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出现游客滞留的话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预防游客滞留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预防游客滞留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1
一、总则
1、目的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我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实际,制订本预案。
2、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合作联动、反应迅速,措施果断、处置有力。
3、适用范围
景区内游客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启动本应急预案。
经测算景区日承载量500人次,瞬时承载量200人次。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XX县博物馆游客最大承载量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职工
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我馆最大承载量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安排部署;当馆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启动本应急预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在情况扩大的情况下,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援。
组长外出时,替代组长的为按顺序的副组长。
(2)参加上级召开的景区最大承载量相关工作会议,并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落实。
(3)馆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向社会公告并同时向上级报告,并在上级指挥、指导、协助下,配合有关部门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三、具体要求
旅游旺季,游客相对集中,安全工作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积极做好旅游的安全护卫工作,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树立XX旅游品牌。
1、提高安全意识,全力以赴,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2、着装整齐、统一,佩戴工作证件,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充分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
3、明确分工,各司其责,责任到人到岗到位,确保景区的游览安全。
预防游客滞留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2
一、指导思想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区市旅游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游客是上帝”的思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安全、和谐”景区。
二、组织领导
为了明确责任,加强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景区管理处成立“XX区管理处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领导小组”,管理处主任担任组长,管理处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综合科、博物馆、旅游公司、艺术馆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协调指挥组,综合科科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旅游高峰期旅游客的疏导协调工作。
办公室、财务科组成后勤保障办公室,具体负责急救、安防等方面物品、设备的配备工作。
三、高峰期情况预测
正值“十一”黄金周10月3日上午10时,参观人数达到3000余人,而博物馆满负荷运转也超不过5000人次,大大超出博物馆当初设计接待能力。
博物馆又是游客参观的第一站,这样大批量涌入,势必会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二汽讲解员、保卫人员也无法工作,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干扰,文物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
西夏艺术馆是游客参观的第二站,虽然疏通快,但最大接待量也不过1000人次。
三号陵园遗址是游客参观的第三站,也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其神道近千米,宽20米,陵园内建筑遗址显眼紧凑,且缓冲带宽阔,可容纳万人以上。
四、处置原则
确保游客安全顺畅参观,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不确定事件发生,使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本公司综合事务部),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承担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当发生Ⅳ级(特别重大)、Ⅲ级(重大)、Ⅱ级(较大)乘客滞留事件并已发布预警时,负责承办上级各部门和公司召开的专题应急处置会议;统一收集、汇总、分析、报送、发布重要信息;负责上级各部门和公司议定事项的督促落实以及重要事项的沟通、联络和协调工作;完成上级各部门和公司交办的其他事项。
(2)工作组的组成和职责分工
①根据Ⅳ级(特别重大)、Ⅲ级(重大)、Ⅱ级(较大)乘客滞留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需要,应急领导小组临时下设四个工作组:
A.乘客安置和后勤保障组
(A1)负责实施滞留乘客安置工作以及相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措施,做好滞留乘客的紧急安置以及解释、疏导、安抚工作;
(A2)做好各车站、外出车队和各滞留乘客安置点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及相关后勤服务工作;
(A3)必要时,按照上级各部门和公司的要求和部署,采取措施动员本城区范围内打算乘车、尚未购票的人员改变出行方式,减轻停靠站滞留压力。
B.运输联络协调组
(B1)当相关班线客流旺盛,出现运力不足时,及时与调度中心取得联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加发车密度,在无法完成的情况下,立即与其他兄弟单位取得联系,及时调整运力与疏导乘客;
(B2)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严禁报废车、农用车从事客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防止驾驶员连续驾车时间超过3小时(连续驾车时间达到3小时的,确保在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后才上车继续驾驶),确保驾驶员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不超过8小时。
(B3)做好燃料尤其是柴油、电力供应的应急保障工作。
C.信息宣传组
(C1)负责旅客滞留事件各类信息的发布工作;
(C2)负责宣传报道的组织工作;
(C3)承担各类简报编辑和新闻通稿撰写工作;
(C4)及时准确发布滞留信息,加强舆情收集分析,正确开展舆论引导,必要时做好灾害性天气检测预报信息工作。
D.社会治安组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乘客生命安全,坚决防止在停靠站和各滞留乘客安置点发生人群拥挤和踩踏事故。
②发生Ⅰ级(一般)乘客滞留事件并已发布预警时,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5.应急响应
(1)监测、预测与信息报告
综合事务部要整合信息预测资源,做好常态和非常态情况下的信息互通工作,加强对有关信息的收集、风险分析和动态情况的监测预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较大乘客滞留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要在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同时,及时向上级各部门和公司通报紧急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Ⅳ级(特别重大)、Ⅲ级(重大)、Ⅱ级(较大)乘客滞留事件实行态势变化进程报告和基本信息每日报告制度,内容主要包括总体概况、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已采取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应急计划等。
(2)先期处置
乘客滞留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并将事件和有关先期处置情况按规定上报。同时根据事件发展态势,抓紧做好后续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3)应急措施启动和预警发布
①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乘客滞留事件的不同等级,做出相应应急响应,启动相应应急处置措施。
②发生乘客滞留事件应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别、可能波及范围、可能危害程度、可能延续时间、提醒事宜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信息网络、宣传喇叭以及电子显示屏、短信传播等方式进行。
(4)指挥与协调
发生Ⅳ级(特别重大)、Ⅲ级(重大)、Ⅱ级(较大)乘客滞留事件并已发布预警时,应急领导小组要按照上级管理部门和公司的要求和部署,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及时转移、疏散旅客,调集和配置本公司资源和其他援助资源,为乘客提供临时安置场所和生活必需品,维护正常秩序,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情况、提出要求等。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各有关部室人员,应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发生Ⅰ级(一般)乘客滞留事件并已发布预警时,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本地区处置工作。
(5)扩大应急
发生或即将发生Ⅳ级(特别重大)、Ⅲ级(重大)旅客滞留事件,在采取一般处置措施已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需要实施扩大应急行动的,由应急领导小组按照有关程序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实施扩大应急行动时,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增加应急处置力量,加大车辆、人员、物资、资金等的保障力度,加强指挥协调,努力控制事态发展。
(6)应急结束
乘客滞留事件在滞留乘客疏散、安置完毕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Ⅳ级(特别重大)、Ⅲ级(重大)、Ⅱ级(较大)乘客滞留事件由上级相关部门或公司宣布应急结束,Ⅰ级(一般)乘客滞留事件由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
(7)善后处理
乘客滞留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
(8)调查评估
由应急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相关部室,对乘客滞留事件发生的起因、性质、影响、后果、责任和应急决策能力、应急保障能力、预警预防能力、现场处置能力等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向上级相关部门和公司报告。
(9)信息发布和通报
景区出现游客滞留的话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预防游客滞留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预防游客滞留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1
一、总则
1、目的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会议精神,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我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根据《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综合协调,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实际,制订本预案。
2、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合作联动、反应迅速,措施果断、处置有力。
3、适用范围
景区内游客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启动本应急预案。
经测算景区日承载量500人次,瞬时承载量200人次。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XX县博物馆游客最大承载量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全体职工
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我馆最大承载量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安排部署;当馆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启动本应急预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在情况扩大的情况下,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支援。
组长外出时,替代组长的为按顺序的副组长。
(2)参加上级召开的景区最大承载量相关工作会议,并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落实。
(3)馆内旅游者数量达到最大承载量80%时,向社会公告并同时向上级报告,并在上级指挥、指导、协助下,配合有关部门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三、具体要求
旅游旺季,游客相对集中,安全工作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积极做好旅游的安全护卫工作,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树立XX旅游品牌。
1、提高安全意识,全力以赴,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2、着装整齐、统一,佩戴工作证件,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充分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
3、明确分工,各司其责,责任到人到岗到位,确保景区的游览安全。
预防游客滞留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2
一、指导思想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区市旅游局等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游客是上帝”的思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安全、和谐”景区。
二、组织领导
为了明确责任,加强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景区管理处成立“XX区管理处旅游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领导小组”,管理处主任担任组长,管理处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综合科、博物馆、旅游公司、艺术馆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协调指挥组,综合科科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旅游高峰期旅游客的疏导协调工作。
办公室、财务科组成后勤保障办公室,具体负责急救、安防等方面物品、设备的配备工作。
三、高峰期情况预测
正值“十一”黄金周10月3日上午10时,参观人数达到3000余人,而博物馆满负荷运转也超不过5000人次,大大超出博物馆当初设计接待能力。
博物馆又是游客参观的第一站,这样大批量涌入,势必会导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二汽讲解员、保卫人员也无法工作,服务质量受到严重干扰,文物安全也不能得到保证。
西夏艺术馆是游客参观的第二站,虽然疏通快,但最大接待量也不过1000人次。
三号陵园遗址是游客参观的第三站,也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地方,其神道近千米,宽20米,陵园内建筑遗址显眼紧凑,且缓冲带宽阔,可容纳万人以上。
四、处置原则
确保游客安全顺畅参观,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不确定事件发生,使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