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园安全教育《小心夹手》教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安全教育《小心夹手》教案1

主题:小心夹手

适用年龄:3-4岁

教案目标:

1.学生能够识别夹手的危险性。

2.学生能够学习如何避免夹手。

3.学生能够认识有关急救措施。

教学材料:

1.夹子

2.图片

3.视频(有关孩子夹手的视频)

引入活动:

1.引导学生观看一个有关孩子在游戏中夹手的视频。教师说:“你们看,这个小女孩在玩具中夹住了她的手指,她感到很痛苦。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避免夹手呢?”

2.教师拿出一个夹子,问:“你们谁知道这是什么?你们谁曾经被夹住过手指?”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夹子和夹手的危险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识别会夹手的东西(如门,窗户,抽屉等)。然后,教师指着夹子,说:“这个是夹子,如果不小心碰到,就会夹住手指,这是很痛苦的。”

2.教师展示夹子并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夹子,不要将夹子靠近自己的手指。

3.教师模拟夹住手指示范,让学生感受这种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

活动二:学习如何避免夹手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夹手。例如,关好门窗,不要让手伸进抽屉或箱子等。

2.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使用厨具方法,并告诉学生在使用这些物品时要特别小心。

3.让学生模拟如何正确地使用厨具和其他日常用品,以避免夹手。

活动三:急救措施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如用清水冲洗伤口,并贴上止血布等。

2.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急救箱里的物品。

3.教师给每个学生播放一个视频,向他们展示有关如何处理夹伤的情况。

评估方法:

1.带领学生现场演练面临突发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包括应急处理和切实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以此评估学生对上述信息的掌握情况。

2.老师观察学生对夹伤事故或突发情况的反应、控制措施、急救和应对方法,以此评估学生的应急处理和掌握应对方法的能力。

家庭作业: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夹手事故的可能性来源。

2.要求家长在家里对学生进行有关夹手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夹手的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幼儿园安全教育《小心夹手》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夹伤危险,学会避免夹伤。

2.掌握夹手的正确处理方式。

3.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讲义及图片资料。

2.道具:夹子、玻璃杯、一次性手套、绷带等。

3.生活场景模拟道具。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夹伤危险的地方,如门窗、自行车、椅子等。

2.讲解危险源

介绍夹伤的危害和产生原因,如移动能力的障碍、出血等,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源进行示范和注意事项讲解。

3.正确处理方法

为学生介绍产生夹手时的正确处理方式。首先需要保持冷静,然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方法,如快速抽出夹住的手指,冲水消毒等。

4.操作实践

让学生操作道具,模拟夹伤事件的现场,并要求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处理。需要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助。实践中注意安全,避免再次发生夹伤。

5.巩固知识

进行模拟场景教学,需要让学生围绕着生活中一些危险地方发生的夹伤事件进行巩固,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防范,以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6.总结

对学习点进行总结和复习,让学生温习以前的学习,并对作出进步的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

四、教学福利

打印一些安全小知识卡片,让学生在儿童乐园内发现附近危险源时喊出来,口头给予奖励。此外,为每个学生配备一次性手套和绷带,以便应对紧急情况。

五、教学评估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学习纪律、班级贡献、知识应用等三个方面。根据评估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建议。

六、习惯养成

教育孩子要养成安全习惯,如避免跑动和翻滚、避免在偏僻和危险的地方玩耍等。此外,父母也应该、母校也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时时进行预防与教育。

幼儿园安全教育《小心夹手》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小心夹手教育,让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夹手注意事项;

2、通过小心夹手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孩子安全的行为表现;

3、通过小心夹手教育,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使用夹手的习惯,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夹手的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安全行为习惯,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使用夹手,以及夹手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夹手、夹子、手指带、教学录音机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老师给学生介绍夹手,让学生了解夹手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2)老师用夹子夹苹果,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仔细观察夹子的使用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夹手的安全警示

a.不要用夹手抓取有毒、有污染的物体;

b.不要用夹手抓取金属、保温材料和碎屑;

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园安全教育《小心夹手》教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安全教育《小心夹手》教案1

主题:小心夹手

适用年龄:3-4岁

教案目标:

1.学生能够识别夹手的危险性。

2.学生能够学习如何避免夹手。

3.学生能够认识有关急救措施。

教学材料:

1.夹子

2.图片

3.视频(有关孩子夹手的视频)

引入活动:

1.引导学生观看一个有关孩子在游戏中夹手的视频。教师说:“你们看,这个小女孩在玩具中夹住了她的手指,她感到很痛苦。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避免夹手呢?”

2.教师拿出一个夹子,问:“你们谁知道这是什么?你们谁曾经被夹住过手指?”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夹子和夹手的危险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识别会夹手的东西(如门,窗户,抽屉等)。然后,教师指着夹子,说:“这个是夹子,如果不小心碰到,就会夹住手指,这是很痛苦的。”

2.教师展示夹子并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夹子,不要将夹子靠近自己的手指。

3.教师模拟夹住手指示范,让学生感受这种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

活动二:学习如何避免夹手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避免夹手。例如,关好门窗,不要让手伸进抽屉或箱子等。

2.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使用厨具方法,并告诉学生在使用这些物品时要特别小心。

3.让学生模拟如何正确地使用厨具和其他日常用品,以避免夹手。

活动三:急救措施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如用清水冲洗伤口,并贴上止血布等。

2.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地使用急救箱里的物品。

3.教师给每个学生播放一个视频,向他们展示有关如何处理夹伤的情况。

评估方法:

1.带领学生现场演练面临突发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包括应急处理和切实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以此评估学生对上述信息的掌握情况。

2.老师观察学生对夹伤事故或突发情况的反应、控制措施、急救和应对方法,以此评估学生的应急处理和掌握应对方法的能力。

家庭作业: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夹手事故的可能性来源。

2.要求家长在家里对学生进行有关夹手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夹手的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幼儿园安全教育《小心夹手》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夹伤危险,学会避免夹伤。

2.掌握夹手的正确处理方式。

3.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准备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