的义务。

四、地震灾害应急措施:

震中应急:1(在工作岗位上。

发生地震时,尽可能采取紧急断电,使设备断电、停转,再躲避在各种机械设备或中间支撑柱之下。

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

2(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关掉电源,迅速撤离,3(露天工作人员,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高大的设备下。

4(正在沟或坑里工作的工人,地震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不要急于往外跑,地面下一般较地面上安全,地震过后,有组织、有秩序地向地面转移。

5(项目施工中的各岗人员,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规范,立即采取措施避震。

6(紧急集合地点:所有逃出人员应在项目工地东面空地集合。

震后自救:

1(发生地震后如果遇险首先要保持镇静,2(遇险后不能自己脱险时,应设法先将手脚挣脱出来,尽可能清理压在身上的物体。

3(遇险后要头脑清醒,不要急于大声呼救,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应尽一切可能与外界保持联系,如用石块敲击物体,或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

4(遇险后,被埋人员应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保证生存空间安全。

如果可能活动,要积极寻找食品、水或替代品,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五(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措施发生地震后,应急小组组长应立即将受灾情况简要上报区域管理部,及昌吉市政府、昌吉市医院、红十字会、昌吉市消防队、驻地部队等待进一步指示和救援。

在外界救灾队伍没有立即赶到现场的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进行积极的互救,减轻人员伤亡。

1(震后应急小组应在组长的带领下迅速组织人员抢救。

2.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

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3.伤势严重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3(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4(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5(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6(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7(挖掘被埋压人员应先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先暴露伤者头部,清除他们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搬运脊椎损伤者时,应用门板;

8(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时,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救人时应先救近,后救远;

先救易,后救难。

急救原则包括,排除窒息和呼吸道梗阻,处理创伤性休克,处理完全性饥饿,以及外伤止血、包扎和固定。

(c)震后组织公司员工自救互救,对疏散的员工家属提供救治必需用品,维持工作秩序;

(d)组织震损震毁生产、办公设施的修复和重建工作,安置被疏散人员。

6、物资供应组:商务部总经理(副总经理)任组长职责:(a)负责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

(b)负责生产系统抢修、检修所需物资的运输、供应,保证抗震救灾物资及时运达现场。

7、电力通迅组:工程部电气主任工程师任组长。

职责:(a)震前配合局讯通信公司、供电管理处完成电力通讯设施的抗震加固;

(b)震时要与局通信公司紧密联系,确保有线通讯设施完好、通讯联系畅通;

(c)震后要与局供电公司紧密联系,迅速修复震损设施,恢复电力供应。

8、治安保卫组:行政部副总经理任组长职责:(a)维持震时及震后治安,保卫公司要害部门和重要设施;

(b)强化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人员、车辆通行无阻。

9、xx组:行政部副总经理任组长(a)根据勘探局有关规定及时向员工家属发布震情、灾情和防震救灾信息;

(b)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震时自救,互救知识,及时平息地震谣传和误传,稳定员工家属情绪,维护社会安定;

(c)宣传报道抗震救灾先进典型、增强员工家属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和凝聚力。

(d)对公司所有人员进行防震抗震知识教育培训,向公司领导组报告演练准备和进行情况,协调演练中的各项事宜。

三、避险区(疏散到达区域)与安全区

(一)避险区:xx:1号:3#岗往xx25米以外的空旷地。

2号:距离二期生活区的篮球场内。

xx:3号:二期xx广场内。

4号:二期2#岗侧门向xx15xx地上。

(二)安全区:北区:3#岗往北25米以外的空旷地的部分。

南区:二期大门口广场道路10米以外的区域。

四、疏散路线:(一)xx:1、从1#锅炉房及主楼北门疏散的在2号避险区集中。

2、从2#锅炉房和二期生活区疏散出来的在2号避险区域集中,并迅速向1号避险区域转移。

(二)xx:1、从化学楼、检修楼疏散出来的在3号避险区域集中。

2、从1#、2#主体楼正门和辅楼东边、南边楼梯疏散的在4号避险区域集中,并迅速向3号避险区域转移。

3、从辅楼东边楼梯疏散出来的在4号避险区域集中。

疏散结束后,各避险区域的人员应尽快集中到3号避险区域集中(安全区)。

(三)疏散注意事项:

1、疏散时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不可慌乱,这一点极为重要。

2、疏散时要遵循就近、优先、秩序的原则。

要从两个安全出口的中间向两边楼梯分流,由近及远疏散。

五、地震应急演练的实施(一)演练时间、地点及人员时间:预订于预计1H);

地点:二期检修楼、化学楼、氨区及相关外委单位人员进行地震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监盘值班人员,不参加本次演习)。

(二)演练程序

1、演练总指挥与14:00准时发出演练开始启动指令。

2、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每栋楼将会有专人负责进行呼叫)3、全公司除保证正常运行以外的人员就地避震(约1分钟)。

4、约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第二声警报信号(可能听不到信号),所有参加演习人员做好疏散准备。

所有参加演习人员按疏散要求疏散,注意保持好疏散的秩序。

5、所有人员进入临时避险区域(检修楼此侧广场),以部门单位集中,各部门主管维持秩序、清点人数,并及时将疏散情况报告总指挥。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