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银行防范风险化解方案及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银行防范风险化解方案及措施1

1.提高风险防控认知,优化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想要不断加强其经营风险的管理效率,首先就要从增强风险防控的认知出发,不断优化其管理机制。

相关商业银行要从管理层出发提高其风险防范的认知,管理层加强对于内部体系制度的完善制定,细致化相关业务的操作流程,不断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

员工要认真贯彻落实商业银行的相关规模,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提高风险管理防控意识。

最终通过管理层和银行员工的共同努力有效提高银行对于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措施。

2.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作为实际的业务操作人员,商业银行要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防范方面的相关教育。

让从业人员提高对于经营风险的防范意识,增强其企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风险能力的培训和考核,对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奖励,以刺激员工对于经营风险防范的敏感程度,从基层员工做起有效提升整个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防范意识。

3.从政策制度方面,做好风险防控

由于相关的政策制度由国家统一制定,商业银行没有办法进行调整改变,所以商业银行要从自身出发,加强对银行经营风险的控制防范。

因此,银行想要有效防范风险就要从建设起科学的资金使用体制做起。

商业银行通过对相关企业的发展情况和今后政策走向进行分析对其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借贷服务,有效防控风险。

现阶段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

1.不良信用贷款风险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不良信用贷款的数目居高不下,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高的风险。

虽然银行针对相关的不良贷款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但不良信用贷款的总额仍没有明显减少,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其中由于商业银行自身管理理念扭曲,造成的不良贷款数目较大。

商业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过程中,一味追求贷款的规模造成超贷情况经常存在,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明显加大。

2.由于存贷失衡引起的经济效益降低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类金融机构也随着成长起来,人们资金储存方式不再只有银行存款这一种,加之各类金融机构给出的利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导致商业银行存款量呈明显减少的趋势。

而信贷利息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以存款为保证其正常运转的,不断减少的存款量使得相关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量严重失衡,使得银行的盈利水平降低,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大幅度增加。

3.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相关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风险,也是导致商业银行不能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内部管理混乱、不可抗力造成银行瘫痪等操作风险的存在,给银行的运作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银行风险的特点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授信业务,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

那么,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如何区分呢?

两者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风险是不是可控的。

非系统风险是可控的,系统性风险是不可控的。

比如,自然灾害就属于系统性风险,整个股市的低迷也属于系统性风险,因为这不是一家机构或者两三家机构通过努力就可以改变的。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存在于交易类业务,基本上只存在系统性风险里。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非营利性,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是存在与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的,经常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其他风险交织并发,因此,我们往往难以将其与其他风险严格区分开来。

4.其他风险

对违规经营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查处,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条

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一、本行要根据隆昌经济运行与增量资金来源情况,合理调整资产结构特别是信贷结构,坚持依法审慎经营。

遵守银行业监管机关的审慎监管比例及监管法规和政策要求,坚持服务“三农”和社区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加服务手段,增强和完善服务功能。

积极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客户开展动态,科学的授信,促进信贷资金的有效、安全运用,防止信贷资金向行业、个别贷款户和关联客户的集中。

建立“分类管理、分别授权、职责明确、程序清晰、责任落实”的授信体系。

规范开办农户及小企业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推广发起银行的信贷经营与管理好经验,并结合隆昌经济运行实际,进行积极创新。

明确执行各级授信权限、额度、程序。

落实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到期清收、风险分类、计提拨备、资产保全、依法起诉、损失弥补、责任追究等制度。

实施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对超越审慎监管比例、跨地区贷款、贷款逆程序操作、匿名贷款、贷款手续不齐、合同要素不全、转移用途等违规的责任人,根据损失大小予以经济、行政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本行经营班子要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和营业机构的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发挥好技术保障与操作指导职能。

加大对各个岗位、职能机构的稽核检查力度,对资金运用、成本管理等加强监测、检查、指导和引导,合理调整信贷投向与结构,促进本行增加盈利能力。

三、内审应积极引导和监控为“三农”服务、为县域服务的宗旨,对全行资金运用和成本管理给予及时的政策咨询与指导。

按旬监控,按月收集、整理、分析,并向监管机关报送有关报表资料,对经营指标出现异常变化的需配合接受现场检查,制定出处置措施,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银行防范风险化解方案及措施3

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排查的通知》(银监办发【20xx】31号),为了摸清农村信用社显性或隐性承担信用风险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同业、表外、通道业务等风险敞口的信用风险底数,切实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结合我联社经营情况,制定本自查方案。

一、活动时间

自20xx年3月15日起至20xx年3月20日。

二、总体要求

各社、部要通过严密排查,切实摸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同业、表外、通道业务等风险敞口的信用风险底数,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

三、组织机构

确保信用风险专项排查的顺利进行,明确排查重点、细化排查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其实做好自查工作,高质量完成自查,确保风险排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联社成立了信用风险专项排查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各社主任、客户经理部经理、各分部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风险资产管理经营中心,由李志伟任办公室主任。

联社责成风险资产管理经营中心牵头,负责组织本行社信用风险专项自查工作,确保风险排查的准确性、有效性、全面性。

排查以20xx年12月31日数据为准,原则上应与银监会1104系统数据保持一致。

四、活动内容

(一)摸清信贷资产风险水平。

各社、部应逐笔排查以下贷款,准确摸清信贷资产风险水平:

1.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上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

2.逃废债务且本金或利息逾期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

3.6个月观察期内重组贷款中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

4.对于贷款已经实质成为不良的情况下,采取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搭桥”手段,延缓风险暴露、藏匿不良贷款等行为;

5.20xx年以来通过各种通道虚假转让不良贷款,且20xx年末未体现为不良资产的贷款,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理财产品、委托投资、同业代持、同业投资、受益权转让、资产证券化以及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将不良贷款虚假转移出表的情况;

6.应划分为关注类而实际划分为正常类的贷款;

7.其他分类不准确的情况。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